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偶爾也需要強烈的孤獨

作者:金珽運

ISBN:978-986-5661892

出版:四塊玉文創

 

---

 

內容簡介:

 

大叔的真情告白:

既然寂寞免不了,還是孤獨好。

 

   拋棄「抽象的安慰」,丟掉「逞強的勇氣」,

   面對崩壞的自己,

   只有熟悉孤獨,才不孤獨。

 

   12年的教授生涯,他認真做研究,主持計畫,發表論文,

   積極參與公眾事務,創立學會,舉辦活動。

   在學校,他的課總是受到學生的歡迎,

   只要一發出選課公告,幾分鐘後就會額滿。

 

   直到取得退休保障之後,

   他才領悟到自己並不喜歡教書。

   他發現自己利用孩子們,

   維持「教授」這個受到社會認同的職業。

   於是不顧朋友的阻攔,立刻提出辭呈,辭去教職。

 

   年過50的他,從頭開始學日語,搬到日本,一住就是4年。

   這四年來,他拿到一個短大的藝術學位,

   比當年在德國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還興奮;

   出版了4本書,在報紙上寫專欄,自己畫插畫,

   還可以翻譯1本日文書。

   這些都是孤單換來的成果。

 

   所以他說:

   孤單就是「存在的本質」……

   越是孤獨,就得更孤獨。

   那可以是藝術的投入,或是宗教的冥想,啊!也可以是「伏地挺身」。

 

 

我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後來一翻開發現有很多很有個性的照片和插圖(是作者畫的~),實際閱讀後,更發現大叔有種奇妙的幽默感,那種幽默感串聯了大叔的生活瑣事、文化學、心理學、哲學等內容,像是碎碎念又像是知識,很有趣而且讀起來很輕鬆。

韓國大叔在辭去教職丟下一切跑去日本學畫前,是大學教授,我忍不住想,如果有機會能聽他的課應該非常有趣吧~(雖然大叔也在書中說,他討厭死教書了XD

 

 

D*

 

---

 

P.4

 

  孤單就是「存在的本質」,因此我們有時候必須處在強烈的孤獨之中。越是忙得昏天暗地,就越是應該找出時間和自己面對面。還有,我們必須減少和人見面。我們活得太忙碌,並且認為那樣才是成功的人生,常常舉行聚會。其實,這是錯覺,事實絕非如此。越是忙碌,心靈只會越空虛。

 

  這樣的現象,源自我們害怕面對崩壞的自己。不論再怎麼忙於生計,也別忘了找時間和自己相處。渴求推特的「轉推」或臉書的「讚」這類廉價的認同,也是相同的道理——期許藉由他人的關心,忘卻自己內在的傷口。然而,這種方式是無法療傷的。

  當身體出現小傷口,連較為低等的動物也會經歷一段漫長的孤獨時光。動物受傷時,在病癒之前,牠們一動也不動、不進食,就只是靜靜待著,蜷縮身子不停舔拭傷口,直到傷口癒合了,才會慢慢開始行動。

  還有另一個原因,使我們必須面臨強烈的孤獨,那就是人類活得太久了。如某個廣告所說,「要是沒有外星人侵略或冰河期再次到來」,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活到一百歲。這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相當驚人的事態。

  有錢能生存下去,不代表孤獨就會消失;休閒活動、家庭連帶(family solidarity)、社會保障制度,也不一定能讓我們支撐下去。退休以後還要活3040年,你有自信能好好度過,不感覺被冷落,不變得憂鬱嗎?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體悟「人類是不得不孤單的存在」。只不過,要認清這個事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此我們才選擇逃避孤獨時刻。

  當你覺得孤獨,只管去承受。「沉思(與自身的對話)」以及「和他人的互動」兩者之間的心理學結構是相同的,因此,感到孤獨,才能沉思;習慣孤單,才能和其他人產生真正的交互作用。熟悉孤獨才不孤獨,這就是孤獨的矛盾之處。

 

 

P.34

 

  美國社會學家厄文‧高夫曼將「自我」比喻為舞台上的演員,批判現代心理學的前提「統一且一貫的自我」並不存在。透過「互動模式」的相關微觀研究,高夫曼主張人類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多個自我」。這時,舞台後必須有個能夠持續省察、比較各個自我的空間,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打扮和卸除裝扮的「後台」。至於台前和台後的生活哪個才是真實的,這種二分法的思考方式是錯誤的,正如舞台上存在著各種角色的生活,舞台後的生活當然也是真實的。

  集中營和精神病院的生活之所以令人痛苦,原因在於這些地方不允許後台,讓人無處可躲。

 

P.42

 

  「Alles in ordnung?」走路跌倒時,德國人會用這句話問你有沒有怎樣,字面上可以直譯成「一切都在秩序中嗎?」,這是相當德式的說法。當周圍事物失去秩序,德國人會感到非常不安。雖然這樣說感覺德國人小題大作,但害怕脫序的混亂狀態其實是人類的共通點。

