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深淵居民

作者:傑克‧倫敦

Isbn:978-986-92061-3-6

出版:群星文化

 

---

 

書籍簡介:

 

  百年前的倫敦東區,是什麼樣的地方?

  福爾摩斯短篇故事集〈歪嘴的人〉以此處為背景,最大特色就是對鴉片煙館的描寫。而約略同時期的「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奇案,就是發生在當地的白教堂地區。

  知名美國記者傑克.倫敦出身於一個貧困農家,對於下層人民生活關注甚多,並發表過不少報導文學作品。身為一名記者,傑克.倫敦秉持調查精神,在一九○二年八月六日抵達倫敦,在當地著名的貧民區賃居暫住,進行調查工作,寫下《深淵居民》一書。

  全書可見許多他在當地觀察到的實情,例如居民的住屋問題,救濟院、臨時收容所、遊民食堂等地方的真實狀況,倫敦遊民於夜裡不能在街頭睡覺的殘酷法律規定(可以在街頭遊蕩,但坐下或躺下睡覺後會一直被警察驅趕),還有工人淪落血汗工廠、薪資微薄、天天挨餓、酗酒,最後走向自殺一途等諸多社會問題。

  傑克.倫敦最終要提問的是:文明是否能讓人們過得更好?以及,一個文明的社會怎能忍受自己的子民過著像「禽獸」一般的低賤生活?在過了一百年後,或許我們也可以用這兩個疑問來檢視自己所處的社會。

 

我覺得看這本書最有意思的是,明明是一百年前的作品,但好多書中談到的現象根本今天都還存在呀。像是東區居民所居住的驚人擁擠、惡劣環境,簡直像在談論蟻族;工人們談論沒工作時第一個反應是去怪罪移民,而美國也有反移民的現象;談到工作傷害的部分,則讓我聯想到RCA事件,或我曾在記錄片中看到的許許多多勞工的工作環境。

光是拿一百年前的倫敦和現今來比較就很有意思,這本書的結果作者更提出許多反思,讓人在讀這本書時,有許多可思索的空間。

 

 

D*

 

---

 

p.17(序言)

 

  有人說我對英格蘭的批評太過悲觀。為了幫我自己辯護,我必須說,我是所有樂觀主義者裡面最樂觀的。但是在評估人類的境況時,我看的是個人,而非政治組織。社會不斷發展成長,但政治機構卻終將解體荒廢,成為「破銅爛鐵」。就英格蘭而言,從男女居民還有他們的健康與幸福程度看來,我認為未來的路仍是寬廣而令人看好的。但是就許多政治體系而言,目前並未好好照顧人民,我所看到的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

 

p.29

 

  身穿破爛衣服的我發現自己擺脫了那種別人看到我就輕拉帽沿致意的毛病,與人相見時總能平等相待。情況不同了,白天還沒結束我就已讓情勢逆轉,對著一位我幫忙拉馬的紳士用最感激的口吻說:「先生,謝謝你。」他丟了一便士到我那急於收錢的手掌裡。

  我發現,新裝扮還讓我的處境出現了其他改變。在穿越擁擠的大街時,如果說有什麼改變,那就是我必須更敏捷地閃避車輛,令我感到驚訝不已的是,我深為一個人的價值居然隨著衣服變爛,呈現等比例的下降。過去我跟警察問路時,他們通常會問我:「要搭公車或馬車,先生?」如今問題變成:「走路或搭車?」還有,在火車站時售票員塞給我的車票都是三等車廂的,一切都是如此理所當然。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是我第一次與英格蘭的下層階級面對面接觸,見識他們的真面目。遊手好閒的人或工人在街角或酒館裡與我談天時,他們把我當成同類,語氣非常自然,完全沒有想要藉由談話內容或語氣,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好處。

 

p.194-196

 

