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愛無能的世代

作者:米夏埃爾‧納斯特

Isbn:978-986-398-268-5

出版:天下雜誌

 

---

 

內容簡介:

 

  德國社會觀察家犀利寫實的筆鋒

  寫出新世代在愛情、職場生活關係上的困惑

 

  我們既矛盾,也迷惘

  渴望愛,卻不知如何愛著一個人

  明明在愛情裡,但卻又像是過著單身的生活

 

  我們追求自我實現,卻陷入對「完美」的追求

  懷抱夢想,卻常常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想被看見、被理解,卻不願在社群網路上展現完整真實的自己 不一定想要承諾後的束縛,卻又想要承諾後能有的安全感與踏實

 

  這本看似關乎愛情的書,窺見的其實是2040歲的世代在數位與現實生活中的虛擬存在感與無力感,在愛情、職場、生活關係上的困境。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像他們一樣,從小到大一直被灌輸要竭盡所能成為一個獨特的人,自我實現是在每個人心中不斷膨脹的巨大渴望,顛覆了這一代的工作與愛情價值觀,開始不同的探索與尋尋覓覓。

 

  作者米夏埃爾‧納斯特是德國當紅新生代社會觀察家,歐洲媒體譽為新世代代言人。在本書中,他分享身邊朋友的故事,也自我觀照,幽默犀利地描繪現今長期單身而自戀的世代面對的關鍵演變與困境、無以定位的兩性關係、虛擬按讚的完美認同感、自我優化信仰下的不安感、懷抱夢想又實現不了夢想以致人生計劃不斷延宕等無力現象。

 

 

這本書……在看文案的時候我以為會像賽門‧西奈克的一篇訪談「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的類似風格(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GiDrt5U2c

坦白說有不少期待,如果假設一個書的自評分數表,0~10(0是最差,10是最好)來看,我看之前期待是7分左右,後來看到一半發現大概5分左右……真是……有點失望呀(我覺得內容不夠深)。有趣的是,最近我因為覺得好笑在看一本教男性怎麼追女性的書,由於是預期拿來吐槽期待值只有3分,結果看了發現不少章節還滿有道理的,可以給5分。這兩本書都是5分,但閱讀的心情卻大不相同。好妙。

 

↑↑↑論期待與顧客滿意度(?)

 

D*

 

---

 

p.27-28

 

  他接著說:「這其中當然有社會的因素囉,既然這個社會是個消費社會,我們就都是消費者。我們生活在一個創造需求的社會裡,我們需要的不是電話,而是最新版的iPhone。消費購物帶給我們短暫的滿足感,或者說短暫的幸福感。不過既然這種感覺不持久,當然我們就必須繼續再購買更多商品。我們必須不斷對自己感到不滿,這個體制才能繼續運轉下去。可惜的是,這套遊戲規則現在也運用到了人際之間。」

  「人際之間?此話怎講?」

  「有些人可能無法讓自己感到幸福快樂,於是必須藉由其他人事物來獲得滿足,也許是最新版的蘋果手機,或是一個對我們有感情的人。但其實這麼做只是讓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其他什麼也不是。說到底,就是我們忘記了怎麼愛自己,我們把自愛跟自戀混為一談了。」

 

  這令我想到弗洛姆。對他而言,自愛是能夠愛其他任何人的根本前提。對啊,我是這麼想的,不過有誰真的會愛自己呢?又有誰能真的完全接納、認可自己,包括自己的優點和所有的缺失及弱點呢?我認識的人裡面沒有任何人做得到。

  我們活在一個自戀的社會裡,而自戀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自戀的人誇張膨脹自我形象,刻意忽略自己所有的缺陷和弱點。這種自我表現需要不斷得到他人對自己優點的肯定。自戀的愛,是對一面善意的鏡子的渴望,這面鏡子所呈現的鏡中影像永遠賞心悅目,讓人自我感覺良好。自戀的我不會渴望看到自己的缺點,自戀的我渴望的是得到肯定與認同。我將一幅自己想看到的畫像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最後愛上一個再適合自己也不過的假象,而這個假像實則和對方是誰絲毫無關。我愛上的是我自己,我看見的是自己,而且只是我願意看見的那個部分的自己。

 

  提爾說:「自戀式的墜入愛河,其實就是絕望地嘗試自愛。」

 

p.121

 

  我們生存在這樣的體制當中,是它製造出來的產物,我們就像是體制的子女,而體制就是野心過大的父母,對我們有很高的期待。我們若接受這些過高的期待,便會感到力不從心。體制希望我們和它一樣,能有效運作,我們應該成為和它一模一樣的翻版,這就是目標,一個必然讓我們面臨本身極限的目標。這套體制的本質,追求的是無止境的發展,我們自己也一樣,永遠沒有達成目標的一天。資本主義的目的,是讓我們總想要贏過別人,讓我們按現有的軌道一直繼續走下去,直到一切都完美為止。然而,完美是不可能達到的狀態,不知何時你會忽然發現,你已經面臨極限,再也無法達到自己要求的標準。近年來罹患「身心耗竭症候群」的人那麼多,幾近泛濫,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按照社會體制的要求,我們應該有效率地運作,應該追求飛黃騰達,適應整體,配合大局。誰表現不佳,很快會被看作魯蛇,而且這種情形在中小學就已出現端倪。

 

p.328

 

  社群網路是「自我助推器」,我們是自我表演的世代。我們在社群網路上展示的,不是我們的自然本色,而是要讓別人看到的我們。大家都像在演戲般扮演自己,都將自我當作一個角色般自導自演。

 

  如此看來,在社群網路上,我們被幻想包圍,置身於經過誇張處理的世界中。這個世界的要求是我們無法滿足的,因為我們生就沒有一副像被Photoshop 處理過的完美臉孔,我們的生活不是由無止盡的精采片段組成的。總有一天,幻想與真實要碰頭。結果有可能會讓人非常失望。

 

p.349

 

  我們都是瑕疵品,因為我們生長的社會將我們形塑成如此。我們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很多我們認為來自自身的需求,其實完全是是先被給定的標準。是誰告訴我們,在媒體業就業,就必然會比當個木匠更快樂?我們被大量的事先給定的理想標準淹沒,其實這些都是公式化的理想與心願,問題就在於,公式化的生活能不能讓你感到幸福快樂。

 

  我們的社會是根據企業經濟的原則架構的,設定的人生目標是持續不斷的經濟成長,所以連帶地,消費也必須愈來愈多,否則社會的經濟就無法運作下去。問題也就在此。我們是為經濟而活的,社會上一切圍繞的中心是經濟而不是人。這一點弗洛姆早就知道了。

 

  我們將企管原則運用到個人生活裡,這是我們文化的一貫模式。從這上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體制脫離人性的程度有多嚴重。我們思考事情不是以常態而是以裡想狀態為出發點,總是在追求不論怎麼努力也達不到的完美境界。但這並非重點。成長才是我們的目標,想要不斷進步,明天必須比今天更好的感覺,已經成為目的本身。體制將我們教養成不滿足的人。我們的體制需要的不是滿足的人,更不是幸福快樂的人,它需要的是感覺內心空虛而必須拚命填補這份空虛的人。既然我們生活在消費社會裡,那麼我們就得藉由消費來稍微填補這份空虛,因為消費可以為我們帶來暫時的滿足感,它是一種短暫而必須一再重複的體驗,是我們嘗試彌補不快樂的做法。我們的不滿,正好成為無止盡成長發展的經濟體制的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