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六讀書日: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

書名: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How to Be an Anticapitalis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作者:艾瑞克.萊特 (Erik Olin Wright)

譯者:陳信宏

ISBN9789869866248

出版:春山

 

___

 

內容簡介:

 

  走向更民主、更自由、更平等的社會,

  我們需要弱化資本主義

 

  大師級社會學者E. O. Wright最後遺作

 

  本書是大師級社會學者萊特(E. O. Wright)的最後遺作,他在完成生涯後半的重大成果《真實烏托邦》之後,仍持續與各地的民間團體對話交流,從而動念要再寫一本針對大眾的簡明版。但此書不只是前作的簡明版,因為萊特的思路已經有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更側重如何推進實際運作的非資本主義方案。

 

  書中用直白的文字,告訴讀者資本主義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反對、反對資本主義的幾種策略、資本主義以外的做法、國家的框架,還有促進改變的行動者。

 

  對萊特而言,由資本主義原則所主導的社會當中,仍存在各種不同於資本主義原則的運作方式。這些在不同層面、以不同方式存在的非資本主義方案,不但說明更好的選擇既可能且務實,也是逐步弱化資本主義及其害處的重要根據。

 

  除了萊特一生的摯友、美國重要社會學者布若威(Michael Burawoy)為此書撰寫的後記之外,繁體中文版特別收錄跟隨萊特攻讀博士的黃崇憲教授的長篇追憶文字,以及林宗弘教授對此書基本思路的導讀。

 

 

其實我感覺到作者盡力把這本書的文字寫得平易近人了,但,我歸咎於我閱讀時過敏很嚴重,滿腦子都是鼻涕,所以我雖然有讀但沒有讀得很透。

但有一點我覺得非常厲害。作者常常會提出一個新觀點/新做法,我邊讀邊想,可是有abc等等問題吧,結果往下繼續讀就會發現作者不只指出我心中的問題(有時甚至提的更多)還一一提出解法。當下真心覺得是個厲害人物(笑)

書後有放一段黃崇憲教授描述師從萊特的文字,真摯感人,謝謝這段文字,讓我從不同面向了解了這位作者。

 

題外話,我在讀邁可.桑德爾《成功的反思》還有這本書時都在想。如果他們所推展的理念要達成,務必要大多數人都認同才可以推動。但要每個人都認同,甚至因此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和行動,相當困難。(我敢說統計上連60%都無法達到)當然如果不行動就是零,就是無,但是否他們也有一瞬間自問過終究會徒勞無功?

 

 

D*

 

___

 

p.31-33

 

  在當代的資本主義當中,情況則是複雜得多,對於資本主義的階級利益究竟該怎麼理解,並不是那麼明白可見。當然,有些類別的人面對資本主義的物質利益極為清楚明白:對於龐大財富的持有者以及跨國企業的執行長而言,捍衛資本主義顯然對他們有利;至於血汗工廠的工人、低技術勞工、財務不穩定的勞工以及長期失業者,則是反對資本主義才合乎自己的利益。不過,對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當中的其他許多人來說,事情卻沒有這麼直截了當。例如受過高度教育的專業人士、經理人,以及許多自營作業者,就處於我所謂的階級關係當中的矛盾位置,因此對於資本主義懷有頗為複雜而且經常反覆不一的利益。

  世界上如果只有兩個分別身在圍牆兩側的階級,那麼把反資本主義完全奠基在階級利益上也許就已足夠。基本上,這就是古典馬克思主義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就算階級結構當中存在著複雜性,資本主義的長期動態也還是會在這些階級中造就出支持或反對資本主義的鮮明利益。在這樣的世界裡,階級意識主要就是理解世界如何運作,以及這種運作方式如何犧牲某些階級以迎合其他階級的物質利益。

 

(中略)

 

  這種純粹奠基於階級利益之上的反資本主義論點不適用於二十一世紀,而且可能也從來都不是一項完全充足的論點。這裡其實涉及三個議題。

  第一,由於階級利益的複雜性,因此一定會有許多人的利益不是明確落在圍牆的某一側。這些人是否願意支持反資本主義的倡議,有一部分將會取決於其中涉及其他哪些價值。由於這些人的支持對於任何克服資本主義的可行策略而言都相當重要,因此也就必須把反資本主義聯盟的部分基礎建立在價值觀之上,而不只是標舉階級利益。

  第二,事實是大多數人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道德關懷所驅使,而不是只單純關注實際的經濟利益。即便是對那些階級利益十分明確的人而言,基於道德關懷的動機也可能深具重要性。人經常會做出違反自身階級利益的行為,原因不是他們不瞭解自己的利益,而是因為他們更重視其他價值。歷史上最著名的其中一個案例是馬克思的密切合作夥伴恩格斯。他雖是一個富有的資本主義製造商的兒子,卻全心支持反資本主義的政治運動。十九世紀美國北方的廢奴主義者之所以反對奴隸制度,也不是因為這樣合乎他們的階級利益,而是因為他們認定奴役是錯的。就算是反資本主義合乎自身階級利益的人,也還是需要奠基於價值之上的動機,才能維繫自己對於追求社會變革的投入。