  我在哩尾路荒地停下腳步,聽人吵架。當時已經是晚上了,吵架的人都是階層比較高的工人。其中一個三十歲的工人面容和善,被其他人包圍起來,大家一起猛烈圍剿他。

  「那些廉價的移民勞工呢?」其中一人質問他:「例如白教堂區的猶太人,那些用割喉價取代我們的傢伙?」

  他答道:「這你可不能怪他們。他們跟我們一樣,也要過日子。別怪那些自願降低工資,結果搶走你工作的傢伙。」

  「但是我們的老婆小孩怎麼辦?」跟他說話的人再質問他。

  「你說到重點了。」他答道:「自降工資的那個人的老婆小孩又該怎麼辦?嗯?他也有老婆小孩啊?他只管自己的老婆小孩,對你的沒有興趣,而他不能容忍他們挨餓。所以他自降工資,我們就得走人了。但是你不能怪他,可憐的傢伙。他也沒辦法。如果有兩個人要搶一份工作,工資一定會下降的。問題出在搶工作的現象,不是出在自降工資的人身上。」

  「但是只要有工會,薪資就不會下降。」有人反駁他。

  「你又說到了重點,直接命中。工會總是抑制勞工之間的彼此競爭,但是沒有工會的地方就競爭的更厲害。所以就會有那些白教堂區的廉價勞工出現。他們欠缺技術、沒有工會組織,彼此進行割喉競爭,如果我們並未隸屬於一個強大的工會,我們也會變成廉價勞工。」

 

p.201-202

 

  我們必須了解的是,效率並非取決於勞工本身,而是由勞動力的供給狀況來決定。如果有三個人要搶一個飯碗,一定是效率最高的人搶到。另外兩個,無論他們有多能幹,都會被視為沒有效率的勞工。如果全球的鐵、煤炭和紡織等市場都遭到德國、日本與美國壟斷,那麼立刻就會有數以十萬計的英格蘭勞工丟了飯碗。有些會移民國外,但是剩下的人會趕快投入其他不同產業。結果造成整個就業市場重新洗牌,許多勞工從頂端墜入底層;等到又恢復平衡之際,深淵底端的無效率勞工人數將會增加數十萬人。反過來說,如果情況持續沒有變動,所有工人的效率都倍增,還是會有很多無效率勞工,儘管這些所謂無效率勞工的績效也倍增了,甚至比許多高效率勞工先前的績效都還要高。

  同樣的,當就業市場僧多粥少時,許多剩餘勞工就會變成沒有效率的勞工,而沒有效率的勞工就注定只能苟延殘喘,走上痛苦的毀滅之路。接下來幾章裡我要說明的是,那些沒有效率的勞工在工作與生活方面是怎樣被淘汰與毀滅的,此外也要讓大家知道,這些沒有效率的勞工其實是由今日工業社會裡各種無情力量持續塑造出來的。

 

p.220-221

 

  貧民區裡租給窮人住的房子居然比有錢人的豪宅還要有賺頭,這實在是非常不光彩的一件事。貧窮工人的住處不但像狗窩一樣糟糕,如果用收入與房租的比例來計算的話,他們的負擔遠遠高於那些住在寬敞舒適豪宅裡的有錢人。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多跟家人一起擠在斗室裡的人,都是因為窮人覓屋不易。窮人的人數遠比他們可以租到的房屋還多,另外有許多人則是因為找不到棲身之所才住進了救濟院。房屋不只被人出租,而且還不斷分租,就連一個房間也可以分租給好幾個人。

  「房間分租」。距離聖詹姆士廳不到五分鐘路程的某間房屋窗戶上貼出了這樣的告示。休‧普萊斯‧休斯牧師表示,真的有人用「三班制」的方式把一張張床分租出去:也就是說,把一張床租給三個不同的房客,每一個人可以分到八小時睡眠時間,所以床永遠是溫熱的:而床底下的地板一樣也是用「三班制」的方式分租。對於公衛官員而言,以下的案例也不是那麼罕見:在一個容量一千立方英尺的房間裡,床上、床下分別睡著三位與兩位成年女性;在一個容量一千六百五十立方英尺的房間裡,床上睡著一個成年男性與兩個小孩,兩個成年女性則是睡在床下。

 

p.227

 

