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跳舞的熊

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Isbn:978-986-96817-9-7

出版:衛城

 

---

 

內容簡介:

 

  ☆☆一部關於被解放的熊,以及轉型之國人們的生命故事☆☆

 

  自由使人疼痛,而且一直如此

 

  對熊來說,自由造成的衝擊如此強烈,不能讓牠們從籠子裡出來後,就直接進入森林。得給牠們幾天的時間適應。

  自由是新的挑戰。

  新的聲音。

  新的氣味。

  新的食物。

  自由是一場巨大的冒險。

  ——《跳舞的熊‧自由》

 

  「跳舞的熊」是吉普賽人延續數百年的傳統。馴熊師在小熊幾個月大時,就把熊從媽媽身邊帶走、釘上鼻環,並訓練小熊跳舞與各種把戲。接著,熊與馴熊師就成為生命共同體,吃、喝、生活、工作……無時無刻都一起度過。

 

  在保加利亞加入歐盟後,境內的吉普賽馴熊師和跳舞的熊不再合法。而這正是本書的起點:作者沙博爾夫斯基講述了歐盟最後的跳舞熊被解放的過程,以及牠們被安置到保護園區的種種情況。他認知到如一九八九年開始民主化的波蘭,也在經歷一場持續不斷的自由實驗;他以招車或租車的方式,在古巴、科索沃、烏克蘭、愛沙尼亞、塞爾維亞等「自由實驗室」縱橫,看見這些前共產世界國家的人們,在轉型之後,哪些部分獲得了解放,又在什麼地方感到迷惘與適應不良。

 

  沙博爾夫斯基是天生說故事的能手,他以熊的境況譬喻了人們的境況:自由不是一種不經學習就能運用自如的狀態,往往充滿了艱辛與挫折,而人們已經想好,要為自由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了嗎?

 

本書特色

 

  #擴張了報導文學的討論可能

  以歐盟境內最後的跳舞的熊,比擬從前共黨國家過度到自由民主體制之下的人們:自由看似是普世價值,但沒有人(熊)在未經學習之下,就知道如何行使這項自然權利。作者先以跳舞熊的傳統、解放熊的過程,以及熊在保育園區的真實狀況,發展出多個不同的章名,接著再以同樣的章名,書寫跨越多個區域、不同人們的生命故事。人的故事與熊的故事相互對照,巧妙交織、鋪排出從共產解體後到加入歐盟的前東歐國家樣態,以及人民多元的視角,時間軸線相對較長(書中的年分由2006年-2013年),而這居然可以在一本十萬多字的書裡自成宇宙,可見作者的筆力,以及整體架構與調度的功力。

 

  #在衝突與矛盾中看見臺灣

  每一個有轉型正義問題的社會都會有自己的關鍵字,這個關鍵字不只是正義的追求,更是人性價值的根本建立,透過《跳舞的熊》作者對東歐等前共產國家的梳理,以及與熊的故事對照,這些篇章不只是篇章,而是一個人性的提問。因此東歐諸國雖然對於臺灣來說是相對陌生的領域,但在這些提問中,反而從其傳統、文學以及近代與現代的歷史軌跡,看到與臺灣之間有如鏡相般的對照:新世界與舊世界的矛盾、族群與族群之間的矛盾,以及在轉型正義上面所遇到的諸多困難,而這些經驗正可以提供現在的臺灣思索,歷史對我們數代人的捆綁,以及鬆綁之後又該做何追求,最終我們應該要有我們自己的關鍵字。

 

 

這是一本相當真實,卻又在閱讀的時候帶給我魔幻感的書。

一部分的魔幻我認為來自於把跳舞熊和前共產國家人們的處境的對照(這本書的設計非常巧妙,第一部講熊,第二部講人,而且使用同樣的標題,如果單單只講熊或只講人,我覺得就不會有那麼豐富的效果),另一部分則來自於那些在體制轉型中的人們……我想也不限於轉型?人類在扭曲的體制中掙扎求生的樣子總是痛苦又迷惘,過去和現在都一樣。

 

p.s.我至今為止讀的波蘭作品都沒有不好看的!好想知道是巧合還是編輯特別會選書還是波蘭人才輩出???

 

 

D*

 

---

 

p.11-15

(作者前言)

 

  轉型之國是一道岩漿,它是從那座名叫「蘇聯及其衛星國」的火山中流出來的。不久之後,這座火山就爆發了,然後消失無蹤。岩漿裡的國家之前就存在了——畢竟,波蘭、塞爾維亞、匈牙利和捷克都是非常古老的國族。但自從二次大戰後,我們就被凍結在這裡,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在雅爾達達成的協議,把我們留在了暗黑力量的那一邊。

  在蘇聯的掌控下。

  第一批岩漿,是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當波蘭有了第一次(幾乎)自由的選舉時流出來的。

  然後柏林圍牆也倒了。這時,岩漿就開始盡情流淌。

  沒多久,蘇聯垮了,雅爾達協議建立起來的秩序也跟著垮了。

  我們成了自由的人。波蘭人、塞爾維亞人、匈牙利人,還有愛沙尼亞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保加利亞人、吉爾吉斯人、塔吉克人、哈薩克人。世界上有一大群人獲得自由,但他們並沒有準備好要迎接這自由。在極端的案例中——他們根本沒料到會獲得自由,也不想要自由。

