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六讀書日: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書名: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

譯者:葉祉君

ISBN9786267052617

出版:衛城

 

___

 

內容簡介:

 

 

  ★ 從末代沙皇到今日普丁,透過廚師的真實人生,看見謊言在俄羅斯的前世與今生

  ★ 獻給臺灣版的作者序 x 波蘭文直譯

 

  跟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到最後的忠臣,居然是一名廚子?

  列寧用革命打倒資本家,怎會學著資產階級養廚娘?

  猜忌成性的史達林,卻信任廚師同鄉幫他試毒?

  戈巴契夫做出改寫蘇聯命運的關鍵決定,他的廚師卻在對麵團唱歌?

  普丁家族又是如何從原本的一介廚師,攀登上權力的頂峰?

  克里姆林宮的味道,是否還在歐亞大陸飄盪?

 

  最會說故事的波蘭作家回來了!耗費三年,沙博爾夫斯基踏遍俄羅斯這個地表最大國度的各個角落,實地走訪多位親歷過俄國與前蘇聯重大歷史事件的廚師。透過廚房的門,揭開俄羅斯權力中樞的神祕面紗。從末代沙皇到今日普丁,這些權傾一時的俄國領導人究竟吃些什麼?飲食是否反映他們的為人與統治風格?更重要的是,在凡事都得是政治宣傳的國度,俄羅斯人民究竟都被餵養了哪些「美食」?

 

  從共產革命、大饑荒與兩次大戰、太空競賽、阿富汗戰爭、車諾比核災一路到俄烏戰爭,本書藉由廚師們時而樸實無華、時而生動幽默的文字,以及沙博爾夫斯基冷靜銳利的報導之眼,帶領讀者走進虛實難辨的國度,看見只有廚師們才能看見的真實俄羅斯。

 

  「市面上有很多介紹俄國的好書,沒有一本比它更加突出。」──────Joanna Kaczmarek,波蘭讀者

 

 

好看,這已經是我看這位作者的第三本書,他正式成為我心中「不見得會震撼你,但讀他的書會很放心不會失望」的作者。

他寫食譜,然後一併陳上烏克蘭大饑荒和列寧格列圍城時的飢荒;食物是如何在獨裁者手上成為武器、成為排場(豐盛的佳餚幾乎讓桌子下凹);寫身為平民如何被政府騙去危險之地(阿富汗、車諾比核災現場)。

 

有一個點讓我有點好奇。看了烏克蘭大饑荒的部分,可以理解為何烏克蘭人痛恨俄羅斯,但之前看新聞,似乎還有部分烏克蘭人認同俄羅斯,為何有過這樣的經驗還會認同?這點我很想知道(身為台灣人,這個問題似乎有點似曾相似XD

與此同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經快滿兩年,但願戰事能盡快結束,如作者所說:「我等著歷史再度放慢腳步,我們的話題將不再圍繞獨裁,也非關奴役,而是能好好喝杯茶,聊聊精彩的好書。」

 

 

D*

 

___

 

p.22

 

  本書花費數年的時間在我心中慢慢熟成。真的開始動筆後,我東西南北跑了好幾個前蘇聯共和國,訪問負責給蘇聯總書記、太空人和前線士兵備餐的廚師,也跟車諾比和阿富汗戰爭時期的廚娘聊過。很快地,我發現史達林吃的根本就不同於一般阿布哈茲人,也不同於普通蘇聯公民。我還連帶發現幾個廚房祕辛,有屬於史達林的,也有屬於他後繼者的。

  你們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史達林的廚師如何教戈巴契夫的廚師對著發酵麵團唱歌,為的又是什麼。你們可以認識阿富汗戰爭裡的廚娘妮娜,她如何逼著自己時時保持樂觀,只為把好心情分享給士兵。你們可以知道車諾比在核災事件過後為何要舉辦一場最佳食堂選拔,而最後又是獎落誰家。

  你們會讀到史達林試菜員的故事,知道他為救愛妻性命而不惜冒著巨大風險與史達林的情報頭子搏命。你們也能見識到第一道飛上太空的湯品、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最愛吃的斑鳩麵,以及這兩道菜的食譜,更可以知道為什麼蘇聯領導人布里茲涅夫痛恨魚子醬。

  你們也會見證沒東西可吃的廚房是什麼模樣,本書將會講述史達林試圖用饑荒逼烏克蘭就範,還有列寧格勒遭納粹圍城期間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你們可以看見當權者如何把食物當成政治宣傳工具。在蘇聯這樣的國家裡,每塊豬排都是在為國家服務:從下鍋到上桌,從自助餐店到餐廳,從加里寧格勒到北極圈,從基希涅夫到海參崴,無一例外。不管是共產黨總書記的食物,還是尋常公民的食物,通通帶有政治意涵。俄羅斯則是蘇聯光榮的接班人,所以也依樣畫葫蘆,把多年來的政治宣傳繼續餵給人民。

 

p.89

 

  「媽媽從集體農場回來,問我們有沒有把甜菜帶回家,知道我們沒有照做後,沒朝我們大吼,也沒打我們,只是開始痛哭。她一直哭、一直哭,我當時真怕她永遠都不會停下來了……」薇拉女士說完,自己也開始哭,就好像她又成了當年的那個小女孩,眼睜睜看著半個村子的人餓死。而另一個小女孩──漢娜女士──則開始安慰她。

