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走出貧窮:250個底層家庭日記揭示的解答與希望

作者:戴芮.柯林斯、強納森.梅鐸、斯圖亞特.盧瑟福、奧蘭妲.魯斯芬

ISBN9789570860696

出版:聯經

 

___

 

內容簡介:

 

全球將近四成的人,平均每天靠不到2美元過活

隱藏於記帳日記裡的關鍵線索,將如何翻轉貧困陷阱?

 

  ★ 來自印度、南非、孟加拉250個貧困家庭的第一線田野調查,揭露最真實的底層生活。

  ★ 經濟學者、微型金融機構專家挺身面對巨大的貧窮困境,找出最佳解方。

 

  //////// 南非鄉村寡婦諾莎的資產負債表 ////////

  來自南非鄉村的諾沙已經77歲,女兒死於愛滋病、 

  孫子來和她一起同住,全家人住在破舊不堪的房屋裡。

  一家五口只靠她每個月114美元的政府老人津貼過活,

  諾莎一遍又一遍試著向社工申請育兒津貼,但被打回票,

  女兒的喪事花費又讓諾莎遭逢雙重夾擊。

 

  ◆ 資產

  銀行存款 ▍占比67.0% ▍政府的老人津貼固定匯入銀行戶頭

  存錢社團 ▍占比 2.4% ▍參加2個存錢社團

  喪葬社團 ▍占比 1.3% ▍參加2個喪葬社團

  放在家裡 ▍占比21.3% ▍將每天購買三餐後剩下的錢放在家裡

 

  ◆ 負債

  無息借貸 ▍占比 0.4% ▍向鄰居與家人借了4筆錢

  有息借貸 ▍占比 4.0% ▍向放款者、儲蓄社團借錢,利率為25%至30%

  商店賒帳 ▍占比 3.6% ▍向村裡的兩間商店賒帳

 

  全球各地收入飄忽不定、三餐不繼的人們,

  如何巧妙運用各種財務工具,讓桌上有食物、為家人保險、儲蓄,

  還能應付五花八門的生活支出並做出投資?

 

  【財務日記法揭露最真實的財務生活】

  作者群走訪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困村莊進行一年期的訪談,利用「財務日記法」協助受訪家戶記錄每天的支出與收入情形。日記呈現了出乎意料的複雜財務生活:窮人除了工作收入外,會大量利用各種非正式的財務工具,例如親友借貸、互助會,或是較正式的銀行微型貸款來周轉各種生活上的金錢需求,不僅能應付日常所需,還能存下緊急預備金並做出投資。

 

  【微型經濟的力量與未來】

從受訪對象的經驗,不僅打破窮人一定是「日光族」或「月光族」的刻板印象,作者群更歸納出打擊貧窮的新方法與原則,例如,微型金融若能提供方便、可靠、有彈性的服務,將能對窮人的經濟狀況帶來更大的幫助。本書的研究除了提供金融機構參考外,也替每天靠不到2美元過活的人們,帶來改變的一線曙光。

 

 

很好看的田野調查,當我驚訝於「每天有人可以只靠2美元過活」(甚至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家人)時,作者展開一個個家戶的財務日記,展現這些人不只用2美元餵飽自己和家人,甚至還處理了求學、醫療、創業、婚喪喜慶等各項事務。(看這本書最常做的事──因為文中大多以美元呈現各項收支──拿出計算機算那到底多少錢)

 

看這本書過程中,我自己遇到的文化衝擊:

1.窮人願意付錢來存錢(存錢會被對方收手續費),而不會把錢放在家裡,則是因為可能會遭竊、忍不住花掉等。

2.看到「窮人無法得到好的金融服務」時,我就很直覺地想:「那為什麼政府不出來做就好?讓政府出人出起始資本,如果營運費用都由政府支出,那借款給民眾的利率就可以壓低啦」──回頭想想這是否是富裕國家對貧窮國家的傲慢想像?(某種程度也許反映出我認為政府必須有社會福利的功能?)

