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情緒會傷人

作者:大衛‧柏恩斯

Isbn:978-957-693-684-5

出版:張老師文化

 

---

 

內容簡介:

 

  當憂鬱、焦慮、悲傷、挫折、內疚、緊張、羞愧、自卑、孤獨……等壞心情不斷襲來該怎麼辦?你可能怨天尤人、自責逃避,也可以選擇勇敢面對、正面迎戰。

 

  一般人揮別壞心情會求助心理專業人員或依靠藥物,不過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書籍療法也具有相當不錯的效果,不但對飽受憂鬱症之苦的病人有療效,也可以大量運用在教育與憂鬱症的預防上,本書即是此類自助書籍中的佳作。

 

  本書不流於學術分析,在說明治療觀點的同時,作者也輔以大量的案例,因此全書內容相當生動,用字也相當淺白易讀,在閱讀之際即能逐漸轉化「壞心情是無可避免、無法擺脫」等根深柢固的想法。

 

  書中提供相當多的作業,如「柏恩斯焦慮量表」、「柏恩斯憂鬱量表」幫助你自我檢測情緒狀況;「心情日誌」讓你隨時隨地分析自己的消極想法有何扭曲之處,以及該如何理性反應;「利弊分析表」從動機角度來治療負面感受;「恐懼想像法」則運用戲劇性的誇張手法來改變自欺態度。

 

  作者殷切叮嚀,若想從本書中獲得幫助,光閱讀是沒有用的,動筆寫下書中所有作業才是揮別陰霾的正確之道。

 

 

需要在大家看書摘前大大提醒我的書摘僅抄錄片段書中內容,如電腦前的讀者有情緒問題,請務必直接看原書,了解其書中前後脈絡和說明。或可直接洽詢醫生等專業人士協助。

 

我自己覺得這本書很棒,作者引導的方式或提供的作業都讓人能一步步面對自己、解析自己的情緒問題。

其實這本書是一本工具書,書中有很多務實的表格和情緒檢查表,可讓人好好的按照書中的作業去做。但我其實只有做部分而已,感覺有點對不起認真的作者XD日後有空應好好重看~

 

 

D*

 

---

 

p.33

 

  我們在某些時候會屈從懷疑和失望的感受。這些弱點普遍存在。很多治療方法正是從這點著手,已幫助成千上萬的人擺脫壞情緒,體驗更進一步的歡樂、自尊和親密的人際關係。但是改變你的想法方式僅僅是我們的一個目標,另一個則是讓你接受自我。我希望你能夠接受和愛這個不完美、有缺陷的自己,也夠毫不羞愧地接受自己的優缺點。

  認知療法的基本原理之一聽起來自相矛盾:一旦你接受自己的弱點,它可以變成你的優點;你的缺點可以成為你最大的財富,成為機遇之窗。我在大衛‧艾立克出生時經歷的絕望和恐懼,給我機會去發展我對他無條件的愛,又延伸到你們每個人身上。也許你我之間可以形成更為融洽的關係。因為你知道我不是個通曉萬事的導師,而是個像你一樣有血有肉的人。我也像你一樣,經常受傷,並經歷過憤怒、焦慮和失望的折磨,我認為與你分享這些感受會使我們更加貼近。正是我們的弱點而非成就,帶給我們真心關愛的機會。

 

p.39

 

  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大多數使人心情鬱卒的負面想法是被扭曲和不真實的,儘管你相信它們確實如此。例如,當你失戀或離婚時,你會對自己說:「這都是我的錯,我一定很不可愛。我再也不會接近任何人了。」你的感覺很糟,好像你的想像都是真的。幾個月後,你又開始約會,感覺自己與別人又很親近。你突然明白自己還是很可愛的,原來愛情關係破裂並不全是你的責任。你對自己竟然會相信那些自我貶抑感到奇怪,而那時候全是你的負面想法在作祟。

  這就是壞心情獨特之處:我們經常用一些不真實的東西製造痛苦來欺騙自己。最奇怪的是,我們被我們的痛苦和自我懷疑所欺騙,而且通常對此毫不懷疑。

 

p.49

 

  的確,有時憤怒是健康和正當的。在另一些情況下,如果你的想法與事實不符,你的憤怒就毫無根據了。有時即使別人對你不公平,而你的想法仍然來自於對所發生事件的想法。如果你以扭曲的想法去考慮真正使人煩惱的事件,你的氣憤程度會加倍放大,問題就變得更難以解決。如果你願意較切實地思考問題,你會發現可以用建設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方也不會帶著戒心去聆聽。

 

 

p.60

 

  你可以看到,解決瓊安憂鬱的方法包括自我接納和自我改變。瓊安應該改變自己的扭曲想法模式,這樣她可以更實際地評估自己的處境。她不是大贏家,也非徹底的失敗者。同時,她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可能總是大贏家的事實,好時光之後總會有壞時期,反之亦然。有時,更微小但適度的期望可能帶來極大的解脫。一直想著我們如何偉大、工作如何努力,因而總是取得成功的想法,會刺激我們的自我。但是,最終承擔起我們如此偉大、如此完美的重擔,將會使我們感到沮喪和孤獨。

 

p.65

 

  問:憂鬱和憤怒不是正常現象嗎?讓人們總是感到幸福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嗎?

