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烽火守書人──伊拉克國家圖書館館長日記

作者:薩德‧伊斯康德

出版:網路與書

Isbn:978-986-6841-26-2

 

───

 

這本書為「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館長薩德‧伊斯康德從二○○六年十一月開始,到二○○七年七月為止所書寫的線上日記(原刊登於「英國檔案管理員協會」和「大英圖書館」的網站上)

這位館長以平實的口吻書寫出一件件驚人的事件(幾乎天天受到炸彈攻擊、自己或朋友家人被威脅、被綁架、被殺害),這些都是身處於和平國度的我難以想像的事。

這本書可以從很多面向去讀,一可以理解伊拉克這個國家到底經歷了什麼,二可以理解圖書館人員的工作內容,三則可以感受一個手無寸鐵的文化工作者,是用甚麼樣的精神和勇氣去完成他的工作,只為了保存其國家珍貴的文化資產。雖然篇幅不長但令人感受相當深刻的一本書。

 

 

D*

 

───

 

p.19-21(作者序)

 

活著的脆弱與堅強    薩德‧伊斯康德

 

  早在海珊政權垮台之初,二○○三年十二月我剛受命擔任「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館長時,我就開始寫日記了。但是寫了一個月後,我決定暫時停筆,好把全副心力擺在「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的重建工程上;因為「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是美軍二○○三年入侵後,伊拉克境內受創最嚴重的文化機構。當時「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有六○%左右的文件、二五%的書籍及九○%的地圖與攝影藏品遭盜匪洗劫。此外,圖書館的建築結構,也受到嚴重破壞。隨著巴格達被美軍打下來之後,館裡的設備、機器及家具不是被搶,就是給火燒得面目全非。當時館內員工的士氣跌到谷底。

 

  二○○四年年初,安全狀況開始急速惡化,伊拉克經歷前所未有的宗教派系兩極對立。到二○○六年年中,巴格達爆發全面內戰,好幾萬名遜尼派及什葉派教徒被迫放棄自己的房子,甚至有人被迫永遠離開自己的國家。數以千計的無辜民眾不幸喪生。

 

  「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想盡快站起來,雖因暴力瘋狂、貪污橫行、官僚無情、預算限制、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等因素(尤其是缺電),一再打擊著我們的努力,但是,本館員工重建「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讓它走向現代化的意志從未止歇。

 

  二○○六年,我一個朋友派翠夏?史里曼(Patricia Sleeman,檔案管理員)建議我再提筆重寫日記。她說,這樣其他國家的民眾,尤其是其他圖書館的檔案管理員、圖書館館員及館長才會知道他們的伊拉克同僚的工作及生活實況。一開始,我很猶豫,我最擔心的是大家看了我的日記後,無法相信我們真的每天在槍林彈雨之下,在混亂與破壞中如此辛苦的求生。不過,最後我還是答應提筆重寫。這些日記最早是在二○○六年十一月以部落格的方式,刊登在英國檔案管理員協會(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的網站上。沒多久,我任職於大英圖書館的朋友安迪?史帝文森(Andy Stephenson)告訴我,大英圖書館想把我的日記貼在它們的網站上。基於安全考量,我在巴格達從未告訴任何人關於日記之事,連我的同事也都渾然不知。

 

  寫了九個月後我決定停筆,因為我的內心滿是罪惡感。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利用員工的犧牲來成就日記的內容,也在情感上勒索看過我日記的讀者。每天,我都好像在等著壞事降臨,以便有好題材可寫。這種可怕的感覺,開始纏繞壓迫著我。每天要把自己所見、所知及每天共事的人的生活苦難一五一十寫出來,實在是太痛苦了,最後我也寫到心力交瘁。

 

  對我而言,這些日記並非政治宣言,我只是想讓伊拉克以外的民眾在不透過媒體偏頗觀點的情況下,看看真實的伊拉克。我以非常簡單、直接的方式,在日記中把「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一一記錄下來。這份日記也告訴我們,即使身處極端惡劣的環境,但只要我們願意發展出某種機制,人類還是能化腐朽為神奇,成就非凡成果。

 

p.37

 

  宰牲節前夕,我們圖書館的警衛接到了死亡威脅,我要他留在館裡不要回家,找到了地方再走。巴格達在宰牲節假期相對較為安靜,但還是有一些大爆炸和恐怖襲擊事件。圖書館所在的這個區域,即使是放假,還是很不安全,狙擊手非常活躍。整個區域都蒙著一層灰泥,巴格達的居民忍受著燃油和電力嚴重缺乏的痛苦。宰牲節假日特別冷,很多窮人沒有能力到黑市買燃油取暖,黑市的油價比過去漲了二十倍。諷刺的是,石油部長在能源危機時還跑去朝聖。

