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女子翻轉

作者:謝馬力

ISBN:978-986-213-806-9

出版:大塊文化

 

---

 

內容簡介:

 

30個崩解標籤的女人,

翻轉習俗、身體、空間、職場、社會、性別⋯⋯

華麗轉身!

 

  從前從前有部《女誡》,是東漢班昭寫作的一篇教導女性做人道理的私書,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美其名是穩定家庭的苦口婆心,實則立基於封建社會的偏見,認為女性生來卑下無法獨立自主,一生必須依存在父權的恩澤底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行對女性的限制與束縛,所以,被魯迅稱之為「醜陋的封建思想」,李敖認為是「集了壓迫女人思想的大成」。

 

  然而,在女性除了家庭,於各個領域已然出類拔萃、撐起一片天的二十一世紀,父權事實上只有更細膩更偽善地偽裝,從未消失;在號稱公平、正義的現代社會,女性一生即使隨著各階段的身份演變,依舊掙不開種種帶有性別歧視或刻板印象的枷鎖,從家庭教養觀到公共空間設計,無不對女性充滿卑、弱的隱喻,但有樣學樣,沒樣自己想,強者如女,也因此發展勇於走出傳統的女眾們。

 

  ・打破重男輕女觀念,掌握自己命運的破瓦女。

  ・追求姓氏自主,翻轉母姓汙名的珠母女。

  ・為了守護親情,挺身對抗婚嫁惡習的切分女。

  ・即便要適應媳婦身分,還是努力保有自我的新生女。

  ・擁抱生命不同階段,崇尚優雅老去的優魔女。

  ・指對抗肥胖汙名,擁抱胖胖身體的肉彈女。

  ・挑戰大眾對於恐龍妹的詮釋,且不受男性評價影響的小龍女。

  ・指在職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的女性,如超人般堅毅的超人女。

  ・找尋玻璃天花板的縫隙,挑戰職場性別階級的天花女。

  ・反對保護主義,捍衛身體自主的牧羊女。

  ・勇敢追尋真愛,以彩虹為力量來源的虹彩女。

  ・奉行自由、自主、自信,將自我淬煉成金的黃金女。

  ・打破性汙名,擁抱個人情慾主體的肉食女。

  

  「父權長久以來都想改變女性,這次換我們改變父權,我們的舉止優雅態度堅定, 踏出去的每一步,都將帶著我們回到自己的生命。」本書就以謔而不虐的圖文,點出現代女性的困境地圖,尋找翻轉可能,也為男性解脫傳統的角色壓力,為好男好女的性別平等一起努力。

 

 

一本很幽默的性別平等書,以內容的難度來說挺適合當入門書的,適合想要讀性平書但又怕艱澀的人,這本書不但一點也不難,還配上超多圖片讓人會心一笑。

像是P.114的這張圖,把推嬰兒車會遇到的重重障礙描繪成都市障礙賽實在太好笑啦XDDDD

imageimage

 

 

不過有一個點讓我想討論,我明白作者是用崩解標籤的方式,加上在書中用賦予標籤正面力量的方式,藉此打破許多社會壓在女性身上的標籤。

但頻繁的在章節中使用標籤來稱呼擁有某種特質的女性,讓我有種把人臉譜化的不安。也許是我想的太多,但既然有這樣的感覺就紀錄一下,也許哪天我可以順一下這裡頭的邏輯和思維。

 

 

D*

 

---

 

P.74

 

  坊間常流傳著一種「醜小鴨養成法」的故事,意思是建議在尋找伴侶時,找外型不出色,但是有變身潛力的人交往,再慢慢「改造」對方,等到變美了,卻還保有醜小鴨時期的溫馴個性,將會成為最佳伴侶。這種不滿意對方,想要改造伴侶的心態,會讓關係變得不平等,絕對會讓共修失敗。在親密關係中,觀人和觀心一樣重要,一個人的價值來自整體,若是雙方能看清這點,再進行以雙宿雙飛為前提的交往吧!

