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因為討厭韓國
作者:張康明
Isbn:978-986-95232-4-0
出版:布克文化
---
內容簡介:
今時今日的韓國是一座弱肉強食的叢林,
一座只要不是肉食動物,
根本無法生存的叢林。――許喜(文學評論家)
「人就算沒有一切,也可以幸福,
但是害怕未來的話,就無法變幸福的,
我不想過著恐懼般的生活。」
韓國,從外遠觀,因為韓流明星、因為財團經濟實力,顯得光鮮亮麗、令人羨慕,但身為韓國人,從內而觀,卻是身處無法指望公平正義的階級社會,苦於永無翻身之日,青年們難以生存。
掙扎著想靠自己努力生活,卻怎麼也看不見希望,最終只能屏棄一切的逃離,用一句話簡答:「因為討厭韓國。」詳答則是:「因為沒有辦法再在這裡生活。」
「5棄時代」青年
放棄愛情、友情、親情、婚姻,放棄了國家,
僅為了求一個可以好好呼吸的生活。
本書主角季娜,好不容易從大學畢業,又費了好大力氣才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對她而言,現實非常殘酷。出生於平凡家庭,也沒有傲人的學歷,更沒有什麼吸引人目光的美貌。她不停在讓人喘不過氣的職場密林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卻是度日如年,備受煎熬。
二十多歲的季娜努力的求生存,最終決定辭去工作遠航去烏托邦──澳洲。在異國它鄉的生活,即使過得再艱難,她也絕對不想再回到看不見任何希望的韓國……故事進行間,透過季娜毫不掩飾的真實吐露與反覆自白,以全球化時代的「幸福論」揭露韓國社會的醜陋一面。
開始看了這本書以後才突然發現,啊,這好像是我第一本看的韓國小說。
看完整本的評價嘛,就……也不是不好,但以第一次的體驗來說,算是個挺普通的開場。
(說起來,我一直想看韓江但一直沒看啊啊啊啊啊)
這本把在全球化和資本主義世代掙扎的中壯年人的樣貌寫得很鮮活,雖說是韓國,但如果把它放在台灣看或者其他國家看,也是有相似之處。
D*
---
p.8
我之所以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在這裡生活……是因為在韓國,我真的是一個沒有競爭力的傢伙,彷如某種該被滅種的動物般,不僅很怕冷,也不願拚死拚活,賭上自己性命去成就某件事,我的上一代,也完全沒有為我留下些什麼。面對「通勤距離長短的重要性」、「住宅區附近的文化建設要多多益善」、「必須找一份能實踐自我理想的工作」……等議題,更是覺得無比厭煩,但大家卻開口閉口,都討論著這些。
在非洲大草原的紀錄片裡,不是每天都在上演獅子捕捉獵物的場面嗎?每當獅子出現時,總會出現一隻往奇怪方向跑,結果淪為獅子餐點的傢伙!而我,就是牠。不跟隨大家行動,老是覺得「哇!這裡有樹蔭耶!」「咦?那裡草長得好長喔!」離群索居的傢伙,最終成了被鎖定的目標。
然而,即便我就是那頭湯氏蹬羚,獅子一出現,我也不可能乖乖待在原地不動,還是會想著:「逃命吧!」然後試圖逃跑。
所以,我離開了韓國。
p.82
「在韓國人眼裡,最上位是澳洲人和西方人,然後是日本人和自己,接下來是中國人,再下去就是來自東南亞的人。坦白說,澳洲和西方人以下的階級,一概是東方人,這裡的人根本分不出來,對他們來說,只有『英文好的亞洲人』和『英文差的亞洲人』兩種。」
p.157
第二次和智明分開時,我煩惱了很久,自己究竟會不會在分手後後悔呢?我想,會。一想到智明是自己交往過的男生裡最好的……然而,萬一不和他分手,繼續一起生活,終有一天還是會後悔……到時我勢必會重返澳洲。像我這種人,沒什麼非達成不可的明確目標,在面對該如何過生活時,每每會後悔選擇了一條自己不喜歡的路。永遠無法預知吧?怎樣的選擇才能走向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