 

題外話,我自己特別喜歡《附錄一 財務組合背後的故事》,這裡面提到團隊如何讓研究人員進入家戶調查,如作者所說「如果有陌生人走進你家,開始向你打聽有關錢的事,你會誠實以對嗎?大概不會。」,這個附錄讓我們了解他們研究的方法及過程,很有意思。

 

 

D*

 

___

(因為看的是電子書,所以沒有寫頁碼,而是寫抄錄哪個章節)

 

第一章 窮人的財務組合

 

 

  定義全球的窮人時,「每人每日不到兩美元收入」成為廣獲認可的基準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算二〇〇五年時,世上五分之二,也就是有二十六億人落入這個範疇;此外,這二十六億人之中,最赤貧的九億人更是每天靠不到一美元掙扎度日。

 

  無須如此度日的我們,很難想像靠如此迷你的收入活下去。甚至不假思索地認定,那種天方夜譚級別的極低收入,導致窮人幾乎只能當「日光族」。要脫貧的話,只能靠國際慈善,或是有一天加入全球化經濟。最熱門的全球貧窮公共辯論議題,因此全在談援助與債務豁免,爭辯著全球化的優缺點。 窮人可以如何自救則是比較少聽見的討論。如果說靠一、兩塊錢就得過一天,已經很難想像,更別提要設想如何靠這樣的收入富起來。

 

  假設你的家庭收入,確實是平均每人每天不到兩美元,如果你和處於那種情境的其他人一樣,那麼你幾乎一定是在地下經濟,從事零工、兼職或自雇的工作。一天靠兩美元過活最不常被提及的問題,就是你不會真的每一天都拿到錢。「一天兩塊錢」只是指一段時間的平均,某幾天賺比較多,某幾天比較少,通常根本沒收入。此外,生活在這種狀態時,你能取得的協助有限。就算有,品質一般也偏低。家人與社群是你最大的後援,然而最常見的情形是你得自己看著辦。

 

  你大部分的錢,花在基本的必需品,尤其是食物,但要如何抓預算?你該如何確保每天都有得吃、有得喝,不只是有收入進帳的那幾天?如果每天有食物吃似乎已經夠困難,發生緊急狀況該怎麼辦?孩子生病時,如何能確保有錢看醫生,有錢幫他們買藥?即便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你又怎麼有辦法籌錢,應付未來的高額支出──包括房子與家具、讓孩子接受教育與結婚等等。此外,你還得替自己留一點錢,等老到無法工作的時刻派上用場。簡言之,生吃都不夠,該如何想辦法曬乾?

 

  以上是很實際的問題,數十億人每天都會碰上,此外也是起點,可以據此設想出新方法,替企業開創新市場,服務每天靠一美元、兩美元或三美元度日的民眾。政策制定者與政府試圖處理一直存在的不平等時,剛才那段話提到的問題是明顯的起點。

 

  雖然以上提到的窮人財務問題相當基本,要回答卻很不容易。現成的資料僅提供以管窺天的機會。不論是政府與世界銀行等機構所做的大型全國代表性經濟情況調查,也或者是小規模的人類學研究或專門的市場調查,全都不是為了解決此類問題而設計。大型調查讓人大致能了解生活條件,協助分析者計算全球的窮人數量,以及窮人每年的一般消費,但僅以有限的方式,讓人了解窮人實際上如何度過一週又一週的生活:如何制訂策略、權衡利弊、抓住機會。人類學研究與市場調查,雖以較為貼近生活的方式檢視行為,極少依據一段時間內定義明確的經濟行為,提供量性證據。

 

  由於我們擁有的知識,無法解答我們冒出的種種疑惑,我們在幾年前展開一系列詳細的一年期研究,試圖了解家庭如何靠極少的收入活下去。我們所做的研究,有的追蹤農業社區的村民,其餘的則研究城市居民。我們的第一項發現是最基本的一條:不論研究哪個地區,多數家庭鮮少一有收入到手,就全數花光,即便是每天每人平均要靠不到一美元過活也一樣。家庭會想辦法「管理」金錢,有機會就存,有必要就借錢。他們或許依舊左支右絀,但一段日子後,即便是最窮困的家戶,也以這樣的方式管理高比率的收入:他們會存下一些錢,或是拿去償還債務。窮人動用五花八門的方法,把錢藏在家中、托別人保管,或是存進銀行機構;加入儲蓄社(savings club)、儲貸社(savings-and-loan club)、保險社(insurance club);或是向鄰居、親戚、雇主、放貸者、金融機構借錢。一般的貧窮家庭隨時處於各式財務關係之中。

 

