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失焦:羅伯‧卡帕二戰回憶錄

作者:羅伯‧卡帕

Isbn:978-986-6488-87-0

出版:木馬文化

 

---

 

內容簡介:

 

  《失焦》是羅伯.卡帕傳世最重要的文字作品,搭配他拍攝的多幅黑白照片,完整記錄了1942年到1945年間歐洲戰場的風雲。

 

  卡帕以幽默風趣的筆鋒與略帶嘲諷的眼光,觀察了戰場上的生死交錯。《失焦》以1942年卡帕重返歐洲為起點,說明他如何鑽過官僚漏洞,成功取得護照與採訪許可,跟隨美軍出發前往戰場。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第時,卡帕跟在第一批美軍後面,衝上了死傷最慘重的歐瑪哈海灘,當時拍攝下來的照片,也成為「諾曼第登陸」這個歷史事件的代表影像。

 

  這一批珍貴的畫面,卻在送回倫敦沖洗時,因為工作人員溫度調控的疏忽,導致大部分都被燒毀。留下的幾張也變得模糊不清。《生活》雜誌刊載出這批照片時附加說明表示,因為戰場情況緊急,使得攝影者的手不太穩,照片也因此呈現輕微的失焦。卡帕否認自己的手不穩,但是卻決定把「失焦」這兩個字拿來當成自己戰場回憶錄的名稱。

 

  本書充滿了他大膽、有時帶點淘氣的風格。場景從倫敦延伸到西西里、阿爾及爾、諾曼第、德國,但他在行文間又以無比的同情心來看待戰場上流離失所的萬千人民。《失焦》時而風趣幽默,時而令人流淚,是羅伯.卡帕最重要的第一手文獻之一。

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

 

 

我自己覺得這本書是偏口語的風格,就像作者坐在你面前講給你聽一樣,一點也不艱澀、嚴肅。以文字來說並不是我最喜歡的風格,但照片是真的非常棒(書中穿插了非常多作者拍的照片,而且和情節相呼應),他的照片給我一種身歷其境的感覺,你如果很深很深的看,會被照片拉進幾秒,彷彿你就在現場。

 

然而文字……我不確定是作者刻意為之還是文筆就是如此。我感覺,他試圖用玩笑、漫不經心的輕描淡寫來掩飾他面對戰爭的混亂和恐懼。他想演繹成一個有男子氣概的形象,但又從文字中洩漏出:他無法做到……

 

 

D*

 

---

 

p.138

 

  時間到了十二月,而我正攀爬著潘塔摩山陡峭的斜坡。過去的十天或十四天裡,第三十四步兵師一直試著要攻頂,終於在我到達的前一天成功了,斜坡上的戰歿者屍體都還沒有掩埋。

  每五碼就有一個散兵坑,每個散兵坑裡至少有一名陣亡的士兵。在他們的屍體周圍,到處散佈著破破爛爛的平裝書封面,書本身已徹底浸濕,還有吃完的空口糧罐,以及褪色的家書碎片。那些有膽子離開散兵坑的士兵們,現在則乘了仆倒道旁的屍身,擋住了我的去路。陣亡將士乾涸的血跡呈現鏽色,將他們身旁散落的晚秋落葉黏成一團。

  我爬得越高,屍體分佈的密度就越來越大。我實在無法再多看一眼了。我踉踉蹌蹌地朝山頂走,像個蠢蛋一樣不斷向自己說:「我想要穿著白色的鞋子和白色的褲子,走在加州的陽光下。」

 

p.270

 

  這場戰爭已經逐漸疲乏,進入了一種令人困惑的虎頭蛇尾狀態,士兵們在心理上已經開始收拾行囊準備返家,同時卻還繼續開著槍,發射最後的子彈。

  從萊茵河到奧得河我沒有拍任何一張照片。集中營裡擠滿了攝影師,令人髮指的新照片拍得越來越多,但這樣只會讓整體的衝擊越來越低。在短短一天內所有人都會看到那些可憐的人在這些集中營裡的遭遇;可是到了明天,沒有幾個人會在乎那些人未來要如何過下去。

 

 

p.283

(摘自 後記--羅伯.卡帕:擺弄著文字魔法的攝影大師)

 

  美國當代最著名的女性攝影家伊芙.阿諾(Eve Arnold)曾有點迷惑地觀察到,卡帕的攝影作品「好像在構圖上沒有什麼組織可言」。多年後她終於明白,人生、歷史事件的結構也沒有什麼組織可言,卡帕的照片,其實就是人生最真實的反應。

 

  曾經獲得普立茲獎、廿世紀「新新聞學」創始人的約翰.赫西(John Richard Hersey)認為,卡帕「能清楚分辨一張好照片所需要的成分在哪裡」。赫西引述卡帕的話說,一張好照片「是整個大事件的一個小截面」,但是這個截面「能告訴不在場的人們更多關於這個大事件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