  我認為,能夠痛批現代社會的一個缺點也就夠了:那就是,如果工業發展的狀況永遠像我們所觀察到的那樣,有百分之九十的財富實際上是由工人所創造出來,但他們卻過著那種不知道下禮拜會不會因為繳不出房租而流離失所的日子,那麼這與當年的奴隸與農奴制度就幾乎沒有兩樣。他們沒有一寸自己的土地,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間;沒有值錢的家當,只有一些能用推車推著走的老舊傢俱,還有不知道能不能領到的週薪,就算領到野幾乎無法維持他們的健康;他們的居住環境大部分都比馬住的地方還不如,而且與貧窮潦倒的際遇總是只有一線之隔,只要有一個月工廠生意不好、自己生病或者遭逢無法預期的損失,他們就會開始餓肚子,變成乞丐……但是,在不分城鄉都是這樣的一般工人生活狀況底下,還有龐大的貧苦遊民,哪裡的工廠有工作機會,他們就往哪裡去,在全部的無產階級人口裡面至少有十分之一是這種人,他們的普遍悲慘處境令人感到厭惡。如果現代社會永遠都會保持這種狀態,不如就讓文明的發展停滯,藉此詛咒絕大部分人類。

 

p.260

 

  經濟蕭條也是造成工人墜入深淵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家庭都是靠工人的週薪維持,才不至於變成貧戶,只要他們有一個月被迫待業,日子就會痛苦悲慘到難以言喻,造成的損害有時候是復工後仍無法彌補的。近來每天報上都可以看到關於碼頭工人工會卡萊索市分會的報導,據稱過去幾個月以來,許多碼頭工的平均週薪還不到四、五先令。倫敦港船運產業不景氣是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

  任誰也無法向年輕的男女工人和夫妻保證,他們的中年人生可以過的快樂而健康無虞,老年也不用為金錢煩惱。就算他們有工作,他們的未來仍然欠缺保障。一切全都取決於機運。一切都取決於是否會有不測之事發生,這是他們完全無法控制的。就算謹慎預防也無法避免,任何計謀也無用武之地。

 

p.277

 

  沒有人認識那一位少年,或是他爸媽。他的身世不明,來歷不詳,是個從小流浪的遊民,宛如一隻在帝國叢林裡覓食的幼獸,只能獵殺弱者,並被強者獵殺。

 

p.308

 

  他們所有人一起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他們不知道那是個謊言,但是謊言不會因為他們不知道就變成真話。教人節儉就是他們撒的謊。只要舉個例子就能證明這件事。在人口過剩的倫敦,就業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因為競爭,所以薪資根本不足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銷。要求工人節儉,意味著他們必須花錢花得筆收入少,換言之就是用更少的錢過活。而這等於是降低生活水平。在就業市場的競爭中,生活水平較低的人會輸給生活水平較高的人。在任何一個人力供過於求的產業中,只要有一小群工人開始節儉,該產業的工資就會永遠降低。接下來,節儉的人就沒有辦法節儉了,因為他們的收入會持續減少,直到與支出平衡。

 

p.314-315

 

  文明的確提升了人們的生產力。五個人就能做出足夠一千人吃的麵包;一個人就能製造出足夠兩百五十人使用的棉布,足夠三百人使用的羊毛毛料,還有可以讓一千人穿的靴子和鞋子。但是這本書從頭到尾都有例證顯示,好幾百萬英國人衣食匱乏,靴子也不夠。因此我們不得不提出第三個,也就是最殘酷的一個問題:如果文明的確提升了一般人的生產力,為什麼大多數人的生活並未獲得改善?

  答案只可能有一個:管理出了問題。文明已經讓各種各樣舒適宜人的設備成真。但是,一般的英國人卻享受不到。如果他們永遠都享受不到,那麼文明就是失敗的。我們沒有理由讓一個如此失敗的體制繼續存在。但是,人類不可能無端創造出一個這麼龐大的體制。這讓我們的理智感到震驚不已。如果我們承認文明是徹底失敗的,就等於宣布以後再也不用努力與求進步。

  此時,另一個僅存的選項已經昭然若揭了。我們必須迫使文明讓一般人過得更好。接受了此一選擇之後,剩下的就只是商業管理的問題了。有利可圖的事物就該留下來,無利可圖的必須被摒棄。工業帝國可能為英國帶來利潤,否則就是損失。如果是損失,那就該立刻把它處理掉。如果它是利多,那就該好好管理,讓一般人也可以分享利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