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我媽媽的寄生蟲

作者:林蔚昀

Isbn:978-986-359-206-8

出版:木馬文化

 

---

 

內容簡介:

 

  「這些年來,我歷經休學、憂鬱症發作、自殺未遂、強制入院……現在雖然情況比較穩定了……但在金錢和情感方面,我依然在某種程度上依賴著父母,就像是一條寄生蟲。」——林蔚昀

   

   詩人╱譯者林蔚昀首部散文著作。林蔚昀的媽媽是一位寄生蟲學家,這注定她的成長經驗和別人不一樣。別人的媽媽帶孩子去東京狄斯奈樂園,她的媽媽帶她去日本目黑寄生蟲館。別人的媽媽看到街上的狗屎是趕緊繞道並告訴小孩不要踩,她的媽媽則是像撿到寶一樣把它打包回家塞進冰箱,準備第二天帶到學校去研究。別人的媽媽也許會誇讚他們好可愛,她的媽媽則是在女兒進入青春期後就不再誇讚她可愛,反而誇讚寄生蟲和蛆很可愛。

   

   林蔚昀一直以為,媽媽只是興趣比較特殊,其餘和一般人沒有兩樣。直到媽媽在身體裡養起寄生蟲,引發家庭革命,她才意識到自己一點也不瞭解媽媽。

   

   她以從小熟悉的寄生蟲為喻,寫下二十五則家族和個人的生命故事。帶著距離的幽默角度回顧生命最痛的傷疤,從台灣高中休學,赴英國留學再到波蘭生活,努力在異鄉尋找歸屬,最終以自己的方式重建人生。如實來寫的文字令人動容,一部從寄生到獨立的女性成長史。

 

 

近期閱讀最佳作品,難以用言語來描述這本書是怎麼樣一次次敲中我的情緒。

對我來說,這是一本療癒之書,也是一本愛之書。在看前面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這種感覺,但當看到某個片段(作者赤裸裸的切開自己的情緒斷面)的時候,我開始感受到我生命歷程中同樣的困境、對愛的需求與匱乏。這本書讓我看到作者的生命史,然而我會如此有感,大概是因為我透過那些書寫,而看到了自己一直以來被忽略和壓抑的情緒。說真的,看到那些情緒很痛苦,但面對它們、承認它們就是存在、我並沒有錯之後,感覺自己好像比之前進步了一點點(也許只有一公厘吧,但也不錯)

 

謝謝作者寫了這一本書。

 

 

D*

 

---

 

p.92

 

  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憎恨自己的身體。恨它會流出尿液、血液、淋巴液、膿、體液及淚水等各種東西,恨它會洩漏我內在的秘密。

  我恨它是一個活生生、有感覺的身體,會蠕動、爬行、尖叫,而不是一塊冷冰冰的石頭。

 

p.102

 

  然而我忽略了,治療的意義並不是讓別人覺得我很堅強,而是讓別人照顧我的脆弱。

  我很難坦然接受別人對我的善意──這是我直到最近才有勇氣承認的事。以前,我總是認為別人不可能對我有好感,所以即使有人對我友善,我在心理上也採取防禦的姿態,假裝他們不存在,或者打定主意這些人一定有求於我(或是想害我),否則怎麼會無緣無故對我好?就算有人能突破我的武裝,給予我善意和幫助,我還是覺得很惶然,彷彿欠了人家錢,在和他們相處時總是不自在,拚命想要怎麼報答才好,或是替他們「發明」對我好的理由(比如,我也曾幫助過他們,所以現在是禮尚往來……),這樣才不會覺得受之有愧。

  曾經有一個朋友注意到我的焦慮,對我說:「我能夠幫助妳,給妳東西,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棒的事啊,會帶給我快樂。妳也可以放鬆一點,把接受別人的幫助,當作是妳贈予他們的東西。」雖然知道她說的很有道理,但我還是無法把她所說的付諸實現。

 

p.124

 