  最難維持秩序的東西,是「時間」和「空間」。當我們試圖為難以掌控的時間和空間整理出秩序,過程中創造出了文化。首先來談時間,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要從何而去,所以根據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的定義,人類存在的本質是「不安」,並且用「被拋性」這個詞來形容我們只是「被丟進」現在的時間裡。也就是說,我們過著無法克服時間造成的不安、「漂泊不定」的生活。

 

P.101

 

  格雷厄姆‧沃拉斯是創造思考的先驅研究者,為了解決創造的問題,他主張身心必須暫時遠離問題本身。短時間離開無法解決的嚴重問題,將思緒轉移到其他事情以後就會靈光乍現。就像母雞抱蛋的孵化(醞釀)時間,想解決創造的問題,也需要沉默的時間。沒錯,持續抓著解不開的問題不放,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因此,為了難解的問題而感到煎熬和痛苦時,一定要讓自己暫時抽離。

 

P.112

 

  人生也一樣,當想要的東西不夠具體,那是絕對無法幸福的。金錢非常虛無飄渺,如果搞不清楚自己想用錢來做什麼,那麼錢就是一種災殃;社會地位亦如是,若不知道要用社會地位來做什麼,就會變成單純只是貪圖使別人屈服的無謂權力。

 

 

p.123-124

 

  虛擬空間(cyber space),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模擬的空間」。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段義孚(Yi-Fu Tuan1930~)是代表性的現象學地理學家,他將「空間」(space)定義為渾沌不明且抽象的,將「地方」(place)定義為透過具體的感覺經驗而被賦予意義的。根據他的說法,透過具體的行為或互動,空間會變成被賦予價值的地方。段義孚主張,回家立刻打開窗簾看遠方的美式生活之所以空虛,就在於家沒有成為一個地方,而是一個空間。關於家不是「生活的地方」,而是「生活」,另一位學者愛德華‧瑞爾夫(Edward Relph1944~)教授將這種現象定義為「無地方性」(placelessness)。韓國的公寓就是無地方性的代表例子。

  以智慧手機為媒介的互動,不管再怎麼使勁,也擺脫不了「無地方性」這個悲慘的問題。即使狂傳「ㄎㄎㄎ」、「呵呵呵」,或是用各種讓人心煩的華麗貼圖,都是於事無補的。因為,虛擬空間絕不可能變成一個擁有具體時空的地方。

  我要是繼續整天抓著手機不放,希望故鄉的朋友們記得我,就是患了無法擺脫由「無地方性」所引起的糟老頭症候群。不只是我,這塊土地上一睜開眼就埋首在手機裡的中年男子,成為糟老頭也是一眨眼之間的事。失去了人生具體的時空座標以後,就算三天兩頭上傳登山照到KakaoTalk,一有空就到處看別人的臉書狂按讚,終究無法彌補無地方性所帶來的空虛感。因此,網路上的惡意留言有一半出自中年男子之手。

  我們必須買椅子─買那種微微往後靠,坐起來很舒服的椅子!想要把空間變成有意義的地方,椅子是最棒的道具。近代的中產階級脫離國王和貴族的支配以後,最先做的事情就是製造專屬的椅子,例如:著名的「齊本德爾風椅」。坐在椅子上時,便能確認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現今也一樣,從性格不好(!)而一輩子受人際關係障礙所苦的蘋果的賈伯斯,不管搬去哪裡都得帶著勒‧科比意(LeCorbusier18871965)設計的單人皮沙發來看,這可絕非偶然。因為他最清楚在虛擬空間中遭遇到的「無地方性」所引起的憂鬱,所以「往後靠的椅子」就是他的救贖。

  我們需要的椅子,不是用來消滅眼前對象志氣的權力用旋轉椅,也不是檢察官面前的折疊鐵椅,更不是得挺直腰桿坐著的辦公椅。至於會讓人看電視看到不自覺昏睡的人造皮三人座沙發,則是最糟的選項。

  椅子就是一種省察,因此我們需要的是「有架式的椅子」,好讓我們可以高雅地單手托著下巴思索,或是一邊摸下巴,一邊優雅地閱讀。有時我們得擺出深邃的表情,看著對方和他說話,在這麼有派頭的椅子上,千萬別把玩手機之類的。

  拿湯匙就會「舀」,拿叉子自然會「叉」,工具影響行為,同樣也影響意識。往後靠的椅子坐起來愉快又自在,它帶給我們的則是「溝通與寬容」的意識。

 

 

P.224

 

  俄羅斯文化心理學家利維‧維高斯基曾將文化定義為「以符號或象徵為媒介的活動」。人類對刺激做出立刻且直接的反應,這樣的自然狀態幾萬年來始終如一,雖然對生存有所幫助,卻難以發展成更高層次的心智歷程。相反地,以象徵為媒介的活動,則為共同體成員賦予生命的意義。分享意義時,人類會感到幸福,所以人類才需要和維生沒有任何關聯的文化。

  文化(也就是以符號為媒介的活動),始於用刀在樹上刻下獵到幾頭鹿的象徵,並且將它記住的認知能力。透過以符號為媒介的思維行動,達到互享意義的溝通交流,並維持共同體的價值,這就是維高斯基所主張的活動理論之核心。

 

P.257

 

