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讀書日:擺脫不安的50個情緒修補練習

書名:擺脫不安的50個情緒修補練習

作者:和田秀樹 

譯者:伊之文

ISBN9789576587795

出版:三采

 

___

 

內容簡介:

 

  會不安、有焦慮都不是你的錯,學習不安共處才是你能做!

  坦然接受情緒產生與背後的成因,走出負能量黑洞不踩雷。

  懂得情緒調節,產生由負轉正的自我修復力。

 

  ——最近好多可怕的社會案件好恐怖!出門在外要更小心才行。

  ——每天聽到的都是壞消息,看久了心情真差......

  ——看不見盡頭的疫情讓人快要憂鬱症。

  ——我都交不到女朋友,難怪是我沒魅力嗎?

  ——計畫生變讓人好焦慮......

 

  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人際煩惱,甚至是未來茫然,都容易落入「不安黑洞」的陷阱。

  人生想要活得平靜、內心自在,不要被情緒牽著走,先學著轉念再行動。

  你會發現不安的情緒,其實是具有建設性的行為原動力。

 

  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以森田療法的理論為基礎,

  搭配4大情境漫畫X50篇圖解重點X18個練習題,

  每天一個小習慣,甩開不安黑洞,學會自救。

 

  ● 4P的漫畫引言:無痛進入情緒的修補與養成

  ● 50個重點總結:瞬間抓重點,迷惘時就翻一下

  ● 18個練習題:低落時,快速自我覺察

 

  【不管是慣性不安,還是敏感焦慮,都有訣竅與解方!】

  ◎ 每一種不安都是一種欲望,擔心落榜所以努力讀書、擔心生病所以注意飲食、擔心裁員所以精進工作技能。

  ◎ 別在意別人怎麼想,因為別人其實也沒這麼在乎你。

  ◎ 降低「預期性焦慮」指數,悲觀不加劇,行動更容易。

  ◎ 猶豫時學會用最好最壞機率最高的三個方向預測結果,從機率最高的開始做。

  ◎ 人在享受樂趣時會暫時擺脫不安,每週找三個生活樂趣達到情緒平衡。

 

 

我當初是想,心情已經不好了,好想看本輕鬆的消除不安的書喔,所以選擇這本。結果看了之後,就,太簡單了,就像你讀完大學以後突然看國小課本那樣的簡單,雖然沒什麼不好但所有概念被簡化又簡化,有點無聊啊……作者舉的例子也很無聊,什麼賺錢啊交女朋友啊,就很世俗(好吧也許有人會說這很務實

 

這本書對我來說整本最有用的是:「人之所以會感到不安,是因為求生欲望很強烈。」這句話,啊阿,如雷貫耳而且好像有點道理怎麼回事。這等於告訴我這個總是很喪的悲觀論者說,你會這樣是因為你很想活下去!!!!!!!!!!!!我下次又開始沮喪不安很想全部放棄的時候會想起這個論點的(意想不到的被逆向鼓勵了)

 

 

D*

 

___

 

p.11-12

 

  首先要冷靜下來,找出什麼事情才是最該擔心的,並且採取適當的行動。這是一位名叫森田正馬(一八七四─一九三八)的精神科醫師所提倡的精神療法。

  森田療法主張,如果想要消除不安,反而會促使不安的情緒繼續增長,所以它採用的方法不是調控不安的情緒,而是把焦點放在患者對不安的態度和行動,藉此進行治療。因此,首先要思考原本的目標是什麼。

  舉例來說,森田醫師曾經問病人:「你為什麼對臉紅感到困擾?」病人回答:「因為我擔心別人會討厭我。」於是,森田醫師便告訴他:「也就是說,只要能討人喜歡,就算臉紅也無所謂對吧。世界上有些人就算臉紅也很受人歡迎,但也有很多人即使臉不紅同樣惹人討厭。所以,你的目標不是改善臉紅,而是要想一想如何才能受歡迎。」

  只要知道原始目標是什麼,就能夠找出達成目標的方法並展開行動。

 

p.13-14

 

  森田醫師認為,人之所以會感到不安,是因為求生欲望很強烈。人有健康長壽的欲望,所以會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把不安變成健康過生活的動力。

 

(中略)

 

  我再強調一次,不安不是壞事,關鍵在於別被不安的情緒牽著鼻子走。願本書能幫助各位讀者,將不安情緒化為具有建設性的動力來源。

 

p.38

 

  保有餘力享受各種路徑是很重要的。

 

p.71

 

  「事先想到壞事會發生」是很有建設性的行為。

 

  例如假設沒能考上第一志願的大學,應變方式有重考、改讀第二志願和出國留學這三種。若能事先想好多個對策,即使壞事不幸發生了,就只要從中選擇一項對策即可。

 

p.114-115

 

  我偶爾會在演講時做一個實驗:在聽眾面前演講了十分鐘之後,暫時躲到講台後面穿上外套並再度現身,接著問聽眾:「我剛剛穿什麼圖案的襯衫?」

  雖然有人能正確記住我穿的襯衫圖案,但絕大多數的聽眾都會答錯。甚至有人自信滿滿地說我打了藍色領帶,但其實我根本沒有打領帶。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服裝還是一舉一動,其實人們都沒有那麼認真地在觀察別人。

  容易不安的人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滿腦子想著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擔心說錯話會惹人討厭。

  有些人太在意別人目光而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如果不去做就不會有任何改變。請記住,你身邊的人其實沒有那麼閒,不像你想的那麼關注你。

 

(中略)

 

  你最應該珍惜的人,就是你自己。

 

(中略)

 

  若要克服這一點,就要坦率接納自己,並採取能讓自己成長的行動。

 

p.155

 

●把不安的事寫下來,才能有建設性的思考●

*寫日記的秘訣

 

1.將「事實」和「想法」分開寫

例如:事實→被主管叫去。

   想法→搞不好要將我調職。

2.思考各種可能性

例如:調職的機率是70%。

   升遷的機率是10%。

   降職的機率是10%。

   只是閒聊的機率是10%

 

*書寫不安的秘訣

 

1.只寫態度,不寫症狀

例如:我很不安,但還是把工作完成了。

 

2.先處理「能解決」或「高機率」的事

例如:總之先專心做眼前的專案。

 

p.209

 

  森田醫師說,人類無法控制情緒和消除不安,但能夠掌控自己的行為。我們能夠憑自己的意志選擇要採取什麼行動,所以你要努力去感受自己心裡的求生慾望,並且思考如何實現,而不是被不安擺布。

 

(中略)

 

  不管多小的改變,讓我們從辦得到的事情開始做起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