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六讀書日: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書名: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譯者:郭騰堅

ISBN9789861344454

出版:先覺

 

___

 

內容簡介:

 

  瑞典最暢銷心靈書,連續三年獲獎不斷!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最動人的生命體悟

  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

  這句話,成了他一生的金言,

  也將帶你擺脫焦慮風暴、生命備受鼓舞!

 

  2022年1月,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辭世,讓全瑞典人落淚哀悼。《我可能錯了》是比約恩人生的最後一本書,在2020年一出版就造成轟動,成為暢銷書冠軍。

 

  26歲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在森林寺院中,他被授予了稱號Natthiko──意思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

 

  「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正是比約恩在寺院中汲取到最有智慧的工具,幫他挺過17年後再回瑞典時的憂鬱風暴,以及罹患漸凍症逐漸走向死亡的日子。

 

  在這本讀者給予「一輩子的床頭書」「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等好評如潮的書中,並不是關於宗教,也不是要告訴你如何過生活,更不是要你接受一套新的信仰。它是要幫助你活得更愉快、更自由,而且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除去比約恩.納提科自己經驗分享外,其實以內容來說,就是雞湯書。不過說他是雞湯並非貶意(好的雞湯也沒那麼容易熬),很多話語很美,能夠觸發不少體悟和思考。

不過我自己比較困惑的一點是,在經歷了多年心靈上的訓練,最後作者講述自己還俗衡量自己的價值時,卻還是非常物質世界的觀點(描述自己指導多少人,上廣播和電視節目,p.163),這部分讓我覺得有點衝突。

 

 

D*

 

___

 

p.21

 

  我彷彿在內心退了一步,並開始意識到:我有著念頭,可是我的念頭不代表我。

  念頭本身當然不構成問題。自動、漫不經心地批判每一個念頭──這個才是大問題。未經訓練的頭腦經常如此。我們會覺得自己的身分和念頭緊密相關。

 

p.23

 

  當你準備吸氣的時候,請將它想像成在身體內漲起的水。你的上半身就像一只直立的水瓶。當你吐氣時,瓶中的水位會下降,直到完全變空。當你再度吸氣時,水又會重新從瓶底騰起。想像你的吸氣過程從臀部開始,甚至直接從地板開始。接著水位會上升,通過你的腹部、胸口或喉部。

  看看你是否能讓這兩股波動在你身體停留一段時間──也就是呼氣時的下降波,以及吸氣時產生的上升波。如果你要調整。也請以友善溫柔的方式進行;你就像在詢問自己的身體:要怎麼呼吸對你最好?如果我擴胸的幅度大一點,你會更容易吸入空氣嗎?還是我把肩膀放低一點?試著找到你覺得適合這種呼吸方式的部位。身體會覺得很舒服。

  吸氣、呼氣,就是你當下要做的。你就像在度假,遠離一切外物。你的額葉處於休息狀態。此時此刻,你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沒有任何計畫必須擬定,也不必表達任何意見,更不需要記住任何事。你現在要做的,只有呼吸。你在這個狀態中,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p.35

 

  我們可以學會別對自己的念頭太當真,並找到一種更清醒的方式來處理它們:「嘿,瞧,那個奇怪的念頭又來了。那好吧,我就放掉它了。」

  我喜歡和已經開始探索內在的人相處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已經發現自己大腦的紊亂,進而和自己、念頭保持距離。這必然讓他們變得更謙虛。而且,和這些不會老是自視甚高、把自己的信念看得很重的人相處,也會讓人神清氣爽。我們反倒可以因為有共同的體悟而同心:我的注意力沒有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也沒有完全集中。我不是百分之百理性,你也不是百分之百理性。我偶爾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瘋狂的事,你也是。我對某些事情會有很離譜的情緒反應,你也一樣。

  當你保持一點距離,就能意識到自己的思維過程,也會明白別人也在處理和你一樣的事,自然而然就更容易注意到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點,而不是人際間的分歧。無論我們是誰、來自何處、過往的經歷是什麼,就內在的運作而言,你我往往有很多共同點。藉由承認與清楚看到這一點,我們就能比較容易卸下自認不可一世、一切在握的偽裝。與人互相幫助、分享、坦誠相待也變得更自在。我們會建議互補關係,而不是彼此競爭,也會因為不會變成孤島而開心。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又不必擔心自己不足。我們可以看到對方的優點,接著又不會以沒建設性的方式在背地裡批判自己不夠好。

 

p.102

 

  阿姜查曾說:「身為森林僧人,就是要努力放下,然後90%的時間又無法做到。」

 

p.106

 

  心理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並不代表它沒那麼痛苦。但是了解它,可以帶給我們一種新方式來因應它。這就是為什麼我會主張「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要有這樣的領悟,可能很困難,因為這需要十分謙虛。你不能再怪罪他人或環境。但它也激起你有興趣去了解:我該如何以一種不會給自己製造太多心理痛苦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念頭與感受?

