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讀書日:你的身體,我的時間之書

書名:你的身體,我的時間之書

作者:珍奈‧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 

譯者:謝靜雯

ISBN9789863597858

出版:木馬文化 

 

___

 

內容簡介:

 

在時光之外,在死亡之外,就是愛情所在之處。

時光與死亡無法耗損它――

我愛你。

 

  如果死亡無所不在、無從逃避,那麼愛情也是――

 

  談論怎麼愛,就是談論怎麼活。是談論認同,是談論呼氣與吸氣,這世界上的痛苦與快樂。

  溫特森以愛代入一切,也以一切隱喻、明喻地描述愛。

  愛之於她是那麼不可或缺,如魚不能離水。

 

  英國當代最好也最具爭議性的作家,珍奈.溫特森,運用大量童話、傳說、新聞、歷史事件等元素,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間擺盪,模糊現實與想像的邊界,大膽挑戰結構和語言。也是溫特森一連串嘗試「彎曲性別」的最後一本作品。自1985年《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開始,接連七部小說,溫特森都在作品裡表達她不要這個世界男女皆宜,也不要故事直線進行,或者互相隸屬。因為,這是個「奇怪的」(queer)世界,需要更多危險與刺激。而本書,正代表溫特森此一寫作嘗試的集大成之作。

 

  在虛擬的世界裡,每一個故事都是我的化身――

 

  艾利是一名作家,在虛擬的網路世界隱藏身分,為來信者創作故事。在虛擬世界中,他∕她抽取DNA、恣意改變染色體順序,在不同時空裡跳躍來去。此刻是第一位將鬱金香嫁接在私處,當成男性性器偷渡到荷蘭的歷史英雄;下一瞬間是被廢料場夫婦領養的孤兒,一把等待適合之門的鑰匙,長大後不斷尋覓屬於自己的寶物。而更多時候她是一位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對著心愛的有夫之婦纏綿呢喃。有時,他又變成毫無關聯的說書人,訴說騎士的愛情、登山罹難傳奇、考古學家的挖掘臆測。每一則都在愛情與慾望中打轉。幻覺、回憶、吶喊、呢喃。愛的思索,愛的反動,愛的鏡像,映現了這個世界,還有心靈的豐饒。別妄想抽絲剝繭,找出對應的人事物,也請拋開邏輯與理性,因為愛情本身就是充滿斷裂和不確定之物,如同寫作。無論如何重組、拆解、拼湊、打散,書寫和愛,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歷史。

 

  當你問我,為何無法更平心靜氣地愛你?

  我的答案是:平靜地愛你,等於完全不愛你。

 

 

我滿喜歡這本書,但也得坦承,這是一本很看個人取向的書,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

他的劇情很分散,在不同的故事/虛擬/真實間跳躍來去,而感情則是非常濃烈,這也是珍奈‧溫特森的特色,她的文字總是強烈到像十公尺高的巨浪朝你襲擊而來,你用盡全力才能接住它。

在她的文字裡,愛情、思考、行動、每一個擁抱和吻都變成極其重要的事,好像失去他們就失去了一切,那種力度我很難在其他作家那裡看到,我覺得相當迷人。

 

 

D*

___

 

p.23

 

  船長在伊斯坦堡長大成人。他的心靈是由光塔與圓頂構成的,渾身散發出豁達的自在態度。他就是自己的祈禱召喚。

  「要有信心,」他奉勸我,「即使犯了錯都要懷抱信心。在阿拉裡,沒有歧途,只有你必得遊歷的道路。」

  「要是那條路哪裡也去不了呢?」

  他聳聳肩。「就把你的無有之地變成某個地方吧。」

  他漾起笑容。「你還年輕。你有的是希望與恐懼,只是缺乏經驗罷了。你不知道遍地鍍金的宮殿與露天市集其實並不存在。而真相就是如此。你把這世界當成真實的而活著,直到它不再真實為止。然後你就會曉得,就跟我一樣,你的冒險與財產、你的損失與你曾經深愛的──這塊金子、這條麵包、這片如鏡的翠綠海洋──都是你夢境中的事物,就跟你夢到水牛與水芹一樣篤定。」

  「我永遠都在沉睡?」

  「不是沉睡,也非清醒。只有軀體才會入睡與甦醒。心靈會穿透自己而移動。」

  「等我死了以後呢?」

  「只有軀體才會活著跟死去。」

 

p.66

 

  撿回來。我的心把我閃避開來的東西遞還給我。我是自己的主人,卻無法一直掌握自我。

 

p.92

 

  謠言漫天紛飛。有個陰謀。莫德雷德和艾格瑞凡告誡國王留意我們,並獻計要將我困在你的房間裡。我一舉殲滅那十二位懦夫,他們渴求我們的勇氣。愛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愛情是死亡不共戴天的仇敵。愛情是死亡的雙生,在同一時刻誕生,競相爭取支配權。如果死亡奪走一切,愛情也會依樣畫葫蘆。不過,死比愛來得容易。