 

P.125

 

  我們花了太多時間想要「保護」女性,處處標記危險,要女孩繞道而行,卻沒有思考身體界線何以模糊,侵犯事件一再發生。牧羊女覺得,這種保護性的做法,常常會矯枉過正,許多男性都害怕自己被視為加害者,日本甚至出現開放「男性專用車廂」的聲浪,讓男性可以自在乘車,不會被視為癡漢。牧羊女認為,積極的做法是從小教導女孩男孩什麼叫作身體自主權,過去總是用「有穿泳衣的地方不要給人家碰到」教導孩子判斷,這樣的邏輯有個大問題──難道其他地方可以讓人隨便碰觸嗎?

  我們現在會跟孩子說:「當你不想被碰觸,不管是哪裡,都要告訴別人不可以。」一旦孩子有了身體自主權的概念,就可以像牧羊女,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

 

P.172

 

《世間情》──愛情超展開

 

  劇中的大老婆思瑤和小三曉婷的關係演變,可說是鄉土戲劇史上的超展開。大老婆原本想要報復小三,隱藏身分接近對方,卻因為真實的相處和了解,讓大老婆和小三相愛了,從敵對的關係變成結盟,從異性戀的相處跨越到同志之愛,這個劇情轉折就連多情女也沒預料到。鄉土劇的收視族群,對於第三者的態度,往往都是譴責甚至唾棄,但是這群觀眾竟然完全接受瑤婷戀,甚至跟著她們一起罵身為第二者的男人。

 

P.213-215

(出自 後語──父權大風吹)

 

  對於女性主義者來說,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你可以把父權體制想像成無差別格鬥派,他的願景就是統一武林,讓所有人都跟著父權的規則走,見一個打一個,不管是女性或男性,都逃不了父權體制的壓迫。女性主義者在對抗的是父權,並非男性個人。女性主義的關懷,其實是希望每個人都能觀照自己,如果你的條件很符合主流標準,只能說你真的很幸運,假使你的性別光譜排序不是落在主流的範圍內,女性主義便會捍衛你做自己的權利。

 

  隨著性別的框架漸漸鬆動,父權也收斂了他的張牙舞爪,邁向細緻化的發展,但越是這樣,我們就要更警覺,會不會陷入了父權的遊戲規則。人們對「歧視」二字越來越敏感,就連以仇女為基本教義的母豬教,都會澄清自己「不仇好女人,只仇壞母豬」。這個時候如果立刻跳進好女人壞女人的討論,或是急著澄清自己是個好女人,那麼只能恭喜你,接下來就要被拉入父權大風吹的野蠻遊戲了。

 

  在這個遊戲裡,掌控大風吹遊戲的關主就是父權本人,原本十個人有十把椅子,人人有得坐,但這個遊戲的目標就是靠著製造匱乏感來增加對立,這樣就不會有人去想,我到底為什麼要在這裡搶椅子。現在剩九張椅子,等著關主唱出第一題。大風吹,吹什麼?吹……沒有公主病的女人!所有女性開始搶位,經過一陣混亂,沒坐到椅子的那個女人,默默拿了張公主病的貼紙,貼在自己身上。沒有人會想到要質疑,什麼是公主病?這是誰定義的?女人和公主病又有什麼關聯?因為我們忙著搶椅子,要成為那個沒有公主病的人。當有人開始覺得不太對勁,關主又開始唱下一題了。

 

  這就是為什麼女性需要搶回詮釋權,翻轉關於女人的負面定義。否則我們會在父權的邏輯裡繞,最多只能自保,對於性別階級的翻轉完全使不上力。我們要做的,是把那張椅子搬回賽局,也或者我們可以放更多的椅子進去,邀請更多人佔領父權遊戲的平台,我們就能竄改、甚至解構父權的遊戲規則。在這個目標下,女性男性都是盟友,分徑合擊,我們甚至不用寫出另一套遊戲規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