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
作者:羅伯特‧波西格
Isbn:978986890553
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
---
內容簡介:
一九七○年代的夏日,「我」與11歲的兒子克理斯從明尼蘇達的家中出發,騎機車橫越半個美國,打算一路飽覽景色至加州海邊。在這趟為期17天的旅程裡,「我」發現,過往鑽研於哲學導致精神分裂的回憶不停影隨形,而11歲的愛子克理斯也被醫生診斷出有精神疾病的前兆。為了安撫過往的靈魂,「我」決定好好面對過去,重拾對於哲學的追求,並再度完成早已遺忘的哲學理論。
波西格在本書中討論的,正是心靈與科技的距離。故事可區分為兩條線,一條是「我」,與11歲大的兒子克里斯一同騎車橫越半個美洲;另一條則是「斐卓斯」,波西格假藉柏拉圖《對話錄》中出現的人物代表過去的自己、那個曾經因為走不出追求真理困境而精神崩潰的人。隨著父子間的交集越多、面對大自然的時間越長、以及探討科技理性社會的思考不斷,「我」發現「斐卓斯」也如影隨形的跟隨著他。
本書可說是由這兩種極端的敘事裡交織起來的,一方面是人性與科技的再深入、一方面「我」也不停地審視自己的心靈。最終,這兩條敘事合而為一,「我」終於理解讓自己精神分崩離析的原因,正是來自這種理性社會,人們過度依賴科技卻未曾追求科技的本質,缺乏心靈上的追尋。也透過這趟旅程,「我」重新找到了與世界的妥協之道(以及與「斐卓斯」的相處之道),還有活下來的原因。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以優美流暢的文筆,闡述一場關於心靈與科技的辯證,尋求在現代生活一種追尋自我的旅程,並以簡單的語言,將哲學思考化為簡易的故事流洩至讀者心裡。
我和這本書不來電……(默
其實想講的話還滿多的,不過去讀書會討論這本書時,把想抱怨的話都說完了,現在腦袋空空。
大概隔了幾個月後我只會記得我不喜歡這本書,但根本忘光內容吧(哈)
D*
---
p.24
煩躁似乎是一種徵狀,意味著表層底下有問題,潛藏著一眼無從辨識的毛病。
p.55
我每次會盡量選一本難度超高的書,朗讀給他聽,作為問答的基礎,而不是滔滔不絕的單方面朗讀。我會讀一兩句,讓習慣問到底的他發問,然後回答他的問題,接著再讀一兩句。經典文學很適合以這種方式詳讀。經典一定要以這種方式寫作。有時候,我們閱讀討論,一晚下萊,才發現只讀了兩、三頁。這種閱讀形式是一百年前的讀法……屬於夏托克營盛行的年代。不親身嘗試,無法想像這種讀法的美味。
p.91
在這麼多可以察覺的事物中,我們必須精挑細選,而選中的事物、稱為意識的事物,與我們的知覺絕不相同,因為事物在篩選的過程中突變了。姑且將知覺到的萬物比擬為沙子。我們四周是一片無窮盡的這種沙子,從中抓起一把,將這把沙子稱為世界。
p.203
妻子問他,為什麼整天不講話,但他說不出原因。整個人停擺了。就這樣等著。等待失蹤的思想晶種冒出來,讓一切瞬間變成固體。
p.207
登山時應該在心浮氣躁和精疲力竭之間力求平衡。然後,當你不在想著終點的時候,每一步都不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每一步的本身都是一場獨特的事件。這一片葉子的邊緣不規則。這一顆岩石看起來鬆了。從這一個地方雖然比較接近山頭,卻比較看不見雪。這些全是登山人應該注意的事物。只為了未來的目標而活是膚淺的行為。
p.300
該怎麼對他說呢?該怎麼與他談話?但願我知道就好了。有時候,他好像很近,但遠近不影響該說該問什麼。也有些時候,他似乎好疏遠,像是在我看不見的制高點觀察我。另外也有時候,他只是耍孩子氣,父子知間毫無連線。
在過去,有時我想到這件事,總認為心靈相通只是對話之中的幻覺,只是比喻的說法。兩個物種基本上彼此互異,無法溝通,心靈相通的說法能增加溝通的可行性。我總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追根究柢其實無法摸清。越想洞悉對方的心思,越容易扭曲你看待他的觀點。我猜,我想努力創造的狀況是,避免讓眼前事物被扭曲。
p.395
我是什麼樣的人?一個事後公開認錯的異端,眾人見他知錯悔改,他的靈魂因而獲得自救。但這人內心深處知道,他救回來的不是靈魂,只是表皮而已。
我主要以討好他人的方式來求生,以這種方式才逃得出去。你如果想逃生,要先理解他們希望你說什麼話,然後使盡渾身解數,說給他們聽,盡可能講得像自創的話。假如他們聽了相信,就會放你走。假使我當時沒有出賣他,我現在還會被關在那裏。他呢?他堅持信念到最後一刻。我和他的差別就在這裡,克理斯知道,所以我有時才覺得他是現實,我是幽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