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獨裁者的廚師

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

譯者:葉祉君

ISBN:9789860625301

出版:衛城

 

___

 

內容簡介:

 

飢餓是不服從的懲罰,飢餓能維持秩序。

食物,即權力。沒飯吃的恐懼,就是餵養獨裁者的佳餚。

 

  跟著廚師的真實人生,走進獨裁者的世界

  天生說書人、《跳舞的熊》作者 沙博爾夫斯基 令人食指大動卻不寒而慄的報導之作

 

  費時四年.橫跨四大洲.挖掘五位獨裁者與私廚的真實故事

  透過廚房的門,看見二十世紀獨裁歷史的縮影

 

  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屠殺庫德人後能否安穩吃飯?烏干達惡魔總統阿敏真的會吃人肉嗎?波布如何一邊大啖木瓜沙拉,一邊用飢餓控制柬埔寨?阿爾巴尼亞革命家霍查,革命革到廚師頭上,還要如何繼續幫他煮飯?卡斯楚把美國逼到核戰邊緣,卻喝著可口可樂發起共產古巴的飲食新革命?

 

  獨裁者吃什麼?飲食是否反映獨裁者的為人?更重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會去餵養獨裁者?當飲食與權力相結合,飽餐一頓是否能改變歷史與個人的命運?

 

  如果獨裁者最愛的滋味,廚師最知道,那有沒有可能,這些掌廚人不只是餵養獨裁者,還窺見了獨裁掌控人心的祕密?

 

  為了回答這些疑問,最會說故事的波蘭作家沙博爾夫斯基,耗費四年走訪五位獨裁者身邊的御廚。他用最私密的視角,幽默且犀利的報導文學筆法,從「伴君如伴虎」的廚師們身上,挖掘出獨裁者們最令人食指大動(或最令人反胃),也最不寒而慄的真實故事。

 

 

之前我就有看過作者的「跳舞的熊」,這次覺得作者更會說故事了耶,他選擇了特別的切入點「廚師」,映照出獨裁者更人性、更私人的一面。

 

Ps.看這本書的過程中,儘管有著獨裁者的陰影(或者明晃晃的死亡恐懼)壟罩,但一個又一個的食譜依舊讓我好-餓-啊──我邊看書肚子邊咕咕叫,真希望有人能辦個讀書會在會場上放上所有書中提到的菜,我願意付大錢參加XD

儘管是我這樣對活著大感無趣的人,依舊被生理慾望給征服。我不知道該怎麼用文字說明這感覺,活著,活下去的動力這種東西,實在是複雜曲折。

 

 

D*

 

___

 

p.58

 

  在蘇聯,就連廚師也表現得像超級大國的廚師一樣。我們在一間巨大的廚房裡備膳,裡頭用的是瓦斯爐,而他們每隔一會兒就會挪一下我們的鍋子。這當然是不必要的舉動,廚房裡的空間足夠所有人使用,但他們就是這樣。他們的國家在政治上不斷排除異己,而他們則是在廚房裡排除異己。他們會移動鍋子來佔位子,也佔掉了本來要給我們用的爐火。

  當然,每當他們這樣幹,我就會過去把我的鍋子移回原位,不過隔一會兒,又會有俄羅斯廚師再度把他們的鍋子移上我們的爐口,嘴裡還念念有詞。那想必是在罵我們,我不知道,我不懂俄語。

  這樣的遊戲持續了幾個小時。

  當時我心想,戰爭就是這樣爆發的。每個人都想要他的鍋子離火近一點。

 

p.85

 

  在我出生的盧歐部落裡,吃的食物跟「姆宗谷」(也就是白種人)挺像。蔬菜或肉是基本。姆宗谷吃馬鈴薯,我們則是木薯、大麥米或白米。只不過對姆宗谷來說,光是一小塊肉配上點大麥飯或木薯還不夠,蔬菜得要鋪上烤起司,肉也要先用葡萄酒燜過。姆宗谷的飲食,是屬於想要展現自己擁有權力的人所吃的飲食。我在為兩任總統煮飯的期間學到,食物就是權力。如果你有食物,就會有女人,就會有錢,就會受人景仰。你可以隨心所欲。

