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對面的瘋子:解讀我們日常的瘋狂

作者:皮耶爾‧瑪里

Isbn:978-986-489-280-8

出版:漫遊者文化

 

---

 

內容簡介:

 

  瘋狂不是另一個世界,它無處不在──

  因為,每個人的對面都坐著一個瘋子。

 

  瘋狂不只出現在精神病院,或在街頭失控的人身上,

  每當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瘋狂就會隨之出現。

  從有時令人鬱悶的不安,到突如其來的驚慌及胡思亂想,

  從無聊、索求、嫉妒、質疑、罪惡感、厭食、自我封閉,

  到神經衰弱、恐懼、焦慮、變態、抑鬱、躁鬱、妄想、欲望,

  這些狀況的本質並無差異,不同的只是展現的程度。

 

  瘋狂並非只導致災殃,一如伊拉斯謨所強調的,

  有些美好的體驗也該歸功於瘋狂,狂喜即是其中之一。

 

  沒有人能倖免於瘋狂,關鍵就在於我們和他人的關係。

  甚至當我們獨自一人、自言自語時,我們依然處於一種與他人的關係之中。

  我們如何建立和他人之間的關係,決定我們瘋狂的形式。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瘋狂是一種常態。

  畢竟,每個人都看過這樣的人,或多少有過類似的經驗:

 

  【在這瘋狂與冷漠交織的年代,作者如何捕捉瘋狂?】

  本書作者皮耶爾.瑪里是專業精神分析師,更是說故事的高手。

  他將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行為當成實境秀來觀察,

  並援引文學與電影中的人物心理與行為,鏡照現實生活中的瘋狂,包括:

  《追憶逝水年華》、《背德者》、《包法利夫人》、《無病呻吟》、《去年在馬倫巴》、

  《危險關係》、《索多瑪一百二十天》、《英倫情人》、《青樓怨婦》、

  《羅丹的情人》、《感官世界》、《欲望城市》⋯⋯等。

 

  這些信手拈來的作品,為全書帶來濃厚的歐洲人文主義色彩,

  而瑪里的獨特書寫方式──將重心放在「展示」瘋狂,

  把近似的行為相互對比,剖析其中的異同及背後的心理變化,

  讓每個人都能熟識瘋狂,直面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瘋狂因子,

  並學會如何思考、看待瘋狂,進而設法應對瘋狂,例如:

 

  歇斯底里性厭食症純粹要求認可,因此患者不願進食。

  (紀德:「就我所知,世間最美之物是我的饑餓。」)

  強迫性厭食症:我很想吃,但是別人必須告訴我應該吃什麼。

  (卡夫卡提到的就是這一種:我禁食「是因為我找不到能取悅人的食物」。)

  恐懼症患者:我無法吃這個或那個,因為這些食物依附著不明的威脅。

  妄想症患者:我無法吃這個或喝那個,因為這樣就便宜了那些想謀害我性命的人。

  思覺失調症患:我無法吃東西,因為有聲音命令我不要吸收任何食物。

  憂鬱症患者:我無法吃東西,因為我已經死了,或是失去了五臟六腑。

 

  紀德在未出版的短篇〈野鴿〉中提及自己拒絕他人為他口交:

  「我制止了他的動作,我沒那麼汙下,

  而且厭惡被一個壞透了的傢伙毀掉這一夜將留給兩人的回憶。」

  這是歇斯底里性心理的微妙之處,和變態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對紀德而言,重要的是他將要為這場相遇保留的回憶,而不是相遇本身。

  因此相遇必須像一幅畫、一個影像那樣,別無其他。

 

  歇斯底里的誘惑行動、強迫症患者的為他人服務,或是恐懼症患者的迴避經驗,

  全都碰上兩個障礙:贏得其他人的認可,還有每個人對自身的看法只要稍微受到貶損,

  就能輕易消泯任何中肯的認可,讓當事者驟變成抑鬱症。

  得不到認可,以及對自己的負面想法的加深,都可以讓人捲入抑鬱症。

  這兩個因素的配合經常是遽變成抑鬱症的主因。

 