  人類意識中的一個層面,非常喜歡將一切怪罪於他人:「要是我父母不一樣,要是同事不要對我這麼刻薄,要是政客們能做出更好的決策。」這種心態一點都不奇怪,是構成小我的基本要素,它非常正常。當生活變得艱困時、當面臨心理壓力時,指責別人是比較容易的,也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沒那麼脆弱。但就算不舒服,我們最終還是絕對有必要問自己以下問題:「此時此地,我能做點什麼讓自己在這種情境下不要這麼難過?」

 

(中略)

 

  所有念頭中,最傷人的就是──我應該有所不同。我應該更聰明、更勤奮、更富有、更有才華、更苗條、更成熟才對。你可以永無止境地卡在這些念頭裡。

  但你也可以緩緩地跨出來,然後臉上帶著微笑說道:

  「謝謝你的反饋。我們再連絡。」

 

p.119-120

 

  阿姜‧蘇西托溫和地看著我,然後說:「納提科,納提科,混亂或許會讓你不安,但秩序會置你於死地。」

  沒錯。現在我的拳頭又握太緊了。我以為自己知道全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當現狀不如我意時,我就僵住了。帶有「應該」這個詞的種種念頭,讓我變得委屈、沉悶和孤獨。

  如果你能意識到這種情況有時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妨就試試這個手部的動作──先是用力握緊拳頭,然後鬆開成張開的手掌。希望你可以記住這個動作,當成提醒。在演說與冥想中,我常運用這個手勢,因為它像一個縮影,呈現出我想傳達的許多訊息。它很簡單,但它貼切地展示了我們如何能放下自己太執著的事:物品、情感、信念。用力握拳,再鬆開成張開的手掌。

  希望你在生活中能少一點握拳,多一點鬆手。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少一點「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些「順其自然」。這會讓所有人受用不盡。我們不必活在總是為了事情不如己意而焦慮不安的日子中。我們不需要讓自己變得這麼委屈。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是想扼殺生活,還是擁抱它?

  請盡量多鬆開你的拳頭。

 

p.132

 

  阿姜‧喜智菩提:「納提科,請注意:責任,是有能力應對。」

 

(中略)

 

  做計畫室很棒的事,我們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規畫自己的人生。我認為,這樣做好極了。但是,做計畫與認為自己所有計畫都必須實現,是兩碼子事。

 

p.159

 

  如何在這些神聖的心境中、這些蘊藏人類之美的所在中成長,佛陀說得非常簡單明瞭:你必須永遠從自己開始。只要你無法對自己慈悲,你對他人的慈悲就永遠有缺漏,也有些脆弱。為了在愛中成長,我們也需要將慈悲引向內心。可惜的是,我覺得許多人都忘記這一點,並沒有將它當成優先事項。我們很容易變得苛刻、自我批評,因而忽略了自己也是一個需要被慈悲對待的人,尤其是當我們覺得很不舒服的時候。

 

(中略)

 

  如果覺得「愛」這個字太宏大,我們甚至可以不用它。以前我最主要的一個僧人榜樣就是阿姜‧蘇美多,一個高個子的美國人,和我爸爸童年。他後來習慣使用「非厭惡」(non-aversion)這個詞來取代「愛」。它不完全是直指感情的,但可能是一個更實際的目標。我可以加強「非厭惡」的能力嗎?不要討厭各種事物,包括我自己和別人的事。

 

  我認識很多人因為覺得自己有缺陷和不足,就不願對自己慈悲。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值得受到這種情感關懷。但如果一直等到我們覺得自己值得貝艾、直到這種感覺奇蹟出現,我們很可能就只會徒勞地等下去。

  要怎樣我們才值得從自己身上得到人性的溫暖?我們要變得多優秀、多有成就、多帥氣美麗?我們要為自己犯下的小錯誤贖罪多久?我們經手的每一件事究竟要做到多完美無缺?我們真的能達到那種境界嗎?

  有件事銘記在心,對自己會有好處,那就是:我現在有盡力而為。其他人也有盡力而為。有時在當下很難看到或理解這一點,但大多數人幾乎總是想把事情做好。有時候,結果不會如自己所願。有時事情會進展順利,有時又會很不順。但要記住:從「我有盡力而為」的出發點來解讀自己和周遭世界,是有價值的。

 

  在一個人所有的關係中,只有一種是真正伴隨自己一輩子,從第一口氣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那當然就是和自己的關係。想像一下,如果這段關係的特點是慈悲和溫暖、透過寬恕的能力忘卻小差錯,這不是很有價值嗎?想像一下,如果能以溫柔、和藹的眼光審視自己、帶點幽默感看待自己的瑕疵。想像一下,如果可以毫無保留地關愛自己,就像我們對待孩子或別人那樣。這會對我們大有益處。我們內在的神聖心境就會萌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