  我們的食物是屬於知道飢餓為何物的人所吃的食物,沒辦法透過食物向誰證明什麼。人之所以要吃飯,就只是為了能有力氣繼續工作。

 

p.183-184

 

  約凡在電話簿中找到了父親卷宗裡看到的姓名,他打電話過去,跟對方約見面。

  在我們的魚吃到只剩骨頭的時候,他回憶道:「那感覺真的很糟。我當年在吃青蛙的時候,他們卻是大富大貴、大魚大肉。不過我還是咬緊牙,去找他們交談。如果他們同意,我們就一起碰面喝喝拉基亞。幾杯黃湯下肚,他們便開始說起殺人的經過。他們拿這種事來開玩笑。有好幾次我都想站起來大叫,不過我得克制自己。我想找到父親的墳墓,大叫無濟於事。所以我跟他們一起喝酒,聽他們說話,試著把一切都記在腦中。」

  幾年後,約凡總算找到科索‧普拉庫的處決書。

  「那上頭有四個簽名。第一個是驗屍官的,不過他是在未出席的情況下簽立死亡證明,所以問他沒有意義。另外三個簽名的都是特務,其中兩人已經不在,但最後一人還在世,而且就是朝我父親後腦開槍的那位。」

  約凡花了幾個禮拜的時間做心理準備,才打出那通電話。

  他先是開車到那名特務的公寓樓下,透過車窗看著那名枯朽的老者,每天穿著灰色西裝去社區內的咖啡店。最後他終於拿起電話。他已經有心理準備,對方會叫他下地獄,但奇怪的是,這人竟同意與他見面。

  約凡提早抵達約定的地點。由於緊張,他抽掉了半包菸。而穿灰西裝的老人卻是頗為冷靜。

  「所有不相干的話題,像政治或運動等,能聊的我們都聊了,最後才進入正題。我問他:『您在哪裡殺了我父親?我想找到他的遺骸,將他安葬。』」

  老人很客氣,說自己當然記得工程師普拉庫這個人,卻不記得在哪裡槍決他。「我們做事的地方有好幾處。」約凡試著追問細節,但老人只能兩手一攤。談話到了尾聲,老人似乎想讓約凡高興點,於是補上一句:「約凡先生,我們所有人都是這可怕體系的受害者。」

  「在那一瞬間,那是唯一的一次。我動了想賞他耳光的念頭。」約凡說:「他?受害者?他媽的他算哪門子的受害者?我覺得自己好像被打了一巴掌。」

  「接著呢?」我追問。

  「沒什麼,那股情緒只持續了一會兒。我不想對任何人報復,我只想找到父親的墳墓。」

  因此,約凡握了那個男人的手,那個從後腦射殺他父親的男人,然後繼續他的追尋。

  時至今日,他依舊沒找到父親遇害的地方。

 

 

p.276

 

  皮克當時有個重要的發現--紅色高棉將飢餓當作政治工具。

  飢餓是作為不服從的懲罰。

  飢餓是作為出身不好的懲罰。

  飢餓是作為疾病的懲罰,是對革命事業無用的懲罰。

  飢餓能維持秩序。

 

p.286

 

  沒嚐過烤老鼠的人,就不知道生活是什麼滋味。這沒什麼可怕的。只要逼自己吞下去就好……

 

p.312(作者後記)

 

  我認同人們有權按自己多年來的記憶(又或者是有意識的選擇)來講述自己的生平。當然,如果我知道哪個地方有所出入,便會深入探究。但如果主角告訴我,他在接受我的訪問的當下所說的內容屬實,那麼我便會將那看作事實。

  我透過幾個方式查證所獲得的資料。首先當然是透過書籍,然後我會請對書中獨裁者有所認識,又或者是熟知他們政權運作方式的人來閱讀此書,最後再向熟稔書中各國的專家諮商。相關人士都以清單方式列載書末。

 

  我花了許多時間查證書中提到的事件與場景,然而當中有許多地方(比如廚師與獨裁者的交談內容及當時他們使用的字眼)都無法找到人背書。我們必須像在與他們見面,吃他們為我們所做的飯菜時那樣,相信這些廚師。再說,他們希望自己被世人記得的是怎樣的面貌,我們其實又有什麼理由不加以尊重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