 

p.53

 

  我漸漸發現,生活在今天的巴格達,最完美的人類應該是那些能隨時關起所有感官的人。失眠或失聰不再是一種咒詛,而是一種變相的祝福。

 

p.96

(此內容為2007年華盛頓郵報對薩德‧伊斯康德館長的專訪)

 

  伊斯康德是「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的館長,他的辦公室位於圖書館頂樓,陽光透過他辦公室洗手間窗戶上的彈孔流洩進來。又停電了,樓下圖書館裡的書因此保受殘害。今年三月五日早上,他才與館內一位員工道別,這位員工的哥哥慘遭殺害,她怕得逃離巴格達。

  書桌右側有一排玻璃書架,擺著館內最稀有的書籍與手稿。書桌左側有一大片落地窗,戶外景象盡收眼底。早上十一點四十分,窗戶突然一陣震動。伊斯康德說:「我們每天都會聽到爆炸聲。」他語音輕柔,但語氣堅冷。他冷靜地站起來,凝視著窗外的濃煙與半英哩天空外紛飛的白紙。「這還不是離我們最近的爆炸,炸彈已經多到數不清了。」

  美軍於二○○三年出兵伊拉克,盜匪趁機在「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大肆搶劫,四處焚燒。就在海珊政權垮台即將滿四週年,伊拉克新的安全計畫已實施幾星期之時,伊斯康德及他的員工仍在這裡他稱為「流存伊拉克歷史記憶」的圖書館裡,奮力保存伊拉克史蹟的斷簡殘篇。

  他說:「不管你是庫爾德族人或遜尼派或什葉派,我們彼此之間唯一共有的,就是國家圖書館。這是我們國家意識之所在。」

 

 

p.221

 

  有一位圖書館館員在部室主管定期會議舉行之前跑來找我,說希望我能批准她一個月有薪假。我問她原因,她告訴我她有心臟病,須要出國動心臟手術。大部分心臟專科醫生因為害怕被綁架或被殺,都離開了伊拉克。也就是說,我們不只要面對政治、治安、缺電、缺水及經濟等危機,還要面對嚴重的醫療危機。伊拉克沒有足夠的醫藥及醫院,也沒有經驗豐富的醫生。有錢人才有辦法出國接受好的醫療服務。自從一九八○年代「兩伊戰爭」爆發以來,窮人就得付出比其他人更高的醫療費用才有辦法看病。

 

p.282

 

  下午四點,我打開電視收看這場決賽,比賽在下午四點半開始,路上完全沒人,所有人都在家看這場伊拉克隊對戰世仇沙烏地阿拉伯隊。從一開始,伊拉克隊就主導整場比賽,球賽結束二十分鐘前,伊拉克隊得了整隊唯一一分。比賽結束後,所有人群集在街上歡慶這場勝利,大家才不管戒不戒嚴,只想快樂的唱呀跳呀,擺脫一切枷鎖,擺脫炸彈的陰影。整個伊拉克都在慶祝,不管是庫爾德族人還是阿拉伯人,遜尼派或什葉派,回教徒或基督徒,大家都團結起來。足球把大家團結起來,這是無能的政客所做不到的。

 

p.301

 

  從「伊拉克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二○○三年四月十日至十二日猝不及防的遭到戰火侵襲,我們可以學到一個教訓:在一極權體制下,要擬好一完善的災後復健計畫,實在是一非常困難的事情。因位獨裁者把自己的生存及政權的延續擺在一切之上,「伊圖」的災難是人為造成的,世人必須把它視為海珊政權傷害伊拉克文化遺產一最嚴重的暴行。

  現在「伊拉克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正面對無數危險及問題,包括恐怖主義、肆意的破壞、環境威脅、缺電等。所有這些負面因素,都影響到本館檔案人員和圖書館館員的工作及生命。位居內城區高危險地帶的「伊圖」,其實非常脆弱。國民衛隊的主要基地就在本館主大樓的正對面,使本館成為主要的襲擊對象。如果從風險評估的角度來看,其實「伊圖」所面對的最可能威脅,是恐怖攻擊和具政治動機所造成的破壞。本館受制於有限的經費,只能採取一些安全措施(增加警衛,裝設監視設備)來保護館員及館藏,但是不管採取何種災難應變措施或計畫,恐怖攻擊(如汽車炸彈和追擊砲)都是很難應付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