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627分的朗讀者

作者:尚‧保羅‧迪迪耶羅

Isbn:978-986-91558-4-7

出版:愛米粒

 

---

 

內容簡介:

 

  *曾獲兩次海明威文學獎,法國當代最令人驚豔的作家尚.保羅.迪迪耶羅首部小說,上市一週即緊急加印,即將改編拍成電影。

   *《查令十字路84號》 之後久違的閱讀感動,如《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般詩情又暖心的世界。

   *用閱讀的熱情戰勝毀書的巨獸。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怪誕得可愛,用文學治癒了孤單又心酸的生活。

 

   在字裡行間治癒孤單,

   因朗讀傾聽帶來希望……

 

  我是個侵犯了妳的私生活的罪犯,

   但我也因此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能讓我的人生更美好。

   這個人,就是妳。

   我只想對妳說一句話:我的未來取決於妳……

 

  我算不上是白馬王子,但也沒什麼毛病。唯一令我煩惱的是從出生就跟著我的名字,因為總有人故意唸錯為「醜陋的布偶」。

 

   我的工作是用一台「毀滅者500」的怪獸屠殺書,那東西真是醜惡!而我唯一能做的,只有救出沒被消化殆盡的幾頁書,然後每天早上6點27分,在火車上藉著朗讀來「釋放」它們。

 

   我的朋友不多,其中有個朋友少了兩條腿,他深信雙腿已化為一本書而存在;還有另一個朋友,他只用亞歷山大詩體說話。

 

   老實說,日子本來是孤獨、平淡、不太能忍受的。沒想到,一只石榴色的隨身碟竟開啟了我的新人生,帶來無限新希望!

 

   第一次, 我決定放手一搏……

 

這本書讓我有個很驚訝的點,但我不確定這樣算不算破梗,所以如果打算讀這本書且怕被劇透的人就不要看下去吧~

 

 

 

 

 

 

 

 

(防雷空白)

 

 

 

 

 

 

 

 

 

 

 

好啦,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這是一本關於愛書+愛朗讀的小人物的有滋味有簡單生活故事,結果看到中後段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愛情故事呀!(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雖然直到結尾男女主角都不算有任何實質上的進展,但這種風格/劇情設定反而讓人覺得挺有趣的。然後不知是不是戀愛讓人會變年輕的關係,小說中提到男主角出生於1976年,從小說出版時間估計是37歲。但一開始男主角出場的方式、身邊的朋友、一成不變的生活節奏,讓人有種45歲且已經禿了的腦海印象……然而在後來卻覺得越來越輕快,到最後腦子裡想到的形象會是30出頭左右(也有可能是我腦補過多啦)

另外值得一提是,這本書的文字特別容易讓人眼前浮現畫面,讀時我覺得很適合改編成電影。結果讀完網路上一查,果然已經有人買電影版權打算拍,不過繼續深入查倒沒看到電影的蛛絲馬跡,不知是拍攝中還是沒拍成?又或者是早已拍好但我沒查到?==!

 

 

D*

 

---

 

p.39

 

  有一天伊望曾經對季朗解釋道:「亞歷山大詩體就像劍一樣來得直接,要是你好好使用它,它生來就是要正中要害的。別把它當成是通俗的詩句。要站著朗讀,而且要將每個字飽滿得發出聲音來。發出每個音節的時候都要帶著熱情與熱火,要像是做愛一樣。亞歷山大詩體是無法用即興創作的方式來表現的,小子,我們騙不了一行十二音步的詩的。」

 

p.68

 

  這些都是居易塞普的寶貝。只要看看他拂去書上的塵埃時,他的手是如何輕輕撫過書,就知道他有多麼珍愛這些書。這是他雙腳的真實存在。這些書是他的血液傾注出來的。這些書不是今年的鞏固爾文學獎得獎的書,而只是個不知名的作者微不足道的書,對他來說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書是他的真實血肉。在書架高一點的地方還空著不少空間,這讓他每天都會想起自己還有一部分的肢體還未回家。

 

p.80

 

  週末像個港口,一週來所有得疲倦都得以靠港休憩。

 

p.103-104

 

  一年一次,在春分的時刻,我重新數算。只是像這樣,看看它,檢查一下,以確定一切都沒改變。在一年之中這麼特別的時間裡,白天和黑夜等長,我重新數算著從牆壁貼到屋頂上的磁磚有幾塊,心裡埋藏著一個怪念頭,就是這分明是不變的磁磚數目說不定會突然起了改變。就像相信白馬王子的存在,這念頭實在是又蠢又沒用,但是在我裡面還藏著一個不願死去的小女孩,她每年一次都相信這世界上會有奇蹟。我對壁面這些磁磚熟悉得很。每天都以清潔劑刷洗壁面,覺大部分磁磚都亮晶晶的、方方正正的。但是說真的,我對這些亮晶晶的磁磚興趣並不高。因為這絕大部分完好的磁磚顯得平常而平庸。我注意的反而是那些缺塊的、破損的、有裂痕的、發黃的等等所有這些在時光中磨壞的,這些使得這個地方顯得不完美,這一點反而使我覺得心安。「茱麗,我們是從傷殘的士兵身上認識到戰爭,而不是從勳章滿滿的將軍身上認識的。」就像有一天我的姑姑對我說的一樣。我心裡想,我姑姑常識豐富,實在適合在學校裡教書。在所有這些破損的磁磚之中,我最喜歡的是在第三只水龍頭左上的那塊磁磚,它破損的地方正好像是有五隻角的美麗星星。我也喜歡在北邊牆面的那塊已經失去光澤的磁磚,她和整面煥發著光彩的壁面比較起來,顯得怪異而別具一格。

