書名: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
作者:松浦彌太郎
Isbn:9789861738079
出版:麥田
---
內容簡介:
為了活得像你自己──要不要試著正面迎戰呢?
給沒有自信的你
想要別人碗裡的東西,是人類的習性,「和大家一樣」便感到安心的心理,誰都感受過。
然而,你無法事事都「和大家一樣」。
就算你得到了和你羨慕的那個人一模一樣的臉蛋,但不久你又會開始想要「另一個人」的臉。
「別人擁有的東西,我永遠得不到。」
只要你接受這件事實,你便會開始看見自己擁有的寶物。
松浦先生和大家分享他是如何直視自己的脆弱,以及獲得去擁抱它們的勇氣與堅強的祕訣;
珍愛自己的「不安」與「寂寞」的心,便能成為足以守護你的強大力量。
☆本書的使用方法
我希望自己有直視心中的「不安」與「寂寞」的勇氣,並且具有去擁抱它們,珍愛它們的堅強,我一面這麼期許自己,寫下這本書。
在你覺得萬念俱灰、走投無路的日子,不要往外頭的世界走,我希望各位能把這本書當作工具,轉而凝視你自己的內心。
在每篇文章的最後,會以插畫的形式來呈現那篇文章想傳達的重點。每一則都是簡單又實用的練習,請各位放鬆心情,務必挑戰看看。此外,在每一章的最後,我也會提供一些可供實踐的課題,當作是該章的總結。雖然和每篇文章後面的練習比起來,難度較高,但相對地,效果也更強大。
希望各位讀者能把這本書當作是人生的醫藥箱,擺在身邊,使用它,如果能對各位有所助益,沒有比這更令我高興的事了。
──松浦彌太郎
這本書大部分的文字很溫柔,讀起來正面明亮,讀起來心情確實感覺被鼓舞。但,(此處有轉折)其實這本書的風格和市面上的溫柔勵志書的風格沒什麼兩樣,內容也沒甚麼特別之處。有些作者很堅持己見的地方讓我很想吐槽(例如p.80批評星期一請假的人,瞬間真是覺得這人管太多)
我喜歡插圖,很簡單的線條可讓人露出微笑。然而,書普普(。)
D*
---
p.24
想要別人碗裡的東西,是人類的習性,「和大家一樣」便感到安心的心理,誰都感受過。如果別人有玩具,自己也想要玩具;因為大家都穿那種衣服,所以自己也要穿;為了不輸給對方,自己也要唸相同程度的學校。等到長大成人,有人便開始想:「因為朋友買了房子,我也要買。」
可是,你無法事事都「和大家一樣」。就算你得到了和你羨慕的那個人一模一樣的臉蛋,但不久你又會開始想要「另一個人」的臉。
「別人擁有的東西,我永遠得不到。」
只要你接受這件事實,你便會開始看見自己擁有的寶物。
p.45-46
面對自己是一件看似簡單,但意外艱難的事情。
如果你對冥想法有些了解,你可以試著冥想。或者你也可以面對一堵白牆,這也不失為一個作法。
凝視自己的手心,則是我自己嘗試過後覺得效果不錯的方法。
手心最貼近自己的內在。每天至少空出一段獨處的時間仔細凝視自己的手心吧。如果可能的話,時間最好是一小時。
剛開始你或許會覺得一頭霧水。要你什麼事都不做,一直盯著自己的手心,甚至可能像是一種折磨。你只能發呆等待一小時過去。
但遲早有一天,你將會從手心看見自己的心。
痛苦、空虛、悲傷、無法被填滿的感受……
然後,不可思議的,你會感到安心。因為你知道,「我只要改正這一點就行了」。就像當你因為腹部一帶隱隱作痛而去就醫,一路上心中忐忑不安,但是經過醫生診斷,知道原因是「輕微的胃炎」後,你便會放下心來。
你也會自然了解到一個道理──痛苦時需要的是藥品和休息,而快樂是精神好的時候才能享受的事情。
只要不對快樂產生依存,「失去快樂的不安和寂寞」也會漸漸遠離你。
p.56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絕不要輸給「對失敗的不安與寂寞」,因而不去行動。
p.61
不過遺憾的是,倘若你「想抵達的地方」是指工作、人際關係或自己的目標之類的事情,你就沒辦法利用網路的地圖檢索功能來查詢了。說起來,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路徑或地圖。
就算請教別人,你也得不到正確答案。誰也不能向你保證,「你絕對能抵達你的目的地」。無論你如何去思考深究,仍舊無法參透答案。
我認為,首先,你得認清這個事實,並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無論你有多聰明,終究會有你不懂的事。
承認自己有不懂的事,抛開自己的聰明才智,你便會得到邁開腳步的勇氣。
但即便你踏出第一步,依然不能保證你能夠抵達成功的彼岸。只不過,如果你不邁出腳步,你就無法抵達任何地方。如果你不行動,事情便無法開始。
又,只要行動,你絕對會有所發現。因為邁開腳步後,你便看見接下來要走的路,或是因此認清自己走錯了路。一步又一步地往前走,你便能找到自己的下一步。
反覆的行動與發現。
或許這才是抵達自己夢想之地的唯一方法吧。
p.71
想要安撫不安與寂寞,與孤獨建立良好的關係,你得要凝視自己。
