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編者:馬克‧貝考夫(多人合著)

ISBN:957-730-410-9

出版:桂冠

 

---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也書如其名的就是一本小百科,從AZ寫出一些重要的動物辭條,很多概念我在此之前都不知道,因此覺得收穫頗豐。

不過由於是百科的形式,這本比較不適合一口氣看完,而是那種每天看半個小時,看久久才看完那種。

很推薦關心動物權益的人買一本放在手邊當參考~

 

D*

 

---

 

P.(譯序)4

 

  首先,讓我們正視個人最直接的經驗層面。你為什麼開始關注動物議題?少有例外,這種機緣是因為有動物進入了你的生活,成為你所無法漠視的一個對象。常見的情況是,你個人特別感受到某一類、某一隻動物與自己有些特殊的牽連,令你跟動物的互動或者共感滲入你的內心、甚至濡化人格的構成。

  說實在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種美好的經驗;有的人,終其一生對動物只會感到恐懼、嫌惡、冷漠、麻木。能夠超出自己的侷限,跟動物產生感情上的互動,我認為乃是一種能力、甚至是一種需要經過努力才能獲致的成就。這種能力或成就,包含了至少兩項重要因素。第一,對於動物具備設身處地、同情共感的能力,也就是能夠設法去想像、體會動物自身的感受;這種能力,必須視為道德敏感度的提升。第二,對動物發揮相當程度的民胞物與的態度,也就是認為動物的利益與人的利益應該盡可能受到平等的考量;這種心態,必須視為平等包容意識的提升。請不要輕忽這兩種心態的意義;他們其實就是所謂「道德態度」的基本要求。具備了這種心態,他人(包括動物)的感受與利害才可望進入你的視野,你才會開始考慮這些「他者」應該如何對待才是對的。這種能力發展不足,你會罹患道德的冷感症,他者的感受對你沒有什麼意義;在你的道德世界裡,沒有太多留給其他人、其他物種的位置。冷感,當然只會帶來一片月球表面般的荒涼。

 

 

P.(前言)16

 

  這本百科全書,大約就像個貝殼那樣,在它封面與封底前後相隔的厚厚書頁中,首頁幾乎概括了所有相關動物議題。我希望它能清楚地指出,人類對於這個世界所應負有的獨特責任,而且,這樣的責任應該被認真看待。我們和動物就像合夥企業的夥伴那樣,應該學習如何互信互重。另一方面,動物也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流,並且幫助我們了解人類在這個複雜卻令人敬畏的星球上所處的位置。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和其他動物都只是同一個地球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和其他動物在很多方面有著深刻的連結和互動關係,那麼,一旦這個關係搞砸了,一旦動物跟人類有所隔閡進而被人類所任意宰割時,我們或許才會深深體會到動物之於我們是多麼重要。我們之需要牠們,顯然會遠遠多於劫後餘生的動物之需要我們。萬一到了這樣的地步,這個星球上的此一「血肉相連」的基本精神,也將永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貧瘠荒涼的世界。

 

 

P.21

 

  人類對自己所能做的,總是給予很高的評價,然後據此在其他物種中尋找這些能力的初級形式;其實,我們無非是以人類自己的能力來定義「智力」。當一隻老鼠或一隻狗能夠做我們所做的,我們就說牠很聰明。毫無疑問,這種自大,在我們的評估工作中,並不該佔一席之地。或許也有其他形式的智力,是跟人類能力的表現形式不甚相關的。

 

P.41

 

  在冰河時期的洞穴中,原始的藝術顯示著人類對動物樣貌的迷戀。他們認為動物體現了自然的靈性與力量,自此以後,動物就被用來象徵自然。在古埃及,人們相信有著母牛形象的天空女神,霍瑟是太陽的母親。天空被視為一隻巨大的母牛,牠的四隻腳就是世界的四個角落。古代的天文學家以黃道十二宮來解釋宇宙的運作──其字面上的意義就是「動物圍成一圈」。在玩具、童謠,在伊索寓言或中古世紀的動物寓言,以及其他的道德故事之中,處處可見動物的形象。我們也能夠在語言的使用中感受到動物的存在;牠們提供了大約五千多種表達意義的措辭,其豐富遠勝自然界的其他事物。若是我們想要與自然和平共存,那麼我們或許該去瞭解動物與人類的深刻關係。

 

P.78

 

  牽涉到這辯論(注:指反動物活體解剖主義)的兩個哲學問題,分別是成本效益分析,和中心倫理的兩難。一般而言,合理化動物實驗的企圖多將動物付出的代價(如傷害、受苦、死亡)用來權衡人類所得到的好處。但是當用人體做實驗時,則有兩個條件必須滿足:(a)受試者得在充分知悉的情況下自願從事;和(b)成本和利益得以當事個人來考量。如果一些實驗使得部分人的處境提升改善,但部分人的處境變糟且未得到補償,我們可以說因為正義的考量,這是倫理上所無法接受的。中心倫裡的兩難則來自於當我們進行更多生物或行為科學的研究後,我們更了解到了人與動物的相似性,這會進一步提升我們做動物實驗的動機,但另一方面,人與動物的相似性也更使人類不得不考慮人類對其它動物的道德責任。我們很難一方面說動物與我們非常相似,一方面又不讓牠們如我們所希望被對待般,對待他們。

