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街頭?  

 

 

書名: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作者:大衛‧格雷伯

Isbn:978-986-272-607-5

出版:商周

 

───

 

先放一下書背上的介紹:

 

  原本只是一則雜誌上的廣告,邀請大家在2011年9月17日一起上街頭,占領華爾街;這樣單純的籲請,如何演變成一場全球矚目的公民運動,且影響力延燒至今?

   大衛‧格雷伯以「占領華爾街」發起人之一的角度,翔實觀察了占領行動的始末,並分析了行動的原因與獲致成功的諸多因素。

   身為一個相對溫和的無政府主義者,格雷伯重新耙梳了民主的定義:民主不是只彰顯在投票的那一刻,而是一種基於人人在根本上平等的信念,允許人們以充分且平等參與的方式,運用各種有利的手段,去決定集體的事務。

   格雷伯也以資深社運人士的經驗,分享了公民行動中取得共識決的操作原則,如何「占領」及「解放」各種公共空間,以及如何在既有的權威之外,建立起平等且廣泛參與的自治生活。

 

 

(請先容許我稍微題外話一下,上述文字短短一段,就有兩個字讓我停頓了下,分別是"翔實"和"耙梳"。還有像本書中多次出現的"基進"。

我一開始以為是打錯字,查了下網路版教育部字典後,"翔實"等同"詳實",所以可通用,無誤;剩下兩字教育部字典查不到,但根據網路資料,"基進"似乎是比"激進"更中性的說法,所以現在漸漸採用此字;而"耙梳"的耙,有人認為是誤用,也有人認為是字義的引申。

總之,我依舊無法很好的解惑,如果有人對字詞有研究歡迎分享看法~)

 

 

回到本書。作者的文筆很好,文章流暢的把「占領華爾街」行動的過程、活動時所需要的決策工具、背後的理念、歷史上不同的公民運動等內容結合在一起,讀起來一氣呵成,尤其是導論和第一章,讀的感覺相當暢快,如同你置身於那場行動中,完全停不下來XD

 

不過我不太喜歡第三章,內容在描述民主史,個人覺得是因為作者試圖融入太多史料,但思考的架構不夠清楚,又提出太多問題,所以讀完只覺得雜亂。

但我很喜歡第四章,這章節有很大篇幅在討論「共識決」(下面書摘P.282會告訴你那是什麼,但我只有大略抄一部分,建議直接看書較完整),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共識決是什麼,看完則覺得很興奮,因為那是以「行動」去嘗試民主的另一種可能,而且去做了之後,證明這確實可行。看到有人能身體力行的付諸行動去做些什麼,而不是只用嘴巴說(噗),感覺真好。

 

屬於推薦類的書~*

 

 

D*

 

───

 

P.62

 

  當權者從來不會自願放棄任何權力。就我們擁有的各種自由而言,那不是因為一些偉大、明智的制憲元勛把它們授與我們,而是因為像我們這樣的民眾,在任何人願意承認人民擁有那些自由之前,就堅持要行使那些自由,從事與我們此時此地所做同樣的事。

 

 

p.73

 

  這就是為何一開始就必須強調,改造性的想像力爆發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將來肯定還會繼續再發生。經歷過這類事件後所得到的經驗是,發現我們的視野被用力推開了;發現我們開始質疑,還有什麼事情是我們以為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卻真的有可能的。這類事件促使我們反思過去自以為了解的一切。正因如此,當權者竭盡所能地把它們封鎖起來,把這些想像力的爆發當成異常現象,而非開創性的時刻,但其實一切都肇始於那種時刻,包括他們的權力在內。所以,敘述占領運動的故事很重要,即使只是從一個參與者的觀點來看;占領運動啟發了我們對於可能性的認知。

 

p.142

 

  美國的反叛亂專家長久以來都明白,革命在任何國家醞釀發酵最明確的前兆,就是失業人口增加和大學畢業生窮困潦倒:換句話說,就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空閒時間很多,有各種理由憤怒不平,並且接觸到一整部的基進思想史。

 

p.144

 

  這個世代有愈來愈高比率的人在畢業時就背負了沉重的債務。一九九三年,大專畢業時背債的比率不到五成。如今,這個比率已超過三分之二;基本上,只有少數財力方面得天獨厚的菁英分子能置身其外。

  這種情況的立即影響,是把就讀大學本身最寶貴的經驗摧毀掉一大半,那曾經是美國人一生中享有真正自由的唯一四年:這段時間不僅用來追求真理、美麗與理解本身的價值,也用來試驗不同的生活與生存的可能性。現在,在市場邏輯凌駕之下,這一切都被冷酷無情地視為次要。以前,大學自詡能體現一種古老的理想,即財富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有財力與空閒去追求知識,並理解這個世界;現在,追求知識的唯一正當理由,卻被認為是促進對於財富的追求能力。

 

p.176

 

  其實,儘管出口工業走下坡,美國之所以能持續使廉價消費品流入國內,靠的是經濟學家慣稱的「鑄幣稅」(seigniorage)──這個經濟術語的意思是「身為錢的定義者所累積的經濟優勢」。

 

p.219

 

  就社會運動而言,一年的時間算不了什麼。社會運動若只是著眼於短期的、立法的目標,往往來的急也去的快;在美國,成功放眼廣泛社會道德改造(從廢除隸制度到女權主義)的運動,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具體結果。但是,一但成功了,這些結果會是根深柢固且持久的。在一年之內,占領運動找到了問題所在──實際上把金融與政府結合在一起的階級權利制度──並且提出了解決方案:建立真正的民主文化。它可能需要很常的一段時間才能成功,但其影響會是跨時代的。

 