  窮人的財務生活在眼前展開,我們得出兩點心得,除了對全球貧窮的看法改觀,還可能協助市場回應貧窮家戶的需求。首先,我們發現對窮人來講,理財其實是日常生活中相當基本、人們也深深理解的一件事。判斷貧窮家庭能在多少程度上改善生活時,金錢管理是關鍵因素。理財能力的重要性,不一定高過身體健康、良好的教育或財富,但通常是達成這幾大目標不可或缺的條件。第二,我們發現貧窮家戶想盡辦法管理微薄收入時,幾乎每每受不了現有理財工具的糟糕品質,最令人無法忍受的一點是可靠性低。我們因此想到,如果能提供貧窮家庭某種更理想的財務工具,他們改善生活的機率絕對會大大增加。

 

  我們這裡談的是管理金錢的財務工具。這些工具要能有辦法在每人每天兩美元的條件下,不僅讓桌上有食物,還能應付生活帶來的其他支出需求。可靠金融工具的重要性,不同於一般的假設。貧窮家庭的生活與優先順序,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銀行與銀行業務的概念。全球的「微型金融」(microfinance)運動已經引發部分的重新思考,但值得繼續深入研究。不論是致力於帶來社經變革的慈善家與政府,或是試圖拓展市場的企業,本書介紹的研究發現都將點出新機會。

 

  「窮人」和任何公民團體一樣,每個人的情形各有不同,不過有一件事是共通的:人們因為沒有太多錢而被定義為窮人。如果你是窮人,你每天的生活絕對主要是在想辦法安排錢的事──程度大概超越其他任何類型的團體。

 

 

  所有的共通處之中,最基本的一點是各家不僅得靠很少的收入過活,何時能賺到錢也很不固定、無從預測。此外,金融工具很少能協助他們運用不平均的收入流。貧窮的家庭碰上「三重打擊」(triple whammy):一、收入低;二、收入不固定又無從預測;三、缺乏理財工具。

 

 

第五章 利率

 

  貧窮家戶在乎價格,但也在乎便利性與彈性,願意為此付錢。此外,他們願意付費取得喬希提供的那種可靠度。如果既可靠,價格又相當親民,他們會喜出望外,例如微型金融機構愈來愈能帶給他們驚喜。替窮人打造可行的金融工具時,方便、彈性與可靠度是主要重點。從更全面的層面理解窮人家戶的經濟生活時,這三點也是關鍵。正如我們發現,沒有家戶真的毫無餘裕,就連極度困苦的家戶也一樣;我們也發現,沒有家戶完全受限於自身的資源,以至於在做財務決定時,完全只能看價格而定。

 

 

第七章 更理想的財務組合

 

  我們從最全面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財務組合,找出需求大但通常供應不足的三項關鍵服務。提供解決方案給這些關鍵服務,將是微型金融業者的三大機會:

  • 協助貧戶在日常管理金錢。
  • 協助貧戶累積長期儲蓄。
  • 協助貧戶借貸,且不限制用途。

 

 

  錢不夠已經很糟,更糟的是無法管理手中的錢,這是貧窮生活不為人知的困境。由於缺乏工具,無法在正確時刻籌到金額剛好的錢,一時無法看醫生,將變成拖垮全家人的健康危機;一時拿不出錢會害孩子失學,成人則無法把握增加收入的機會,無力讓經濟更穩定。

 

  想要減少貧窮,絕不是發展金融部門就足夠。有理想的工作機會,替穩定的經濟成長打好基礎,以及強化公共基礎建設與安全網,全是必要條件。不過,財務日記揭曉財務在窮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從窮人在應付財務挑戰與機會時必須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就看得出重要性。窮人的生活完全不是收入一到手便全部花光的「日光族」;窮人會把錢放在家中;加入儲蓄社與儲貸社團;與家人、朋友、鄰居、雇主交易;還會在可行與條件誘人的情況下,使用有執業許可的正是業者服務。這樣的關係與交易,構成了本書檢視的窮人財務組合。

 

  若能有額外的工具助陣,財務組合將能表現得更好,放大家戶能擠出的每一分錢。最重要的是,窮人要能以可靠的方式取得三種關鍵服務:一、每日的金錢管理;二、累積長期儲蓄;三、萬用型貸款。若能結合財務日記帶來的洞見,輔以微型金融機構最新的發展趨勢,我們將能確保貧窮家戶有機會改善財務策略,提升他們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