  然而,這些問題應在社會中尋求解決方式。知識本身不是目的。如果是的話,以科學之名而為的各種恐怖動物實驗或人體實驗都將可合理化。也因為如此,道德責任和合理性的問題,都將永遠跟隨動物實驗者(如人體實驗)。

 

P.125

 

  以暴力對待動物,與以暴力待人之間有相當關聯,對這項連帶關係的認知,現在已導致多項重大變革。愈來愈多州已經將情況嚴重的故意虐待動物,從行為不檢的輕罪改為視同重度犯罪。提高罰金、加長刑期及/或規定接受輔導,在虐待動物的案子裡已日益常見。很多地方已開始練動物照顧與管理員,認定與告發兒童受虐案件,有些動物收容所也開始和婦女收容所密切合作,為受害的婦女、寵物與兒童提供緊急住處。許多鼓吹動物權者與其他人士希望,世人更了解對動物殘忍與其他型態的暴力之間的關連後,有助於開發預防與干預的辦法。

 

P.127

 

  在《人類起源》中,達爾文說「對動物的人道是人類所繼承的最高貴美德」,而且這也是道德情感發展的最後階段。只有當我們把關懷「延伸至所有有感的生命」時,達爾文說道,我們的道德才可提升到最高層次。

 

P.158

 

  有時候,人類消滅了一些物種,乍看之下似乎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畢竟物種滅絕本來就一直在發生。但是,自然和人為的滅種之間,還是有期理論上和實際上的差別。所為自然滅種,就是當某一物種無法再適應其環境時,其他物種出現並取而代之。相對的,人為的滅種卻只是硬生生地毀掉該物種。一個是大開物種繁衍之門,一個卻是封閉之;既沒有提供物種存活的生機,也沒有製造物種再生、替換的轉機,人類似乎只是把「物種繁衍」的這一條長線給活生生地剪斷。這些差異,使得自然滅種和人為滅種在道德上大有區別,一個是自然的生生死死,一個卻是活生生的謀殺。

 

p.240

 

  邊緣案例爭議(argument from marginal cases, AMC),是對人類才有特殊道德權利之說提出質疑。AMC的論證方式,是指出人們對待動物的方式與對待人類的方式之間的種種不一致。AMC抨擊一般所持,人類所有成員,而且只有人類成員才能享受特殊道德尊重(例如生命權)的看法。

  被問到為什麼所有人類,而且只有人類才有特殊道德權利的時候,人們通常都舉出人類具備的某些特徵或能力(智力、語言等等)作為理由。這些特徵或能力因此被視為「道德上重要的特性」。AMC則主張,無論是什麼「道德上重要的特性」,都並非所有的人類都具備,而且無論是什麼所有人類都具備的「道德上重要的特性」,也都不是人類才獨有的。

  要了解AMC的運作方式,可以假想有人辯稱,只有人類有生命權,因為他們的智力比較高。AMC則回答:如果在大多數情況下,殺人為嚴重錯誤的理由是因為人類智力比較高,那麼,殺死某些智力障礙甚至不及動物的人類(邊緣案例),或許並不是錯誤。

 

P.257

 

  對許多北美洲原住民,動物幾乎跟人一樣平等。我們可以用「圓形」的概念形容。因為他們把所有的生命,都當成是一個大圓圈裡的一部分。在這個圓圈裡,沒有什麼部分比別的部分更重要。萬一其中有個地方損壞,也會影響到其他的地方。在北美洲原住民的眼中,動物都是我們的親人。

 

P.259

 

  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受叔本華影響。叔本華拒斥康德所持,對動物的義務不過是對人類的間接義務之說,影響尼采尤大。尼采特別發揚叔本華的一項批判,亦即康德之見導致對動物缺乏同情。尼采認為「古往今來一切比較有深度的心靈對動物都懷著憐憫」,以及「目睹盲目的受苦,是最深情感之源」。由此可知,對動物心懷憐憫,即使不是責任,也是一種美德。尼采認為,「自然」需要藝術家、哲學家及聖徒所體現得更高一層轉化:「最後,自然需要聖徒」,因為「聖徒的自我已經溶化,他體認到他的人生之苦不復是個人之苦,而是與所有生命深深同情和相親之源」。此外,自然需要臻至「人的高等狀態」,以便「能解脫自己」。簡而言之,動物與自然的痛苦需要文明的人類以道德來改變。

 

P.280

 

  由於人類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數靠素食也能生存,因此大多數人類的掠食所造成的痛苦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然而自然秩序並不是一種不必痛苦與死亡也能存在的秩序。動物絕大部分掠食的行為,是生命存活的必要手段,因此不可能免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