 

p.109-110

 

  我喜歡這個特別的時刻,在地球似乎停止運轉的一刻,時間懸在天光將至、黑夜將盡的一刻。我對自己說,說不定有一天地球會停止自轉,讓我們永遠停在這白天與黑夜互相較勁的一刻,讓我們永遠停留在這永恆破曉的一刻。我對自己說,沉浸在這晨曦之中,使得所有的事物看起來都像是用粉彩塗過的。在這樣的時刻,戰爭也許顯得比較不難看,飢荒可能顯得比較可以忍受,和平可能會長久。

 

p.146-148

 

  我有時候簡直可以說把這些人只看做是括約肌、胃腸、膀胱,而不把他們看做是完整的人。

 

(中略)

 

  我的姑姑把廁所裡傳來的聲音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稱之為「高貴聲音」,像是解開腰帶發出來的輕為金屬碰撞聲,有拉開拉鍊的唰的一聲,有扯開暗扣的答答聲,還有各種布料的摩擦聲,像是絲質、尼龍、棉布,以及其他布料,它們在和身體摩擦或和其他東西摩擦時,都會發出不同的細微聲響。第二大類的聲音稱之為「屏障聲音」,也就是用來掩飾其他聲音的聲音,像是輕輕咳嗽、假裝高興地吹口哨、故意按下沖水的紐,這些聲音都是用來掩飾第三大類的聲音,也就是「活動聲音」,像是放屁的聲音、尿尿的聲音、一坨大便往下投射的聲音、拉出衛生紙卷軸的聲音,還有撕衛生紙的聲音。最後,我自己又加上了一大類的聲音,這聲音雖然比較少聽見,但非常有意思,也就是心滿意足之後發出的聲音,像是滿足地嘆一聲氣,或是輕輕地哼哼幾聲。我有時會很愛來上廁所的這些人,他們來到這裡時都很脆弱,急著解放壓迫自己膀胱的尿水,或是解放肚子裡的沉積物。當這些人來到我這裡,關閉在小小廁所裡的時候,不管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如何,這時都又回歸為哺乳類動物的存在景況,滿足自然的需要。他們把屁股描準馬桶,長褲褪到小腿上,鵝頭上微沁汗水,同時還得一面用力,以便張開括約肌。在這樣的時候,他們只能自己面對自己的處境。

 

p.151-152

 

  我姑姑告訴我,這條裂縫在那裡已經三十多年了,當他們拆掉大樓中央的大樓梯,換上新的電梯時就已經有了。裂縫大概是在用電鑽打掉洗手槽底下的北側牆面時留下的。在那時候,這只是小小的一條縫隙。大概只有一根頭髮那麼細、一根草那麼長的隙縫。但是它漸漸地變寬、變長,而且漸漸跨越白色的磁磚,讓它穿越的每塊磁磚都留下一條暗色的痕跡。它是在密特朗時代長出來的:它長到一公分的時候,是俄國軍隊退出阿富汗的時候;它長到兩公尺長的時候,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世的時候。現在它正邁向三公尺長。它就像人臉上的皺紋,是時間的證據。我喜歡這條裂縫,它無畏地往前邁進,畫出了它自己命運的軌跡,一點也不為半途的障礙所阻礙。

 

p.187-188

 

  我喜歡書,雖然我的工作是摧毀書。我養了一條金魚。我的朋友不多,其中有個朋友是少了兩條腿的人,他都把時間用來搜集一本書,他以為他的雙腿後來就是化為這本書而存在。我還有另一個朋友,他是個會吟詩的人,講話都只用亞歷山大詩體說話。不久以前,我發現了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能讓色彩變得更鮮豔、讓沉重的事變輕盈、讓冬天變得比較不冷、讓不可忍受的變得可以忍受、讓美得變更美、讓醜得變得比較不醜,簡單說就是讓我的人生更美好。這個人,就是你,茱麗。所以,雖然我們不是參加speed dating,我希望你能給我八分鐘,讓我們彼此認識一下。為什麼是八分鐘,而不是七分鐘?這是因為我覺得七不是個美麗的數字,尤其對初次見面的我們來說。

  「現在,我得說我是個侵犯了妳的私生活的罪犯,雖然這個侵犯是無心的。我是三個禮拜前在RER車上撿到了你遺失的隨身碟,我讀了裡面全部的文章。一開始之所以會讀,只是為了找回失主,以便將你的隨身碟還給你,但是沒想到,讀你的文章卻越讀越有趣味,讓我忍不住想要認識你。所以,為了請求你的原諒,我隨信附上了這塊磁磚,讓你明天數磁磚的時候,不再是醜陋的一萬四千七百一十七塊,而是另一個較為美麗的數字。最後我只想說一句話,這句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我想以後我再也沒有機會、也沒有興致對別人這麼說了。這句話就是:我的未來取決於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