在你為了填補心中的空虛去和別人見面,不斷地朝外部尋求安慰之前,你得花時間好好面對自己,與自己交往。
軟弱的地方,堅強的地方,好的地方,討厭的地方。
這些全都不要別過眼去,試著徹底面對自己這個人吧。生而孤獨的我們,只有自己才是我們到死為止的伴侶。
置身在群體中確實會感到安心,與親密的人在一起的確很開心,但這些關係都可能在一瞬間不復存在。轉而對自己多抱一點興趣吧。去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然後,好好愛自己。
p.104
每個人都有自己珍貴的東西。有人重視無法以金錢取代的朋友、戀人和家人,有的人則很重視自己的工作和地位。
「要是失去這些,我該怎麼辦?」
只要是令你有這種感覺得無可或缺之物,全都是你的財產。
只是每個人都誤會了一件事:大家以為自己「擁有」那些東西,認為那些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但那些珍貴之物其實全都不屬於你,不過是暫時寄放在你手上的東西或任務。
其實根本根本沒有一項是屬於自己。
p.114
筆記本也好,一張白紙也沒關係。
請在中間畫一條直線,然後在右邊寫下自己的優點,在左邊寫下自己的缺點吧。
請不要客氣,大大的在右邊寫下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
至於左邊,則提起勇氣寫下自己盡可能不想去正視、感到羞恥的地方。
兩邊的數目不同也沒關係。
因為這些數目的差異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寫在右邊的優點,請盡管去施展發揮吧。
寫在左邊的缺點,則是用來反省自己;但過分苛責自己是大忌。
審慎反省自己後,就原諒自己的缺點吧。
然後,再原諒一個你始終覺得「無法原諒」的其他人的缺點。
每個人都會有討厭自己的時候。
沒有自信,厭惡自己,無法原諒自己。
如果遇到這種時候,就去做一件可以立即執
行、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吧。
像我的情況,我會去做美味無法的煎蛋捲。
像這樣安慰自己,原諒差勁的自己。
p.132
至於人生的目的為何,答案因人而異。
不過,無論各人的目的為何,要達到目標有個共通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愛自己。我下定決心至少要遵守這個原則。
就算自己可能被全世界的人討厭,就算被罵說是「無可救藥的傢伙」、被批評為「沒有活下來的價值」,我還是決定要繼續愛自己。我發誓,無論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欠缺什麼、擁有什麼,我都絕不能討厭自己,要好好珍惜自己,到死都要繼續愛自己。
幸福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
但要過得幸福有個共通條件,那就是──要活得像自己。只要能活得像自己,或許終有一天你能達成自己的使命。
p.147-148
學會忍耐,捨棄冒牌的自尊,積極地度過每一天。
就算做到這些事,我們仍舊無法與「不明所以的不安和寂寞」徹底切斷緣分。每當我們忘記它的時候,它一定又會探出頭來,糾纏我們。
遇到這種時候,就把那些令你感到不安的事、令你覺得寂寞的事,以及自己為什麼會覺得受束縛的原因,全都寫在紙上吧。向別人傾吐也是一種作法,不過就如《安妮的日記》裡所寫的,「紙張比人類更有耐心」,不管你心中有多少話,紙張都願意傾聽。
你也要知道,如果只是抱著膝蓋等待某人伸出援手,期待對方治癒自己的不安和寂寞,那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英國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留給我們一句話:
It will never rain roses: when we want to have more roses we must plant more trees.
天空可不會下玫瑰雨。想要更多玫瑰花,我們就得栽下更多樹。
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心中懷抱著「不明所以的不安和寂寞」。
恐怕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和你一樣有顆軟弱的心,大家都各自揣著不安和寂寞。如果你能夠承認自己心中的不安和寂寞,並且擁抱它,珍愛它,你便能去愛其他同樣懷抱不安和寂寞的人。
我覺得,這也是緩解這世上所有的不安和寂寞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