  透過這些例子,我們看見了他人的影子──

  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第一次看到把心理學和文學、電影、藝術作品結合在一起的書,從這個觀點來看挺有趣的。

但可惜在這本書大多給我蜻蜓點水的感覺,很多種瘋狂都寫一寫就帶過去了,並不深入,而且整本書的框架也不清晰。我看時會覺得,很多片段都很有趣,但當成整本書來看並不完整。

 


D*

---

 

p.16

 

  沒有人在瘋狂的勢力範圍之外。所有人都在劫難逃,即使是專職治療瘋狂的人都無法倖免,儘管他們總是一副學問淵博的模樣。眾所周知,「心理醫生」都有一點……這應證了巴斯卡的名言:「每個人都是瘋狂的,不瘋只是瘋狂的另一種表現。」

 

p.32

 

  一旦獲得認可,我們即刻就對對方失去了興趣。我們急著吸引他,以便受他注意,一旦得逞,又汲汲於征服另一個人。「然而我們一旦成為主宰,便無話可說,無所期待;激情之美不再,如果沒有新的對象喚醒我們的欲望,用迷人的魅力勾動我們的心,我們只得在這樣平靜的愛情中沉睡。」

  我們的期待獲得滿足後,對方就無法繼續持續留住我們的興趣,這樣的無奈也延伸到實質的物品。現有的商品難以令我們感到滿足,彷彿一旦得手,就凸顯了它們的不足,我們不得不轉而尋找新的目標。原本似乎合意的物品轉瞬間不再適用,彷彿又少了點什麼。我們輕率地企圖以新的物品來填補不足,一旦新東西到手,轉眼又陷入同樣的匱乏感;另一個廣告吹捧或別人穿戴的物品,會在這段時間之內抓住我們的注意力。

  物品的價值不是由物品本身或馬克思說的「使用價值」所決定,也不再由物品的單一市場價格──亦即物品的「交換價值」──決定。決定物品價值的,主要來自於廣告在某位名流之助下賦予它的社會功用。

  我們只有在和他人的關係中才存在,也因為這樣,就算我們在內心自言自語,我們也是在對另一個人說話,我們展現的也是可能吸引對方的那一面。

  因此,我們都是歇斯底里的,即使歇斯底里指的特別是這種傾向最嚴重的時候。

 

p.35

 

  因此我們可以自問,新自由主義之所以成為現今市場經濟的特色,是否正是我們有歇斯底里傾向的結果。目前由廣告策動的過度消費主義,為我們打開一個物品氾濫成災的世界的可能性。

  這樣的過度消費回應了我們的需求,即使它什麼問題也沒解決:永遠都會有新的商品要買,永遠都會有新的旅程等著我們出發。網路交友的發達也印證了我們的這種需求。就像買樂透或上賭場的人只是想確定自己的手氣不錯,未必真的是想贏錢,上網的目的主要是想確定其他網友可以隨時與自己對話,以便提供我們所期待的認可的大致模樣。

 

p.50

 

  為什麼不以慾望當作自己人生的依據呢?不過隨己所欲就代表不需別人認可,也就是放任自己在一條沒有嚮導的路上闖蕩,這樣做只會湧現一種不可能的感覺。我們生來如此,套句巴塔耶的話,按照自己的步伐走路,代表一場「在不可能之中跋涉」。

  當慾望甦醒,而我們相信自己承擔不起這個欲望,這種不可能的感覺就會顯現。於是,若不是無望,就是無聊。伏爾泰寫道:「人,生來就要活在憂慮的動盪中,或是無聊的麻木中。」

 

p.112

 

  因此蕭沆不斷複誦:有罪,有罪。他如此寫道:「幸好我們想辦法忘記自己是真的罪人。此外,我們只有在每天重溫這個謊言、重複這樣的遺忘時,才得以容忍人生。」

 

p.140

 