  有一大群人必須解凍,並快速學會,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還有要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歸屬。簡言之——他們必須學會什麼是自由,以及如何運用這自由。

 

(中略)

 

  突然,保加利亞在二○○七年加入歐盟,跳舞的熊於是不合法了。奧地利的動保組織四掌基金會在索菲亞附近設立了一個特別的中心,他們把熊從馴熊師身邊帶走,把她們帶到位於貝利察的中心。皮鞭消失了,殘忍的對待消失了,鼻環也消失了。一個獨特的計畫開始了:他們要在這個中心,教導那些從來不知道自由為何物的動物,什麼是自由。一步一步,一點一滴,小心翼翼。

  貝利察的跳舞熊中心成了一個非比尋常的自由實驗室。這裡的熊學習自由的熊應該如何行動,如何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如何冬眠,如何交配,如何找食物。

  當我從喀拉什米爾口中聽到這個故事,我想著:我自己也住在一個類似的實驗室。自從一九八九年波蘭開始民主化,我們的生活也是一場持續不斷的自由實驗。我們不停在學習,什麼是自由,要如何運用它,還有要為它付出什麼代價。我們也必須學習,自由的人是怎麼為自己、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未來打算。怎麼吃東西、怎麼睡覺、怎麼做愛──因為在社會主義時期,國家會窺看人們的盤子,以及人們的床。

 

  就像貝利察的熊一樣,面對自由,我們有時候應付得還不賴,有時候比較糟。有時候它會讓我們滿意,有時候──則會激起我們的抗拒。有時候,甚至是攻擊性。

 

(中略)

 

  而我也得知,每頭退休的跳舞熊都會經歷到自由開始讓牠們疼痛的時刻。這時候牠會怎麼做?牠會用兩條後腿站起來,然後開始⋯⋯跳舞。牠在重複那中心的員工不計一切代價想移除行為。牠在重複奴隸的習性。牠在呼喚馴熊師,要牠回來,再一次為牠的生命負責。「就讓他打吧,就讓他虐待我,但是讓他把這可惡的、得為自己生命負責的擔子拿走。」熊似乎在透過牠的舞蹈這麼說著。

  再一次,我想著:這個故事似乎是關於熊,但也是關於我們。

 

(中略)

 

  當我在為了你們手上的這本書蒐集資料時,我以為,這會是一本關於東歐和中歐的書,關於我們如何費盡艱辛脫離共產主義。但於此同時,有著一頭亂髮和瘋狂眼神的人也開始出現在那些從來不知道共產主義為何物的國家。事實是,對改變中世界的恐懼,想要有人來為我們的生命負責(即使是一點點也好),想要有人對我們承諾日子會像從前(也就是比現在好)的渴望──是寰宇皆準的。不只在轉型之國的我們,半個西方世界也在和有著一頭亂髮,除了空頭支票什麼也給不出來的人調情。只是,這些人把承諾包在沙沙作響的包裝紙中,還假裝那是糖果。

  為了得到這些糖果,人們用兩條後腿站起來,開始跳舞。

  自由令人疼痛。而且一直如此。我們準備好要為它付出跳舞的熊更多的代價了嗎?

 

p.92

 

  「我們總是在麻醉中進行這件事。熊對金屬環被拿下來,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有些熊好幾天都彷彿覺得不是自己,會一直用手去摸鼻子,覺得迷失。薇拉的情況就是如此。」

  有好多天,薇拉都會用手去摸鼻子,尋找「哈卡」。雖然金屬環一輩子都給牠帶來痛苦,但沒有它,薇拉不知道要怎麼活。彷彿牠已經習慣當一個奴隸,現在,突來的自由反而讓牠覺得是威脅。比起疼痛,牠更害怕自由。

 

p.291

 

  「邁麥德怎麼看待在科索沃的塞爾維亞人?」

  「他懂得把罪犯和普通人分開。戰爭不是兩個民族之間的事,而是兩個民族的罪犯之間的事。他明白這一點。科索沃宣布獨立後,他看到我不太開心,就對我說:『塔蒂安娜,我們只是棋盤上的旗子,下棋的是美國人和俄羅斯人。剛好妳是黑子,我是白子,如此而已。』」

 

p.343

(摘自本書譯者林蔚昀──那些熊教我們的事)

 

  或許,這是一條可行的路?當我們開始看見、瞭解、訴說我們的故事,而不是藉由別人的口來訴說我們的故事(是的,不管別人的故事多麼能引起我們的共鳴,那畢竟是別人的故事,《跳舞的熊》也有其地理/政治/文化背景造成的局限,不能和臺灣無縫接軌),我們就走在邁向自由的第一步。這自由不只是上網、擁有言論自由、不用申請任何人的批准就出國的自由;也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社會/國家的自由,並為這選擇負起責任、不盲目崇拜任何國內外政治人物和政治神話的自由。

  這自由不只會撫慰我們,也會令我們焦慮、痛苦、不安。即使是這樣,我們依然渴望,甚至必須渴望。就像民主一樣,它不是會來照顧我們的東西,而是我們必須去照顧的東西。並不是自由民主了,我們就會過得幸福快樂,但若沒有自由民主,我們會離幸福快樂非常遙遠,而且愈來愈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