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作者:黃克先

出版:春山/時報文化

ISBN9786269500369

 

___

 

內容簡介:

 

找到掩蓋在表象下的底層秩序,看見無家者間豐而危殆的互助網絡

 

臺灣無家者現場的都市民族誌

 

  一九二至三年代,一群芝加哥大學社會學者抱持著「把褲子弄髒」的實作精神,深入城市中被認為失序的地域進行參與觀察,發現舊有社群雖逐漸凋敝,但新的連帶卻不斷形成,各鄰里基於不同族裔、職業或社交次文化,發展出大都會的多元樣貌。

 

  這種「在表面失序的邊緣人群中,發現不為主流所知的生活世界」 ,後來一直存在於社會學的傳統中。過去被認為如動物般活著的邊緣者,他們在內部擁有自成一格的次文化及社會秩序,互動也展現了特定規範與價值;而在種種「偏差」、「失序」行為的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人們所共有的愛、渴望、尊嚴、互助精神及意志。

 

  基於這樣的學科訓練,讓作者黃克先認為在無家者孤離的表象下存在著真實的生活連結;他們棲宿之地看似髒亂,卻是這個綿密且立體的社會世界運行的空間。

 

  本書以在艋舺公園從事的民族誌為素材、從連帶分析的角度切入,呈現無家者在工作、休閒、親密關係、社交上,如何運用豐富且多樣的連帶,滿足精神與物質上的需求。但是,因為不確定性高的露宿環境、不穩定的經濟生活、社會汙名及歧視、制度性支持的缺乏,使得無家者之間這些豐富的連帶較一般人更顯脆弱。同時,圍繞著他們的幫助網絡,包括宗教、國家與「善心人士」,雖然提供物資與服務以供急難所需,但在互動中也傷害他們的尊嚴並扭轉其自我認同。最終,不穩定且帶著貶義的連帶,連同窘迫的物質生活與絕望的存在感受,讓無家者的生活更形危殆。

 

  本書呈現無家者的生命歷程與社會生活實況,更交織了一位研究者的反身性思考,除了描繪無家者的社會世界,也點出善意提供協助的一方應有的反思,同時試圖提出面對臺灣無家可居問題的政策建議與行動方案。

 

 

整本書看下來我最喜歡的是【附錄二】研究方法與限制,我從沒看過有人把自己田野的方式寫得那麼詳細(我記得《走出貧窮:250個底層家庭日記揭示的解答與希望》那本也寫得滿細,但這本從怎麼做、做多久、為什麼決定這樣做、未盡之處都有寫,我本來對書籍的部分內容感到有些缺少,但發現作者早已理解但敘明係因仍為無法觸及的部分,有「原來是這樣啊」的感受。)

 

另,作者把無家者分為三類:𨑨迌人、做事人、艱苦人。

雖然可以理解為了論述但發展理論有其需求,但把形形色色的人物直接塞入三個類別,這部分我有點疑惑。

 

(因為看得是電子書沒有標頁碼,就標章節喔)

 

 

D*

 

 

___

 

摘自 【導論】走近╱進看不見的世界

 

  所謂的貧窮問題,不單純是因為物質匱乏,而是被公權力認定為社會關係的匱乏,這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皆是如此。

 

*

 

摘自 第一章:無家者的勞動:喧囂的工作樂園

 

  無家者努力工作後對於工作的反思及採取的相應行動,也值得深陷於自我剝削,為組織或公司賣命的勞動者參考。眼下努力工作,所換得的是什麼,又失去了什麼?究竟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

 

摘自 第二章:如何走向無家:與原(生)家庭的距離

 

  這些無家者的境遇其實是臺灣未竟的經濟奇蹟衰退中的底層寫照。他們多數於臺灣經濟起飛乃至於蓬勃成長的一九八年代前後長大成人,多半經歷離鄉進城的過程,特別是來到當時最具吸引力的北部地區。不少人喜歡回憶那段月入斗金、出入娛樂場所豪爽發小費的日子,經歷或目睹了只要認真靠自己打拼就能賺大錢的時光,也始終嚮往著周遭白手起家做老闆的成功案例,相信自由多福的個人主義式努力,終將帶來比較自由而不受他人控制的老闆生活。然而,臺灣整個大環境走向後工業化,「黑手變頭家」的社會流動空間已被壓縮。過去經濟上的產業轉型導致他們失業的可能性大增,但透過島內遷移能使這些邊緣的失業勞工相對容易地再就業。但到了九○年代後,由於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製造業大舉外移,新生的工作機會並非缺乏相關學經歷的無家者所能進入,而且也脫離了可支持的故鄉親族網絡,最終讓他們陷入無法擁有足夠金錢在城市中成家的窘境。