  「阿薇,別哭了。這不是妳的錯,當時妳只是個孩子……」說著說著,她拿一條褪色的毛衣摟住表姐。

  「我知道,阿娜,我知道。可是我今天只要一想起自己吃掉了一顆半的甜菜,心裡就還是很難受。我讓我媽媽失望了,而沒了那三顆甜菜,她更辛苦了。」薇拉說完繼續掉眼淚。

  「可是我們挺過來了呀,阿薇,而且我們現在還活著。」漢娜把她摟得更緊。

  「對,我們挺過來了。我們能活過那段時間真是不可思議。」薇拉拿白手帕擦擦鼻子,稍微冷靜了些,臉上寫滿思緒。她接著說:「大饑荒以前,在我這條街上有十六間屋子,每間都住了十個、十二個,甚至十五個人,有一大堆孩子。我記得大饑荒的前一年,我們老是在街上玩。大饑荒之後呢?那裡成了墓地,只有六間屋子裡還有活人。孩子幾乎都沒了,就算有,也沒力氣活下去。小娜,妳記得那些載屍體的車子嗎?我們當時只是小孩,而小孩不該看這種東西,可是那種車一個禮拜都會來兩次,有時甚至是三次,然後那些男人會把死掉的人丟到車上。沒人有力氣把屍體送到墓園,沒人有力氣為他們禱告。我記得媽媽警告我:妳要是下課了,不要在路上逗留,而且絕對不准坐下。只要是坐著或躺著的人,都會把他們搬走,他們不會看妳是活著還死的。」

  我們看過的那些東西,不管是哪個孩子都不該看。

 

p.134-135

 

  當時的氛圍好極了。大家都想對抗希特勒,所有的人,真的是所有人都確定德國人跟我們打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天哪,我們當時是有多蠢啊。

  不過我們當時也無從得知德國人深入俄國領土的速度有多快,畢竟廣播對此隻字未提。即使哪座城市快要失守,他們也只說我們「遇上十分難打的硬仗」,但不會說我們最後還是丟了城。直到過了一段時間,大家才學會怎麼聽哪些消息。「遇上硬仗」代表我們正在撤退,「遇上十分難打的硬仗」則代表我們輸了,而且通常是好幾天前就已經輸了。

  接著到了七月,然後八月,戰爭還是一點都沒有要結束的跡象。男人都應召入伍,連同孩子在內的部分人民被迫撤離。德國人作風殘忍的消息不斷傳來,聽說他們在某個地方開槍掃射手無寸鐵的市民,又在某個地方虐待民眾。「硬仗」離列寧格勒越來越近。

  從七月開始,麵包得憑券購買,不過當時還沒人想到會發生饑荒,所以有些人根本沒去買。倒是有些人已開始起疑。蘇聯時期,一棟大樓裡會住很多家庭,叫公共住宅。我們住的公共住宅裡有個鄰居是烏克蘭來的,我們都管他叫歐斯塔普叔叔,而歐斯塔普叔叔跟他太太在那時候已經盡可能把麵包都買起來。當然得麵包還很便宜,他們把麵包放到火爐上烤成麵包乾,大家都笑話他們。不過歐斯塔普叔叔說他們從烏克蘭大饑荒活下來都還沒過十個年頭,不想再經歷一次同樣的事。我們的警衛費多叔叔甚至要他別再這麼做,因為秘密警察可能會找上門,說他宣傳失敗主義,會把他抓走。不過歐斯塔普叔叔堅持己見,而祕密警察也沒有找上門。

  維特多,如果這是一齣劇,那我會說恐懼堆疊得很慢很慢。

 

p.151

 

  有些夜裡,我的腦袋轉個不停,沒法入睡。我會想我爸爸,想我們那棟公宅裡的孩子,想麵包師傅伊萬諾維奇,想對我那麼好的托菈阿姨。想那段可怕的圍城日子裡,死在列寧格勒的所有人,我們現在每天都是踩在他們的屍骸上行走。這種時候我只能悶在枕頭裡哭啊,維特多,不然還能怎麼辦呢?有次我幾乎哭到早上,等我終於睡著,卻夢見我哥。那夢很奇怪,因為我知道自己在作夢,但我還是像對著真人那樣跟他說話:「彼得,我一想到你們所有人,心情就很沉重。我一想到你們都不在了,心裡就好難過。」而他說:「小塔別哭,妳可不是為了要掉眼淚才活下來,而是要連我們所有人的份一起,好好過日子。」

  所以我的日子繼續過了下去。

 

p.273

 

  維特多啊,這些犧牲都是沒有必要的,就連這個友情干預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不管是對誰來說……

 

p.339

 

  「我會不會後悔在災難發生後過去幫忙?」露芭女士把話重複了一次,彷彿要確認自己是不是聽明白我的問題。「先生啊,如果我當時知道我今天知道的事,只會從那裡有多遠逃多遠。我會跨過邊境一路逃到波蘭,逃到德國,逃到瑞典,逃得越遠越好。那裡對我的人生完全沒好處,我也不相信受難能使人變更高貴這種事。我已經吃了夠多苦頭,但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有變得更高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