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重返查令十字路84號(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

作者:海蓮.漢芙

ISBN:9789571093796

出版:尖端

 

───

 

內容簡介:

 

  「你們若恰好經過查令十字路84號,

  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它良多……」

 

  1949年紐約的窮作家海蓮,偶然看見一則倫敦古書店的廣告,

  該書店專營絕版書,為了閱讀幾本遍尋不著的古書,海蓮開始寫信給對方。

  而這一寫,就寫了二十年。

 

  海蓮與書商法蘭克開始長達二十年的魚雁往返,

  他們在信中討論書、歷史、文學、文化……並建立起溫暖的情誼,

  直到這廿載書緣因法蘭克1969年的驟逝戛然而止,他們始終未曾謀面。

 

  1970年書信被彙整出版,書名以書店地址命名為《查令十字路84號》,

  在多年後被譽為「愛書人的聖經」,不斷演繹流傳。

 

  ▎魂牽夢縈的英國之旅,重返愛書人聖地「查令十字路84號」!

  ▎書癡共同的記憶與嚮往 × 歷久彌新的故人情誼 × 英國文學中的英國!

 

  「我一生都在期盼來倫敦看看,

  我在查令十字路84號下車,來到昔日的『馬克斯與柯恩書店』。

 

  我心中想著一個人,我和他通了這麼多年的信,

  如今,我來到了這裡,但他卻已不在……」

 

  1970年《查令十字路84號》的出版激起讀者的共鳴與迴響,

  也使海蓮.漢芙一舉成名,終於在隔年得以踏上前往英國的圓夢之旅,

  並以她慣有的風趣口吻,忠實地記錄下這為期40天、魂牽夢縈的倫敦旅程。

 

  她終於拜訪心心念念的倫敦文學地標如倫敦塔、聖保羅大教堂、克拉里奇酒店、

  牛津大學、狄更斯筆下的舊倫敦巷弄、莎士比亞的環球劇場舊址與其最愛的酒吧……

  當然,她也終於走進了查令十字路84號,這個她多年投遞對英國與文學的情書的所在。

 

  儘管書店已易手、橡木的書櫃已倒下,而法蘭克也已辭世;

  她仍在空蕩蕩的空間裡,建構出二十年來記憶裡(想像中)的景象──

  「如何,法蘭克?我終於來到這裡了。」她在心中向多年的摯友道別。

 

  《重返查令十字路84號》延續傳奇的廿載書緣、溫暖的人情,

  以及對英國文學與歷史的熱愛,同時也承載著對昔日知音的追念。

 

 

還記得我十多年前讀《查令十字路84號》,胸口盈滿了逗趣和溫暖,雖然這兩人素未謀面,但當你閱讀海蓮與法蘭克的書信往返,可以在每一個字句中感受到友誼和分享文學的喜悅。

 

《重返查令十字路84號》這本續作我也很推!一翻開書頁,我就和多年前一樣,被作者機敏幽默的文字逗得哈哈大笑。不得不提,作者真是個吐槽狂人,她會吐槽任何所見所聞的事物(包括她自己),卻不會讓人感到冒犯,要能那樣吐槽,沒有豐富的生活觀察力是辦不到的, 透著三分自信四分機智還有三分無拘無束的橫衝直撞,啊,完全就是我喜歡的風格XDDD

這本書也很適合當作文學人的另類旅遊導覽,包含觀光客必去的莎士比亞故居以及英國人熱愛的狄更斯各項景點,為旅行者推薦許多有趣的私房景點。

 

如果要看這本書,請務必一定先讀《查令十字路84號》,當然兩本都讀會歡樂加倍~

 

 

D*

 

───

 

p.43

 

  我慢慢地沿著街道行走,凝望著對街的房屋。我走到街角,來到一個名叫貝德福德廣場的陰暗小公園。在公園的三側,有更多排整齊的狹長磚屋,這些房子比我之前看到的更加美麗,也更被悉心照顧著。我在公園的長椅坐下,看著這些房屋。我的心在震盪。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如此快樂過。

  我這一生都在期盼來倫敦看看。我曾經為了看看有著這樣房屋的街道而去看英國電影。我在黑暗的戲院裡盯著螢幕,我多麼想沿著這樣的街道散步啊……這股慾望如同飢餓一般咬嚙著我。有時候在家裡一邊閱讀著赫茲利特或是李‧杭特隨便一段有關倫敦的描述時,我會突然放下書本,被一股排山倒海的渴望所席捲,彷如思鄉之情。我想見一眼倫敦的心情,就像老人在臨終前想再見一眼老家的心情。

 

p.46

 

  我從「查令十字路84號」買書已經二十年,我在那裡結交了素未謀面的朋友們。我在「馬克思與柯恩書店」買的書大部分其實應該都可以在紐約買到,多年來,我的朋友都建議我「試試看歐瑪莉書店」、「試試看道勃跟派恩書店」……但我從來沒有照他們的建議試過。我想要跟倫敦保持關係,而我也辦到了。

  查令十字路是條狹窄、吵雜的街道,交通擁擠,滿街盡是二手書店。書店前的開放攤位堆著許多舊書和雜誌,在朦朧的雨中,隨處可見人們正安靜地在攤位翻閱著書。

  我們在84號下車。德意屈出版社的人已經將空曠的櫥窗擺滿了我的書。而在櫥窗之後的書店內部,看起來既空蕩又晦暗。卡門到隔壁的普爾書店拿了鑰匙,開門讓我們進入昔日的「馬克思與柯恩書店」。

  兩間大房間的裝潢都已經被拆除了。就連厚重的橡木書架都從牆上被拆下,滿是灰塵地被棄置在地上。我爬上樓,到了另一層充滿空蕩蕩、陰森森房間的樓層。原先在窗戶上拚出「馬克思與柯恩書店」的字樣也已經從窗戶上被扯下,有些仍躺在窗檯上,白色的油漆片片地碎裂、剝落。

  我走下樓,心中想著一個人,我曾經與他通了這麼多年的信。樓梯下到一半時,我將手放在橡木扶手上,默默地在心裡對他說:「如何,小法蘭克?我終於來到這裡了。」

 

p.118

 

  每個我認識、去過史特拉福的人都警告我說,那是個觀光商業陷阱,所以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一駛入小鎮,我看到的第一樣東西就是一面巨大的廣告看板,上頭寫著:「茱蒂絲‧莎士比亞的溫培漢堡吧!」上校憤怒到臉色發紫。但這也沒有什麼。人們還是會去找莎士比亞的房子,付入場費進去參觀--只為了抓著那巨大的扶手,走上樓梯;只為了走進臥房裡,撫摸那牆壁……接著回到樓下,站在那個曾經伴著莎士比亞長大、他日復一日走進走出的廚房裡--光是這麼做就足以讓每位母語是英語的人,幸福到連骨頭都完全融化。

 

p.152

 

  這裡的每個人都可以告訴你一些關於菲利普的軼聞趣事,他們對於他如此不矯揉造作的個性感到十分驕傲。人們把皇室成員當作親戚的這一點相當有趣,他們談起皇室的口吻有點類似「我的表姊伊莉莎白跟她老公還有他們的孩子啊」的感覺。這裡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自由地批判他們,親戚們的用途不就是這樣嗎?

 

p.190

 

  我真討厭自己,居然忘了問他的名字。人們不應該遛躂進你的人生,並在十秒後又溜出去,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就像狄更斯曾經表示的:「我們都一起在前往墳墓的路上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