 

*

 

摘自 插曲:有生命的連帶

 

  阿賴告訴我:「你是來這裡體驗,要改善社會;他也是來這裡體驗,為了改善自己。」

 

*

 

摘自 第六章:與社福體制相遇:主流價值的鞏固

 

  在他們(注:此處指社工)的言談之中,雖然常開口閉口就抱怨其他單位的不作為或推託卸責,但我也曾親眼見到他們為了將某位精神障礙者移至康復之家,與對方好說歹說的耐心對話;有人驕傲提及之前處理過的流落街頭的遊童,如今順利考取國立大學;或是前一天突然臥軌去世的個案出現在夢中的交代。在忙碌的一天結束時,其中一位社工跟我娓娓道來今日的工作,稱「跟遊民學到了人生……不把錢當一回事」。眼見一位位無家者的人生起落,生命狀態時好時壞,也稱不能急於一時,陷入過度濫情或全然無感的兩極,「不是想一下子拉得很高,不行了整個掉下來。而是,在他願意動的程度,拉一點拉一點,他一定會再掉下來,只是希望幅度愈來愈小。」聊到無佳者各種際遇起落及別出心裁的生活方式,壯壯喜歡以古代大儒的話為自己的遊民工作哲學作注:「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

 

  我在公園接觸到有無家者反映,「我是出來工作,你問東問西問戶籍,要給我錢坐車回家,到底是幹什麼?」指出社會局的返家服務根本就妨礙他們生計。而許多無家者之所以離家,正是因他們的「家」是駭人且傷人的,裡面充滿比街頭威脅還可怕的肢體或言語暴力、虐待,之所以流浪正是想要逃離家或家人。

 

(中略)

 

  社會局如此積極鼓勵無家者返家,不但讓無家者覺得不符合他們的真實需求,更使得一些人認為接觸社會局就會使家人循線找到他們,因而不敢接受社工提供的其他服務。社工這種「回歸家庭」的處理方式,反映了臺灣的社福體制及遊民政策一直帶著一種家庭主義的色彩,政府希望仍由家庭而非公部門來協助弱勢的生活,如此一方面維持傳統家庭制度,另一方面也減少政府開支。

 

*

 

  無家者也明白有不少福利服務或津貼,是在遊民願意配合就業的前提下才能申請,這種遊民福利的設定,事實上也反映著了亞洲這些發展型國家的另一特色:即生產主義,使社會政策服膺經濟發展,驅使廉價勞動力為資本力量所用。

 

*

 

  從現代社福體制的發展歷史來看,國家一方面因應資本主義廉價勞動力的需求及修補它造就的社會問題,二方面則是維持社會穩定的社會控制需求,逐漸構築起龐大且複雜的社會救助體系,提供資源及服務給貧者。從一線工作者與無家者的接觸的過程可看出,前者收編後者而形成一種鞏固主流價值的連帶,運作起來是再強化了如傳統家庭制度之維繫、自立工作之強調、維持都市空間美學等價值。相較於宗教團體,社福體制人員在互動中並不以模塑主體惟主要目標,而是在尊重公民自主選擇的前提下,提供無家者生存所需的資源。華人政府喜歡樹立「文明樣板」、「好人好事代表」、「模範生」以供人民效仿,以此作為治理的重要手段;無家者的情況則恰恰相反,政府與他們建立連帶是因為無家者是社會的負面樣板,提供福利資源給他們,除了把他們拉回主流社會外,也再度確證社會主流價值。

 

 

*

 

摘自 【附錄一】政策建議與行動方案

 

  最後,我想引用英國二十世紀前期著名社會評論家陶尼的話作結:

 

  一個人的社會福祉……有賴於凝聚與連帶。這代表社會不只要有出頭的機會,還要有高度的群體文化與強烈的休戚與共感……個人幸福不僅需要向上流動的自由有機會過得舒適與體面,還需要不論是否出人頭地都過上有文化、尊嚴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