  恐懼症患者都相信,自己徹頭徹尾都必須聽憑這個絕對的力量處置。如果孩童輕易就深信父母親猜得出他們的想法,如果無數成年人都篤信他們的神看得見他們,是因為我們本能的需要參考一個「至高無上的力量」以生存:我存在並不是因為我思考,而是我認為某位神祇注意著我這個人。

  愈是深信別人在注意我,這種執念帶來的影響就愈大:焦慮。

  恐懼症尤其就是焦慮的經驗。

 

p.149-150

 

  我們的大難題是接受這個費解、啞默的真實。我們可以描述,卻無從解釋:Rem Viderunt, causam non viderunt縱使我們見得到事物,卻看不到原因(盧克萊修語)。這就是我們難以忍受的事。所有新興宗教的預言家或新興形上學的宗師輕而易舉就能找到信徒。一如尼采所說,假設的原因正是宗教信仰最早的跡象。

  恐懼症是我們無法接受真實而引發的,它讓我們相信某個想像出來的實體──上帝、神靈、大自然──可能在看顧著我們。然而,誰都不曾在某個僻靜角落遇過這樣的實體。當我們之中有人信誓旦旦曾經見過時,我們又要抱持懷疑。我們明知信仰的對象虛幻不實,卻還是相信,是因為我們無法不這麼做。總而言之,我們明知自己不解其故,卻什麼都不想知道。這個矛盾正顯現今天及古羅馬時代的恐懼症的悲哀之處。

 

p.176

 

  在權力強行頒布的國法之外(霍布思寫道:「法律,其合法性並非來自它的真實性,也不是它合乎正道,而是來自它源起的力量。」),尚有象徵性的空間,在那裡,沒有人必須取悅莫測之物,因為此物純屬虛構。任何代表莫測之物者憑藉的只是威嚴的功能,而非權力的位置。

 

p.179

 

  套用吉爾‧德勒茲的話,這是個「沒有他者的世界」。他寫道:「變態者,並非慾念很深的人,而是將慾望引進全然不同的另一種系統裡,讓它在這個系統中扮演內在界限、虛焦點或原點的角色,亦即虐待狂著名的漠然。變態患者並非因此就是一個會欲求的我,而是對他而言,對方也不是具有真實存在的覬覦對象。」變態無關慾望,而是殘酷。變態患者並不渴望折磨別人。對他而言,別人不具他者的尊嚴,只是垃圾罷了。

 

p.201

 

  齊克果寫道:「絕望之人,有絕望的緣由,我們相信了一時半刻,卻不會長久相信這個緣由,因為真正的絕望已然湧現,是絕望的真實面貌。不過對某樣事物絕望,事實上就是對自己絕望,而現在我們想要擺脫自我。」

 

p.202

 

  抑鬱症暴露出一種無以慰藉的孤獨:我們深深認為自己不夠格。這種絕對的孤獨開啟通往憂鬱和自殺的大門。

  佛洛伊德將憂鬱和哀悼兩兩對照,顯示出前者是哀悼的一種形式,只是哀悼的理由我們已不復記憶。在憂鬱症的狀況裡,我們哀悼對自身的看法,這個看法讓我們得以存在,我們卻從未擁有過。

  「我們感覺悲傷、憂慮,我們知道箇中原因。可是如果問憂鬱症患者何以如此,他會回答不知道,也無從解釋。就是在這種不知所以然的狀態中,形成了無盡的憂鬱。」

 

p.222

 

  若說我們在有求於人的狀況中會投人所好,那麼在欲求的情況裡,我們會聽從己見。

  慾望的實現、慾望的表現,與漠視別人的評論有關。

  因此我要再借用巴代伊的話:在不可能之中跋涉。

  我們全都或多或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夢境中偶然得見,但我們往往覺得自己不可能放手去追求。這麼做簡直和一頭栽進未知差不多。

  想描繪慾望主導下的經驗特徵,荷內‧夏爾說:「要如何活在世上,而不怕前路茫茫?」

  已知之物,是其他人的期望或至少是我們覺得其他人所期望的,而且我們覺得根據他人的期待來編排自己的人生省事多了。改變自己的欲望不是比改變世界的秩序更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