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作者:邁可‧桑德爾

Isbn:978-986-82712-6-5

出版社:雅言文化

 

---

 

這本書是之前提過的哈佛大學公開課《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在課程播出後,邁可‧桑德爾整理了課堂內容所寫下的書。基本上談論的內容和youtube上的課程大致相同。youtube版本因為有學生的互動,所以更活潑生動,而且桑德爾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表現出相當美好的師者風範;書本則談論的更深入、仔細,尤其是談到許多哲學大師的理論部分。

我個人還滿推薦先看youtube版再看書。

 

重點是,這本書其實推薦看整本呀啊啊啊啊啊。

 

桑德爾的這本書寫的脈絡分明,前後呼應,抄書摘的時候讓我好為難,這也想抄那也想抄,而且都是一整段,但那工作量根本難以負荷(光抄下面這些就花了我半小時QAQ),以著作權的角度來說,在網路上也不應該貼整大段。

最後,我挑出了對我個人最想記下的部分。對還沒看過影片/書的人來說,這些書摘提供給你們參考,看會不會引發你們的閱讀興趣,如果想了解的更深,還是直接看書最好。

 

 

D*

 

---

 

p.35

 

  民主政治的最低層次,就是歧見雙方只能打一場丟果屑大戰。但民主政治卻無需淪落至此。有時,一場主張的確可以扭轉人心。

  要如何靠著理想思辨,有義與不義、平等與不平等、個人權利與共善之間的紛擾地帶找出一條路?這是本書打算回答的問題。

 

(中略)

 

  疑惑令人煩憂,搞不懂就覺得難受,這是哲學思考的一大驅動力。

  為這種煩憂所苦,我們也許會自我修正原先判斷,或重新思考原來尊奉的準則。不同的情況一個接一個,原先的判斷與準則經過一再反芻,隨情況調整。這種真實世界與理性領域之間的來來回回思考,就是道德思辨。

 

p.36

 

  如果,道德省思不過就是要在是非判斷與信奉原則之間找出契合之道,我們怎能透過這種省思邁向正義或道德真理呢?就算窮一生之力,總算把自己所有的直觀判斷與信奉原則全湊成相契相合,這樣又如何能認定,結果不過是一束可以自圓其說的偏見?

  答案,是道德省思不可能是一人孤單追尋,也必須是公共參與努力。省思的過程必須要有個叩問者,也許是友人、鄰居、同志、同胞。這位叩問者也可以出於想像,是自己與自己辯論。光從自我內在韜答案,是不可能發現正義真諦或至善人生之道的。

 

p.121

 

  康德主張,人人皆值得尊重,不是因為人擁有自我,而是因為人是理性動物,能思考;人也是自主動物,具有行動和選擇的字由。

  康德並不是說,人的所有行事都是理性,或所有選擇都是自主。人有時理性,有時不是。康德只是說,人具有理性與自由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人生在世所共有的。

 

p.123

 

  康德並不是說滿足偏好有什麼不妥。他只是指出,滿足偏好並不是字由行動,而是根據一種外在決定。

 

(中略)

 

  幾年前,雪碧在美國有句廣告詞:「服從你的渴望」。這句廣告詞(無疑是無心插柳)包含了一個康德式洞見。當我拿起一罐雪碧,這種行為是出於服從,而不是自由。我只是回應一種並非我自選的慾望。我是在服從渴望。

 

p.125

 

  康德會說,這就是典型的他律,做一事是為了要做另一事,而做另一事又是為了另另一事,另另另下去。當行事出於他律,為的就是外在給予的目標。人成了追求目標的工具,而非追求的發動者。

  康德所謂的自主就完全不同了。當行事出於自主,其依據就是自訂的法律,做一事就是為了做這件事,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人不再是用來追求外在目的之工具。人有尊嚴,正式來自這種自主能力。這種能力標示了人與物之別。

 

p.144

 

  記牢,康德承認,人不僅是理性動物,人亦不只是居處於理性世界。如果人只是理性動物,不受自然定律和生理需求擺佈,那麼所有行動就都「必然符合意志的自主性。」因為人是同時立足兩種領域,需求領域與自由領域,在人的所作所為與正確作為之間,在現狀與理想之間,永遠存著可能落差。

  同一個道理的另一套說法,是道德不是靠實證經驗。道德與世界總保持一定距離。它給世界判是非。科學徒具解是力和洞見,卻不能觸及道德問題,因為科學只在感官領域中運作。

 

p.186

 

  在《正義論》中,羅爾斯駁斥副利曼所反映的接受現狀之議。在以下這段感人文字中,羅爾斯道出一個人們很熟悉卻常忘掉的真理:狀況如此,並不代表應該如此。

 

  這是我們一定要反對的主張:因為天賦分配與社會偶然條件本來就不公不義,其不公不義一定會蔓延至人事安排,所以體制安排必有缺陷。這種想法不時會成了忽視不義的藉口,彷彿拒絕默許不義就像不能接受死亡。自然分配既不正義也不是不正義,人出身社會某一地位也談不上不正義。這些只是自然事實。所謂的正義與不正義,是體制處理這些事實的方式。

 

p.264

 

  (前略)不僅只有同情,還有欽佩,但不見得是欽佩他的選擇,而是欽佩其兩難審度支中所反映的人格。我們欽佩的,是以反思上屬於情境之人生去承擔個人處境的那種性情,這個特殊人生既受到歷史牽連,必須承擔歷史共業,又對其特殊性具有自我意識,因此才能敏銳體察到難以兩全的道義責任,視野也更加寬廣。活得有人格,就是要活著體察自己(有時彼此矛盾)的各種羈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