  有人轉向你,對你說幾句話,開個玩笑──這時你就像一朵花一樣重新開放了。你把你那虛無、無家可歸的存在掛到那個溫暖、活生生的人身上,像把一件大衣掛到鉤子上。那人離開了,絲毫感覺不到我的重量,他根本不知道我掛在他身上,不知道有一瞬間我就像寄生蟲一樣啃食著他的生命……

──布魯諾‧舒茲〈退休老人〉

 

p.133

 

  是啊,如果我早一點承認就好了。如果我早一點認識到,人際關係(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並不是只為人著想、對別人付出就好,還要為自己著想、顧及自己的需要,以及雙方需要的平衡,這樣關係才可能持續下去。如果我早一點知道/接受這件事,不要老是這麼彆扭、壓抑,也許我在人生路上就不會受這麼多苦,也不會一直這麼孤單。

 

p.140

 

  這樣的劇情雖然和《猜火車》不同,但應該也相去不遠。差別在於N想要的是酒精而不是毒品。另一個差別是,我無法給這部白爛恐怖片按「停止鍵」(我那時的感覺應該像是《鋼琴教師》的女主角?被打了之後才知道自己並沒有SM癖好,想叫停但是事情已經超過自己的掌控範圍),也無法看到一半就跑出戲院,因為這是我的人生,不是電影。好看的電影不一定是好看的人生。一場電影難看,損失的只是時間和一點點金錢,人生難看,損失的就不只如此,而且糟糕的是,無法倒帶重來。

 

p.147

 

  總之,我們一起聊了好幾個月的天(依然是聊文學和藝術),還一起跳舞,然後有一天他在跳舞的時候吻了我。

  確定了他對我的心意,我很開心(因為幾個月以來令我患得患失的事終於有了一個正面的答案),但同時也感到一股巨大的失落/失望:「就這樣了嗎?我們會在一起,快樂,不快樂,然後分手。」見我低頭不語,他跪了下來。我也緊張地跪下,問他怎麼了。「這樣,我才看得見妳。」他說。「妳為什麼突然難過?」我忘了我那時候到底跟他說了什麼,但我永遠記得他的回答:「妳不必害怕,我們沒有一定要急著去什麼地方。」

  也許,就是那樣的溫柔讓我安心,讓我慢慢開始信任他,慢慢開始不那麼壓抑、緊繃,慢慢開始覺得;和這個人一起生活一輩子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很不錯的。我不記得我在任何人身邊有過這樣的感覺。和英國男友交往時,我總是如此小心翼翼,小心到晚上都無法放鬆,一直睡不著。但在先生身邊竟然可以睡著,這讓我非常驚訝。

 

p.150

 

  那時候的我並不知道(或者說,不願意知道?),這樣的邏輯其實源自我對愛的不信任及不安,我無法說出對他人不滿的困境(如果我一開始就可以說出「我希望你多關心我和我們的關係,在經濟及情感上給予我支持」、「你可以關心你其他的家人,但請保持距離,不要讓他們的問題成為我們的壓力」,不知道我們的故事是否會不一樣?),還有我對被拋棄的深沉恐懼。

 

p.161

 

  卵巢上長的不知名物體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翩然到來,彌補了我生命的缺口,提供了我人生的意義,我終於可以理所當然地受苦,不必覺得愧疚。當我還不知道那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時,我抱著抽樂透或玩俄羅斯輪盤(一種自殺賭局)的興奮不安等待開獎,後來確定是良性的囊腫時,我雖然感到慶幸,但也有一絲失望。

 

p.166

 

  卵巢手術和自殺演出半年後,我發現自己懷了孕。我的身體向我證明她比我成熟、正常,並且能把好的和壞的部分分開,同時接受兩者的共存。而我,卻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經歷過許多失敗,才能做到這件事。

 

p.186

 

  我不知道和從事文學、想像力豐富的我比起來,身為科學家、經常需要做實驗的我父母,會不會比較實事求是、比較能接受現實和想像的必然差距?還是說,他們也會把對現實的想像加在現實上,努力去把現實捏成想像中的樣子(我想也是有的)?無論如何,我和我父母最後都必須接受:我們並不總會是我們想像、預期的樣子。如果無法接受這件事、和它共處,我們必定會活在挫敗、悔恨、憤怒和失望之中──因為,我們永遠無法讓現實和想像百分之百吻合。