   最後,在思考各種資本主義替代方案是否值得追求之時,價值的釐清絕對是必要的。我們需要有個方法能夠不只是評估資本主義出了什麼問題,同時也評估替代方案有什麼可取之處。假如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打造那個不同的世界,也必須要有具體的標準可以評估那套替代方案對這些價值有多少程度的實現。

 

p.48

 

  要對任何一套社會制度或社會結構進行評價,都絕對離不開平等/公平、民主/自由與社群/團結這三組價值。家庭、社群、宗教、學校、國家以及經濟體系都可以依據它們促進或阻礙這些價值的實現來加以評估。當然,替代制度的提案也同樣必須依據這些價值接受評判。

 

p.59

 

  在〈社會主義有何不可?〉這篇論文裡,哲學家柯亨把恐懼也列為資本主義市場的另一項中心動機:「在市場社會裡,生產活動的直接動機……通常混合了貪婪與恐懼。」在貪婪當中,他人「被視為富足的可能來源,(而在恐懼當中,他人則被視為)對於個人成功的威脅。這種看待他人的方式實在令人髮指,不論數百年來的資本主義文明讓我們對這個觀點有多麼習以為常。」

 

p.146

 

  葛蘭西說過一句名言,指稱我們必須對智識抱持悲觀,但對意志抱持樂觀。不過,我們也必須對智識至少抱有一點點的樂觀,才有可能對意志維持樂觀。

 

p.165

 

  套用泰爾朋在《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這部著作裡提出的貼近說法,「能動性」這種概括性的抽象概念所指的是:人「在這個有結構而且有意義的世界裡,是有意識而且具有反省能力的行為發動者」。人不是單純依據設定而遵循由腳色界定的劇本行事;人會發動行為,而且經常是帶有相當程度的智慧、創意與臨機應變的行為。當然,這種能動性發生於各式各樣的限制當中,包括由人類身處其中的社會結構所產生的限制,以及體現於信念與習慣當中的內在限制。有時候,那些限制會嚴重限縮自我發起的行動種類;有時候,那些限制會比較寬鬆。不過,人類從來都不是機器人。

 

(中略)

 

  我認定人實際上是有意識的行動發動者,儘管他們同時也深受無意識的習慣所影響,他們的行動經常有高度固定的劇本。這點非常重要,因為人如果不是具有行動力的行動者,那麼就根本沒有必要寫書說明資本主義產生的傷害、替代方案為何值得追求,以及實現那些替代方案的兩難困境。策略之所以有可能存在,就是因為人是有意識的行動發動者。

 

p.170

 

  我們這群人當中的一個年輕女子,年紀大概二十出頭,對我的話回應指出:「認同不是只有這樣而已。認同回答的不是『我是誰?』這個問題,而是『別人說我是什麼人?』我們要是過橋到塞爾維亞區,那裡的警察如果看到你被搶,就會馬上過來幫你;但他如果看到我被搶,就會假裝沒看到。」

  接著她又說:「在自由民主的富裕國家裡,人民都非常幸運,可以問『我是誰?』這個問題,而不是被別人把特定的身分認同強加在他們身上,所謂青年『找尋自己的身分認同』這個概念,在這裡根本就沒什麼意義。」

  這個故事顯示了在主觀上對人而言重要的許多認同型態之間有一項重要的對比:有些認同型態主要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那些差異深受他們重視,而且他們也多多少少選擇予以培養,但另外有些認同型態則是由他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強加在他們身上。我在賽拉耶佛和那些學生一同度過的那個星期,對我而言是反映了我們身為進步知識分子的共同認同,這樣的認同是個人自己選擇並且經過長期培養之後的結果。他們體驗到的認同則是由他們無力控制的強大勢力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結果。我沒有體認到我把認同是為自我發現的這種觀點其實反映了先天的優勢地位。

 

p.175

 

  由於生活與認同的複雜性,人因此擁有許多不同的利益,那些利益相互之間經常具有緊張關係,甚至互不相容。人擁有與自己的階級地位、性別、健康狀態、宗教信仰、族裔、國籍、語言以及性取向相關聯的利益。此外,人也有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這兩者之間同樣也可能存在緊張關係。因此,人如果要思考自己的利益,總是必須先考慮某些利益,而暫時擱置其他利益。政治抗爭當中的一項核心議題,就是哪些利益應該受到最大的重視。

 

p.204

 

摘自布若威-後記

 

  艾瑞克的最後這本書讓我聯想到古典社會學。涂爾幹在《社會分工論》這部界定了社會學的著作裡,以這段文字為全書作結:

 

  簡言之,我們在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為我們自己建立一套道德。這樣的工作不可能在靜默的研究當中即興完成。這種道德唯有基於其本身的意願才有可能出現,在不得不然的內在肇因施壓下逐步實現。思考所能夠做而且也必須做的,則是開立必須達到的目標,這正是我們致力想要達到的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