  人類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出生時還不成熟,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我們都應該體諒和愛護那些不成熟的人,因為不成熟就是溝通的本質。以心理學來說,惻隱之心和溝通猶如一個銅板的兩面。

  照顧弱勢並非定言的倫理學問題,而是人類本體論的核心。不關心不成熟者的社會,必定會變成無法溝通的社會,最終淪為野蠻。關於人們不再溝通的原因,絕不該每次都只激動地推給沒人負責的社會結構問題。

 

 

P.268

 

圓形監獄

 

  這個概念是由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傑瑞米‧邊沁提出,指的是正中央有高大監控塔、周圍設置了牢房的建築物。這樣的監獄,能讓監控者在隱藏自己的情況下監視所有的囚犯,是一種透過最低費用達到最大效果的理想式構造。

  圓形監獄使囚犯擺脫不了一直被人監視的恐懼,持續處在這樣的恐懼中,會使囚犯乾脆將監控者的視線內化,決心不做出違反規則的行動。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在他的著作《規訓與懲罰》指出,現代社會將圓形監獄的構造擴展到醫院、軍隊、學校等,使人類將監控者的視線內化。也就是說,紀律的習得意味著自發性地屈服於權力。

 

P.286

 

  最近的中年男子也都在瘋露營,不分國界。對退休後沒事做只能一直爬山的中年男子來說,露營是十分優秀的選擇。一來,裝備很酷,不像登山裝備頂多就是衣服、鞋子、背包,露營要準備的東西種類之多可不是開玩笑的,把所有裝備放上車以後,再到營地設置的過程,簡直帥得不得了。

  親自生火、燒菜,看到老公認真勞動的背影,讓原本嫌麻煩、猶豫要不要跟來的老婆也流露出感動的眼神。就這樣,原本已被遺忘的「雄性威風」逐漸被找了回來。

  然而,就如男人的所有的欲望一樣,虛張聲勢的露營裝備大多也是結束得虛無縹緲。老婆去了一次後再也不想跟,因為她們不懂:為什麼要放著好好的家不住,受這種苦?是啊!所以我想問,為什麼是露營?為什麼對走投無路的中年男子來說,露營是生命的希望?

  經過幾個月的觀察,我終於找到了答案——男人露營,為的是生火。是的,男人烤肉、做菜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生火。中年男子想找木頭來生火,其實是想找回被遺忘的生命的意義。意義,就在生火時產生。

  意義賦予(Sinngebung)是人本心理學或現象學心理學的核心主題。人本心理學的出發點始於對行為主義心理學(以對刺激產生的反應來解釋人類)、實驗心理學(仿效自然科學方法)的懷疑,因為自然科學的方法適合用來解釋動物,而非人類。

  人類習慣持續賦予與周圍對象的關係意義,並將存在的目的正當化。當目的無法被正當化,就可能會產生無助和憂鬱。即使處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這種絕望的狀況下,也不放棄生命希望的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19051997),他所主張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ie)也是在說明意義賦予此一人類將存在正當化的獨特方式。

 

P.325

 

  勒內‧吉拉爾的理論核心是「慾望的模仿」,他說我們執意追求、渴望的東西,實際上不過是想要模仿別人的慾望。然而,因為他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所以人類的慾望永遠得不到滿足。於是乎,無法填滿的慾望機制持續引起社會衝突,而解決衝突的方法則是透過尋找替罪羊並施加集體暴力。文明的起源,就是「替罪羊的儀式」。

  對於非我族類的恐懼,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產生忌妒時,韓國社會便開始瞪大眼睛尋找敵人。找到「被塑造出的敵人」以後對他集體霸凌,並將自己合理化為極端正義、善良的存在。

  佛洛伊德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揭發並道破了所有人都想隱藏的性。勒內‧吉拉爾也應該和佛洛依德並列,因為他闡明了忌妒、虛假的慾望模仿,以及只有製造替罪羊才能維持人類文明的本質,這是一件比談論性還要困難的事情。性至少還有感官的愉快,然而承認自己的忌妒、模仿他人的慾望,卻一點也不快樂,甚至很痛苦。

 

P.336

 

  對於自由突如其來的妄想,讓我好幾天一直抓著這本書不放,非常折磨。我看《希臘左巴》看了四遍,每次對左巴所說的自由的意義都有不同的感覺,但這麼認真和嚴肅倒是頭一次。

  左巴第一次遇到書中主角(卡山札契斯)那天,他警告要和他一起工作的主角:「我一開始就和你說明白,一定要是我自願的……你得承認,我是一個人。」主角問:「一個人,你的意思是?」左巴簡單而果斷地回答:「就是自由!」我今年就要滿五十歲了,自由這種不成熟的單字不符合我的年紀;我的年紀應該想的是穩定、品位、規劃……之類的事。但,左巴常常對著跟我一樣小心翼翼又膽怯的主角問:「你自由嗎?」面對堅稱自己很自由的主角,左巴說:

  「不,你並不自由。綁住你的繩子也許和綁住別人的繩子不同,但就只是這個樣子。老闆,你被綁在長繩的尾端;你來去自如,所以你就以為自己是自由的。可是,你卻斬不斷那條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