 

p.200

 

  我和孩子都沒有辦法選擇彼此,就像我和母親無法選擇彼此。但是相愛卻是我們的選擇。雖然一開始也許我們不會意識到那是個選擇,而是把它當成天性,但是它還是一個選擇。

  活著也是一個選擇,而非如一般人所想的是一項義務或本能。我無法決定我是否要出生、是否要被愛以及為什麼被愛,但是我可以決定要不要活下去,要不要接受這份愛,要不要接受生命、享受生命,還是死去,或是永恆地活在罪惡感之中。

  我選擇了生命。在出生了三十三年之後,我第一次接受了我的生命,相信它是屬於我的。雖然死亡及對死亡的恐懼依然在我的身體裡,但它已經不是一塊沉重的時候或一個死去的胎兒,而是活著的我的一部分。

 

p.231

 

  為什麼有那麼強烈的憤怒(甚至要動手或動刀)?我不覺得,那憤怒是來自於恨意,而是因為我們都缺乏抒發情緒的管道/機會,所以當情緒出來的時候,它們的樣貌都很原始、純粹,像是沒有稀釋的雙份濃縮咖啡,會讓不習慣苦味的人苦得吐出來,或是說不出話。

  在憤怒的時候說不出話,無法解釋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一直是很讓我抓狂的一件事。我甚至覺得那比讓我生氣的事件本身更令我生氣,因為它會把我推進一個完全無力的狀態,那裡沒有別的東西,只有絕望和深深的悲傷。

 

p.238

 

  是啊,一切都是練習。有混亂的情緒,表示我有練習面對情緒的機會,我兒子也可以藉此練習面對他的情緒。只要我們的情緒不要強大到把我們的家震垮、讓我們受傷,一切都還在可接受的正常光譜內。

  萬一,有一天真的震垮了,我也相信我們可以在廢墟中重新建立一個新家。

 

p.251-252

 

  在正面情緒和正面思考的幫助下,我慢慢學習對自己好,允許自己疲倦並在疲倦時休息,偶爾給自己一些小獎賞,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表,不再穿得很隨便,並且在冬天的時候認真擦面霜、乳液,不要讓皮膚因為乾冷而變得很癢、被我抓到破皮流血。我開始接受別人對我的真心誇讚,不再認為他們說我漂亮、說我好,是在阿諛奉承、居心叵測或日行一善,我也學習接受別人對我的關心和喜愛,不再急著去否定他們、否定自己──因為否定也沒用啊,就像我的心理醫生說的:「妳就是個令人喜愛的人,妳無法搶走我對妳的喜愛,妳就算不接受,它還是存在。好感是錢買不到的。」當別人幫助我的時候,我試著告訴自己:那是因為他們喜歡我、喜歡幫助我,因為我値得他們幫助,而不是因為他們想要我的回報。

  這些事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對幾年前的我來說,是無法想像的。我總是認為我必須受苦受難才對得起自己、父母和全天下、才算獨立,但是我沒有看到:照顧自己、對自己好也是獨立的能力。有一天,我父母和我丈夫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到時候,我必須能夠讓自己照顧自己、給自己自己自足的愛、自己尋求並接受別人的幫助,才能活得下去。奠定經濟基礎是照顧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不是唯一。

  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事。每學會一件新的事、每放下一塊心上的石頭,我就往自由獨立的阿米巴生活更邁進一步,也更接近成熟。從前我認為,成長是和童年切割,是拋棄所有孩子氣的特質,變成一個新的人。但現在我覺得,成長是結合孩童特質和成人特質,而且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在這過程中不斷變化形狀,不斷遇到新的挑戰,不斷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同時保有核心價值及本質,包括自己的過去、難以面對的情緒、令人尷尬不愉快的經驗、失敗無力與絕望、不完美與破碎、憤怒和憎恨……然後在這些事物的另一面,則是希望、堅強、面對現實的勇氣,仁慈與包容,以及同理心和幽默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