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灣詩選
編者:林達陽
出版社:二魚文化
**
路上的行人
林宇軒
我們村子到城裡讀書的師範生都失蹤了
──劉克襄〈革命青年〉
還有多少時間?我不禁要問
路上的行人左支右絀,究竟誰
有足夠的夜晚,胸襟,誰有一顆心
在暗處點燈?新生垂垂
草木森嚴而大安,我不禁
要問這些口徑一致的說法
與槍法,如何面對神而撇頭
問他們如何瞄準良知,問他們
如何索求,動手,如何生存
更好的日子從沒有人過問
從來沒有。沒有人不帶一點傷口
而活得安穩──沒流過血的人
能算活著嗎?當守夜者不回答我
只看清明的雨,看回不去的從前從前
路上有手指遙遙伸出,正對著大同
和小紅帽,姿勢像是道別
明明黑夜已經失守
黎明卻還在門口脫靴
自時間裡回神,看一頭雙載的鐵馬
兩個未來的學者沒有更多辦法
到底,該如何在心的暗房
練習遺忘而同時記得──
想像誰被鬆綁,恨著火光
想像誰歌詠或不歌詠,在街頭
──在歷史的獵場
槍響過了很久,很久
路上的行人依舊匆忙
*
不群
嚴忠政
「鳥是什麼時候
開始飛的」
不是山崖林木探試我
是眼睛,眼睛想看自己
斷然無阻
一個人開始於窮鄉僻野
在那裡,水面不會讓陽光受傷
太舊的鬼
已經讓人不害怕
自己的影子自己點亮
沒有人是風的總和
想用肥皂來洗一朵烏雲
但洗手,可能更實際
更實際的是離開一些什麼
有人經過我
我沒有
讓他成為我們
*
5G
喵球
夜晚將盡之時
我看見枯樹
生出全新的天空
也知道不久
這漫長的白晝
又要被枯樹收走
迎面而來的人
布滿難以意識的裂痕
我也不是看見的
我聽見吹來的風
混著拔高的聲音
身體裡裝的
全是他不想要的東西
憤怒的孩子
摔打他最愛的那些玩具
我正是他傷痛的開始
也是他試著反擊的第一對象
而他會知道
這沒有用
這不會讓情況變好
這些人生得高大
多半是對某些事無動於衷
我們用上整個世代
來學習溫柔
學習如何描述傷痛
只要有人嘗試
我們就要一擁而上
讓他感到人的溫暖
他的手是象徵
他的心是隱喻
他的身體是妥妥的意象
每個部分
都出現了能懂的人
*
更燦爛平凡的日子
楊智傑
⠀
正穿過小行星帶的項圈:天文學家
逝去的老狗的波長
藍鯨與報廢潛艇的低語
海灣一陣閃光
我在漆黑中抬頭
什麼人
忘了關掉我們身子裡的燈
將軍肩上
透明的貓兒,撲向與前生一模一樣的火槍隊
(最初的哀歌
最後的無形資產)
詩歌將漫過你我間毀壞的事物直達天空
*
秋日懷遠
凌性傑
陽光地帶,憂鬱生長
草地延伸,與虛無接壤
告訴自己
再努力一點
再堅強一點
你會不會放棄絕望?
會不會把問號變成句號?
我坐在無人交談的捷運車廂
戴上降噪耳機
彷彿看見土撥鼠在微笑
狐狸在麥田裡奔跑
下次見面我想告訴你
想念的形狀,就像
一群狐獴排隊站好
*
七月
廖人
車輪輾過芒果心
紫荊花開
紫荊花落
一日召妓,一日彈琴
紫荊花開
七月正午
依然沒什麼好說的
在熱烈的柏油路上
暴露犯罪和庸俗
的種種餘裕
紫荊花落
不停流汗
觀察他人器官
紫荊花開
荒田有雨
滋潤七月
美麗的野心
又在人裡移動
不停分心。
想摸他人的脖子,或眼淚
想學會慈悲
或殘忍
的其一
*
在物品當中
熊佳慕
每件物品作為它們本身完全稱職
杯子盛水,鑰匙開鎖,書架排列知識
電燈製造亮光,但也製造陰影
它們無意識地維繫我的起居作息
床枕乘載我的孤獨,鐘錶校準我的日常
衣架掛著我暫時脫卸的角色
手機讓我登入世界,相機讓我截獲視野
我需要與這些物品共存
但它們不需要我,它們不需要被看見
被慾望、被擁有、被觸摸
鏡子誠實一如鏡子
即使我不在鏡子前認領自己
紙張輕盈一如紙張
無論我寫下的東西有多沉重
許多物品從我手中一無所獲
常常尚未損壞,就先被我遺棄
尚未遺失,就先被我遺忘
雨傘不會在失物招領處等我帶它回家
鞋子不會記得我們同步而行的路途
在墨鏡的不見證下,我不存在似的存在著
我與物品相處融恰,各自造化
它們可能存在人間比我持久堅固
無疑我是更不可靠的那一個
鬼魂般在物品的無情世界裡晃蕩
為未來排練自己的死亡
*
裂痕
──選自組詩〈我和Z〉
零雨
我們一起塑造的這個花瓶
出現了一個細小的裂痕
來訪的客人
在玄關脫鞋時
就會說,這個花瓶,可惜了
進入室內,坐在藤椅上
他們就開始,說起我們的少年時代
滋潤地喝起茶
好像,所有的少年是沒有裂痕的
經得住這樣談笑,這樣一再建造
我們把花瓶,重新打扮
拿一些較長的花枝,把它遮掩
或是用清淡的花色
與它犄角相對
大概是你,說起:
「記得當年,我們遇到這花瓶的時候──」
不要再提了,我在心裡回答:
我只想再插上花枝
每天換上新鮮的
或是去市場買來
或是從我們的小花園擷取
只能這樣了
*
微塵
楊牧
1
這時正有一些舊日的星在意識中
流失,朝向陌生方位
或最暗澹的大氣層飛去,而我
勉強抗拒著四面襲來,累積的黑
警覺孤獨成形
2
或者就憑無知懵懂之名
將過去和未來都饒恕,看我
端坐幻化的菩提樹下把你的
心事一并劃歸屬我有,暫且以羅漢的眼睛
望穿夢與醒
3
但我寧可消失遂絕滅於泡影,你說
如感性的文字不再依恃隱喻
提示未來之多義,寧可像
晚夏的薔薇在稀薄的暖風中
不象徵什麼地對著一隻蜂
4
這樣遠遠地囑咐,不斷叮嚀
推算一條前路,為彼此,肯定
手勢無誤,生死實證
不是傳統邏輯統攝的玄學論述。有人
在固定的韻類裡告別
晚霞照他神色猶豫,始終
就是一種自責永遠放不開的步子
注定將複沓於對方的夢
與醒。有人以迴旋之姿穿過
大片蘆葦,光影的淵藪
美的極致漸漸蛻除身體程式
完成它單一的靈魂
5
或許從來不以離開為託辭
反宛轉留下。猶豫的渡頭──
忽然就在岸這一邊看到對方倒影
於翻縐的水裡強烈震顫搖著
或許,早已經發生過了
一心化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