  死亡會擊潰我,可是為了服務愛情,我已被擊潰多次。

 

p.100-101

 

  我對你的搜尋、你對我的搜尋,都是針對無法被發現之物的尋覓。只有不可能的事情才值得努力。我們尋求的是愛情本身,而愛情有時會以人類的形式顯現,但會驅使我們超越人性、進入動物直覺與神祇般的勝利。我們尋求的愛情壓倒了人類的天性。裡面有某種狂野,以及我們渴望程度更勝於生命本身的光榮。愛情從來不計代價,對它自己或其他都一樣。沒有東西同愛情一般殘酷,沒有愛情是不會刺穿雙手雙腳的。

  雖說單是人類的愛情並無法滿足我們,不過我們退而求其次。它是在荒野邊緣的紮營,我們點燃篝火、捻亮提燈,娓娓敘說那些失去與贏得的偉大愛情,直到夜深人靜。

  野地尚未開墾。它在營火範圍之外等候著,美麗又可怖。偶爾會有人起身離開,不得不閱讀自身的地圖,希望那裡真的有寶物。他們對旅程的紀錄會以筆記的形式傳回我們手上,有時只是某位死者口袋裡的一封信。

  愛情值得為之一死。愛情值得為之一活。我對你的搜尋、你對我的搜尋,超越了生與死,成為荒野裡的一聲常常呼喚。我不曉得自己聽到的是一聲回答,抑或是一記回音。也許我什麼都不會聽見。無所謂。無論如何都必須踏上旅程。

 

p.124

 

  有那麼多的人生包裝成一個人生。我們自以為認識的那個人生,只是在螢幕上開啟的視窗。那扇大窗充滿細節,意義常在眾多事實當中散佚。如果我們可以關上那扇窗,無論是刻意或隨機,就會在後面發現另一番景致。

  這扇窗戶比較空。交互參照的內容隱密難解。我們將它往下捲動,尋找熟悉的東西,似乎跟著捲進了另一個自我──我們認得但無法明確指認的自我。座標不見了,或者該說,座標在我們存在的界限之外,精準標出了我們的位置。

 

(中略)

 

  我們是自己的口述歷史,活生生的時光回憶錄。

  時光下載到我們的體內。我們容納它。不只是往昔的時光與未來的時光,還有無止無盡的時光。我們老把自己想成封閉與有限的,但我們實則是多重與無限的。

  這個人生(我們所知的這個)正佇立於陽光之下。它是我們的白日,圍繞於周圍的星辰、星球都無法被看見。對於其他人生(依然屬於我們)的感受,在夜間的陰暗或我們的夢境裡更為清楚易見。有時,全日蝕讓我們在白天見到自己通常看不見的東西。隨著我們太陽暗去的同時,其餘燦爛光輝隨之顯現。這樣的奇異幻覺會跟著產生:回頭越肩望去,會看到太陽以兩千英里的時速朝我們衝來。

  不管我往哪裡去,都亦步亦趨跟著我的,是什麼?

 

p.190

 

  過去具有磁性,會把我們吸引靠近。我們就是忍不住,就和我們內心無法克制的其他事情一樣,我們會編造精密的解釋,通情達理又理性的解釋,以便驅走不屬於我們的強大事物。

 

p.195

 

  你曾經問我怕不怕死亡。

  我說我不怕活著。

  我不想像稀有資源那樣節約儉用自己的人生。唯一自私的人生是膽怯的人生。壓抑保留、退卻畏縮、將最棒的積存不放,這些做法把自我看得過重,也低估了自我的本質。眼前是我的人生。我必須開採、墾殖、交易、租借。租約一到期是無法更新的。

  這是我的機會。把握住吧。

 

p.264

 

  不久我就領悟到,人人各有自己的運作系統,由一次次飲食或休憩所設計而成。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來獨往、專心致志,把這座宮殿化為個人的迷宮。我們對它,比對情人的身軀更加熟稔。我們對它的認識比對自己更為深入。它就是我們自己。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這座宮殿都有個私密的意義,是其他人無從知曉的。

  我來對你說件怪事吧:不管我們其中一人何時因為疲憊不堪、死心斷念而轉身想離開(這裡的門永遠敞開,無人遭到囚禁),那人就會在剎那間見到自己所尋覓對象的幻覺:他的戀人、他的鷹隼、他的馬匹、對他房子縱火的那幫強盜。他會聽到人聲,乞求他、懇求他、嘲弄他。如此一來,在他原本即將捨棄個人迷宮的那一刻,就又回來了。興奮篤定,細細搜尋魚池、涼廊、洗滌間、衣櫥和……

  告訴你,宮殿是空的。也就是說,裡面根本沒有人人在尋覓的事物,只有滿滿的尋覓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