D註:"廢除隸制度"應是原文漏字,推測為"廢除奴隸制度")

 

p.259

 

  不論用哪一種意思來解釋無政府主義,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它是一種政治運動,目的在促成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而這也為「自由的社會」下了定義,亦即在這樣的社會裡,人們只有在不會時時受暴力威脅強制下,才會互相建立這類的關係。歷史已經證明,嚴重的財富不均以及諸如蓄奴、以勞役償債或僱傭勞動等制度,只有在軍隊、監獄和警察做後盾的情況下,才可能存在。更深層的結構性不平等,像是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終究是以暴力威脅作基礎,不過這種威脅更微妙也更陰險。無政府主義者因此構思一個建立在平等與團結基礎上的世界,人類在其中可以自由地相互結伴,依據他們發現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去追求無窮無盡的各種願景、計畫和概念。

  當人們問我,無政府主義者的社會裡可能存在什麼樣的組織時,我總是回答:任何可以想像得到的組織形式,包括許多我們目前可能還無法想像到的在內;唯一條件是,能夠存在的只限於那種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在任何時候,召來武裝人員說:「我才不在乎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意見,閉嘴,並且聽令行事。」

 

p.274

 

  以下是共識決理應可行的運作方式:一群人先同意某個共同的目的。這讓這群人把決策過程看成是解決共同問題的一件事。如此看來,多元的觀點,就算是極端多元的觀點,雖然可能產生一些困難,卻也可以成為巨大的資源。畢竟,哪一種團隊更可能想出一個有創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是看待問題的方式都略有不同的一群人,還是看待問題的觀點完全一樣的一群人?

 

p.282-290

 

  共識決的精髓,不過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能平等地參與決策,而且沒有任何人需要被自己不支持的決策所束縛。在實踐上,這可以化約為以下四個原則:

 

 ‧對於一項提案,任何人若有所主張,那麼,他們的觀點就必須要被審慎考量。

 ‧任何強烈關注該提案或持有反對意見的人,他們的強烈關注或反對意見必須納入考量,並且在最後成形的提案中予以處理。

 ‧任何覺得提案有違團體共享之基本原則的人,必須要有機會能否覺(「封殺」)提案。

 ‧任何人都不該被強迫遵循他們不同意的決策。

 

(中略)

 

  這幾年來,人們已發展出相當標準化的四步驟程序,確保提案可以秉持相互妥協與發揮巧思的精神來不斷加以修正,直到它變得最有可能被每個人所接受。這四個步驟並不是什麼嚴謹的規則,它可以視需要做出各種變化。而且,很重要的是要記得,儘管照道理說,出席會議的人應當同意了某些基本原則,但他們並沒有同意任何特定的正式程序規則,因此程序必須配合與會者的想法。不管怎樣,這四個步驟大致如下:

 

  一、某人提案要採取某種行動。

  二、引導者要求釐清問題,以便每個人都能夠正確地理解提案的內容。

  三、引導者詢問與會者關注的事

    1.在討論過程中,關注該提案的人,可以對提案提出友善的修正以處理他們的關注,而提案者可以選擇是否採納。

    2.對於提案、修正案或關懷的重要性,引導者可以決定是否要試水溫。

    3.在這個過程中,提案可能會終止、重新表述、與其它提案合併、細分拆解成各個不同的提案,或是暫時擱置留待日後討論。

  四、引導者藉由以下方式來確認是否取得共識:

    1.詢問是否有旁觀者。所謂的「旁觀者」,就是「我不認同這個想法,而且也不會據此採取行動,但我不會阻止他人如此行動」。讓所有決定當旁觀者的人,有機會解釋為何自己採取這樣的立場,是相當重要的。

    2.詢問是否有人覺得該封殺這項提案。封殺並不是反對票,他比較像是「否決」。或許,最恰當的方法,是把它想成每個與會者都能暫時穿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法袍,並宣布某項立法違憲;而在我們討論的情形裡,則是認為該提案有違團體團結的基本原則,或是團體之所以存在的目的。

 

(中略)

 

  在團體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它必須盡快達成的目標上,喚起參與者的共識是相當重要的。最要緊的是,這些原則要愈簡單愈好。同樣重要的是,在形塑這些原則時,要記得任何行動團體之所以存在,都是為了要做出行動、以某種方式來改變世界。

 

(中略)

 

  具備這種團結團體的原則的好處,不僅在於減少封殺的出現,更在於它們讓善意的參與者有時能夠提醒他人自己為何一室的原因。在化解爭端時,這一點的重要性遠超乎所能想像,因為當團體內部衝突白熱化時,人們往往會忘記自己參與團體的初衷。而這帶領我們到下一個重點:內部衝突沒什麼不對,只要人們還記得自己為何參與。

 

 

p.339

 

  我們必須記得,美國政治已經成為一場遊戲,但其中的玩家相信政治不過是集體妄想,而政治現實實際上是由「權力」構成的,但究極而言,所謂的「權力」不過是組織化暴力的美名而已。這是為何不管我們採取怎樣的行動,我們都必須創造空間,讓自己能夠真誠地遵守講理與妥協的原則,就算我們已經揭穿在政客宣稱自己能夠憑空創造「政治現實」的空談背後,他們所仰仗的其實是由全然不講理的蠻橫武力構成的國家機器。而這必然意味著,在面對蠻橫、不講理的權力時,我們不該訴諸任何「講理」的妥協,而是應該以彈性與巧思的反制力量對抗,我們必須採取基進的另類曲徑,而且不斷提醒眾人,所謂的「權力」究竟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

 

p.346

 

  革命因此是一種全球化現象。但不僅限於此。它們真正做的事情是改變了政治最終是關於什麼的基本假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