  答:人們對認知療法的一個重大誤解,是以為認知療法總是設法使人感到幸福。事實上,負面感受經常是健康而且適當的。有時人們最好接受壞心情,縱容自己一下,讓事情安全過去,直到煙消雲散,自己的感受再度好起來。

 

  問:認知療法是不是太簡單了?它好的不像真的,聽起來像是「積極思考所產生的力量?」

  答:認知療法的原理確實非常簡單。其治療理論基礎是:你的想法和態度對你的行為和感受具有巨大影響。但是,改變消極思維模式的過程卻非常複雜,須要艱苦、細緻的工作。

 

p.105-106

 

  我相信:那種認為壓力和憂鬱總是現實的說法,就像建議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感受幸福和成功一樣荒謬。有時消極的想法有益健康,有時則不然。一位罹患憂鬱症的年輕人告訴我,他曾經把滾燙的咖啡倒在腿上,以轉移腦中那些感到自身毫無價值和空虛的想法。他所感受到的失望不是健康的悲傷,他的行為也不是對於生活中所發生問題的恰當反應。基於同樣原因,真正的自責不是緊張的內疚;真正的害怕不是焦慮發作;健康的憤怒與敵意和攻擊性截然不同。

  如果你覺得自己關心的人對你不好,自然會傷心。你可能會感到氣憤和被羞辱。公開與對方溝通這種感受,通常會幫助你們互相理解,並解決存在的問題。如果兩人互相尊重,流露出容易受傷的內心情感,可以創造有力量的感情連結,這正是親情和友情的真實泉源。

 

(中略)

 

  從實務觀點上看,你如何知道何時該接受自己的情緒,何時應該表達,何時又應該改變?下面的問題可以幫助你做決定:

  • 我有這種感受多久了?
  • 我對問題的解決是否具建設性?是否我所作所為只是在思考和逃避問題?
  • 我的想法和感受是否屬實?
  • 如果我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對解決問題有幫助還是妨礙?
  • 對於那個我不能控制的問題,我是否自尋煩惱?
  • 我是否在逃避問題,並否認我對於問題的真正不安?
  • 我對世界的期待是否切合實際?
  • 我對自己的期待是否切合實際?
  • 我是否已經感到絕望?
  • 我是否已經失去自尊?

     

 

p.111-112

 

  我突然意識到,失望很少是(即使有)「現實的」,但這正是人性的特點。失望通常由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所產生。你之所以感到失望,是因為你期望發生的事與真正的現實不一致。你希望地鐵準時,但是他誤點了,所以你感到失望。這意味著,從嚴格的意義上說,你的期望是不切實際地。無論如何,事實上地鐵誤點了。但是這類希望通常難以改變,因為你可能非常強烈地認為生活應該或必須符合你的想像。

 

(中略)

 

  我決定把治療這個病人當成挑戰,而非負擔。我仔細研究她拒絕我的原因,可能是她討厭我,但又不願公開承認;也可能她害怕改變自己。我對她的態度也由要求她做某些事情改為對她支持,她對我的防備也漸漸鬆懈。很快地,我們可以一起進行具建設性的工作。只有在我接受了她就是她之後,她才會產生改變。

  我把這種情況稱為「接受悖論」。如果你過度努力去解決自己或別人的問題,努力解決的行為本身會招至抵抗。有時,當你接受問題的現實,並停止過度努力地解決,困境卻迎刃而解。

 

 

p.152

 

  重點的是妳如何看待自己。只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夠影響妳的自信心。妳之所以不開心是因為妳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p.177

 

  我會這樣認為:「對我來說,盡我最大努力保持高效率是很重要的。有時,我做得很順利,有時卻不如預期。我可以享受自己的成功,但是成功並不意味我比別人強多少。我對自己的失敗感到失望,但是我可以從中獲取教訓。失敗不會讓我變得不可愛或沒有價值。」

  對某些讀者而言,採取這種新的態度是顯而易見的,但對另一些讀者卻很難接受和掌握。我們的文化對我們的想法造成強烈影響,「贏家」總是很特別,很受人喜歡,而我的看法恰好相法:你不會因為自己的成功而被人喜歡,別人也只因為你的弱點而不喜歡你。如果你非常成功,人們可能會被你吸引或羨慕你,他們還會忌妒、怨恨你,但是絕對不會因你的成功而喜歡你。

  「我的價值取決於我的成功」,這種態度不正確,但也沒錯,你只是簡單地將有價值的人定義為取得最大成功的人。這個命題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駁倒。正像任何價值觀一樣,都會產生積極和消極的效果。利弊分析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如果你決定不採取這種價值觀,可以把你的自尊定義成無條件的、不需努力獲取的東西。這個新價值觀會產生其他結果,其中之一是,你永遠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即使你失敗。另一個結果是:你永遠不會自卑,也不會認為自己比別人強。你仍然會很快樂地從事創作性的生產,但是你的成功程度不再影響你的自尊。你不會看不起不如你成功、聰明的人,無論對方多麼有智慧、成功,也不會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有價值。這種態度的實際結果是由你決定自己的生活。

 

p.187

 

  認知療法有兩個目標:一是使你立即感覺良好,而是讓你形成更實際的價值觀,若與別人發生衝突而產生痛苦情緒時不再感到脆弱。垂直箭頭法使你任青那些可能為你帶來問題的態度和信念。這些無聲的假設會對你的想法發生作用,影響你對周圍發生的好事和壞事的反應。

  一旦你能夠確認自己的無聲假設,就可以用利弊分析法進行評估,幫助你分析抱持這種態度的利弊。你會發現,這些態度是雙面刃,既可令人健康、又會使人受傷。當一種態度的弊端大於優點時,就會促使你用更強化自我的態度來思考問題。

  做完利弊分析後,自問你的無聲假設是否真實。有時你可以做個試驗來檢驗信念的有效性。如果你發現某種態度既會自我傷害又不真實,就會促使你採取另一種更加積極和有效的態度。

  恐懼想像可以幫助你將新的態度轉化成情緒信念。這種方法是有價值的,因為即使你改變態度的決策是明智的,仍然會為身處逆境而沮喪。但是,當你面對最恐懼的憂慮時,會了解到事情並非如你想像般可怕。這種體驗簡直就是情緒解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