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
作者:希米露
Isbn:978-957-13-6477-3
出版:時報文化
---
內容簡介:
書中談到的三首詩選精選自奈及利亞、印度和庫德爾族知名詩人的代表作品;涉及國家與族裔、膚色與種族、市集與文創、戰爭與和平等。
閱讀本書,彷彿看三篇動人的小說。隨著每首詩,悠遊於不同的文化與歷史,跟著詩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索世界議題。
第一位詩人是庫德斯坦的秋曼.哈帝(Choman Hardi),她的詩集就是戰地人生的縮影,透過其詩作看見庫德爾族人戰亂中的離散、初戀、人生方向的取捨抉擇,以及如何重建家國的堅毅。
第二位詩人是的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以理性有禮又機智幽默的方式,帶領我們思考種族歧視的問題。
第三位詩人是印度的莎拉金妮.奈都(Sarojini Naidu),以仿若歌謠的詩句描述二十世紀初的海德拉巴市集,引領讀者深入印度多樣風土與文化。
每一首詩都是一個世界,也是一個觀看的窗口。
每個故事都講述一段歷史,也根植於一片土地。
於是,讀詩可以徹底認識邊緣國度的土地氣候、民族的生活習俗、人情倫常,還有他們的歷史、信仰與希望。
像是由詩做為引子,從詩去看那首詩背後的文化、歷史、風土民情。感覺作者是想藉著閱讀來做為展開讀者視野的窗口,讓讀者加深對那些平常較陌生國度的興趣和認識。
D*
---
p.32
諷刺的是,海珊的「安法爾計畫」雖然暗示著聖戰的巴德之役,但卻不是為了阿拉而戰,唯一的目的是種族屠殺:將伊拉克北境的庫德族與異教徒全部清除乾淨,讓伊拉克邊境不會再有任何擾人的獨立革命運動,破壞國土的完整性。
於是,在1988年的春天,哈帝十四歲時,伊拉克在哈萊卜傑鎮(Halabja)對庫德族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攻擊。海珊非常狡詐陰險,知道民眾若是遇到空襲警報都會躲到地下室和地窖,因此就算不斷地往地面轟炸,多半也徒勞無功,得不到太大的攻擊成效,於是改用生物化學武器。生物化學武器所產生的毒氣比空氣還要重,分布於空氣時一定會往下墜。當毒氣沉降至地下室與地窖內,這些地底空間儼然成為現成的毒氣室,比希特勒動用火車運送猶太人前往集中營更有效率。
當時還沒有四通八達的網路,資訊傳播仍不夠快速,庫德族被屠殺的慘劇一開始沒有獲得太多重視,讓海珊能夠為所欲為,進行多達四十幾次的生化武器攻擊。直到許多倒臥在沙漠的猙獰面容以及被遺棄在沙漠的幼小身體被一一發現,災難才逐漸引起世人的關注。
從安法爾計畫開始執行一直到兩伊戰爭結束,海珊摧毀了四千六百多個村落、一千七百多間學校、兩百七十間醫院、將近兩千五百處清真寺,殺害了將近二十萬的平民老百姓,遺留下許多寡婦和大量流離失所的孤兒。(資料來源:維基百科「Al-AnfalCampaign」)
p.64
這是一首非常絕望的詩。我們從很遙遠的他方閱讀這個故事時,雖然理性知道這是悲劇,但難以感同身受,時空的距離保持了閱讀上的安全感;然而,這卻是敘述者活生生面對的可怕事實。
p.122
文學可以改變社會,能以溫和的方式,由故事慢慢進入人的內心,透過認同主角的情感(或不認同)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悄悄地調整人的視野標準,雕琢其意識形態。
索因卡雖然想給房東太太一個啟示,實際上他給予啟示的對象當然不是那位已經教不來的英國大媽,而是讀者。他想讓讀者明白:幾個簡單的詞彙就能傷人,也能當成回擊的武器。
而這些詞彙之所以能傷害他人的主要原因就是意識型態。沒有人脫離得了意識(或說立場)的全面控制,因為我們都生活在語言裡,必須使用語言與人溝通,每日使用的詞語都是座標。這些座標標示著社會密碼,告訴別人我們的身分地位和年紀。如同索因卡與房東太太對談時,由她的用詞、說話口氣,就能輕易地判斷她所處的社會地位以及可能長相。
p.182
香,是一種氣。印度教與阿育吠陀關於人體的解釋,有個觀念與氣功的「氣」極相通。人的組成除了有形的物質,同時有無形之氣,由氣(無形)與血(有形)相互交涉、相互影響,同時有新氣息生成健康的肉體;混濁氣息則廢物囤積,造成病痛疾患。然而,因為人容易忘卻內在的無形之氣,所以南亞宗教的中心概念,基本上都圍繞在如何修養內在的「氣狀」靈性,已達內外調和的安康人生。
氣狀靈性就是內在的無形之氣,是人類在出生前與死亡後的真我,也是神性的一部分,更是宇宙與一切。生與死,就是人類由宇宙而來,又再回歸宇宙的循環過程。
p.223
若不是對於自己國家的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對於家鄉有著無比自信與喜愛,奈都如何能以被殖民國的國民身分來到英國,再以殖民國語言書寫家鄉的景物與風土民情,信心滿滿地介紹市集裡的販夫走卒、食衣住行?
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一直維繫她的熱情呢?為了改造國家,她曾經這樣對印度人說:「我們需要的是更真誠的動機、更勇敢的發言,還有更熱情的行動。」(We want deeper sincerity of motive, a greater courage in speech, and an earnestness in actio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