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名為我之物
作者:盛浩偉
ISBN:978-986-3444626
出版:麥田
---
內容簡介:
我想,對寫作、對文學,我還是相信的。唯一因長大而不同的地方在於相信的方式變了:我用懷疑來相信。因為相信,所以敢大膽懷疑;因為知道無論怎樣懷疑,也不會改變相信。
我相信寫作,因為寫作就是我的懷疑。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發現那是唯一沒有懷疑自己的事。
──盛浩偉
最冷靜也最炙人的細密自剖。
盛浩偉拆解距離與孤獨,
抽生出另一個自己,凝視眼前的「我」,
以及這個需要反覆被懷疑和抵抗的世界。
他是國小三年級下課,獨自在教室角落畫畫的男孩;他是成年後不斷質疑自己,奔忙中撐起的易脆骨架。作者筆下各種模樣的「我」,讓時光塑形、記憶、丟失,在種種成長痠痛中縫補自己的身影:踏上跑步機,看見操場上被老師懲罰的懊喪青春;從口中蛀牙鑿開的大洞,掉進深黝童年,父子爭吵、決絕、割裂,無法用糖果填塞的傷,終於抽去神經,沒有疼痛。
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他在立法院待了一夜;縱然身處陌生人當中,卻鮮少感到孤獨,前提只因:我們都在這裡。亦或耳邊響起童年舉起食指相對的玩笑話,「我要和你絕交喔。」長大終究如魁儡懸絲般「啪!」地斷線。經歷過那麼多眼淚、別離,他以為自己依然倔強,以為早已鍛鍊出「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心態了……混溶各種面貌,凝縮不同時空、物事成為「我」,作者透過往復詰問感受存在,在傷害和被傷害之間,刮除人情迤邐的血漬與碎石。
沒有答案,沒有終點,
我們仍需不斷不斷回應,
並以肉身實踐。
盛浩偉的文字理性節制,看似纖敏如針的書寫,總在刺穿什麼的同時,留下銘心的溫柔。本書輯一【名為我之物】透過深刻自我對話與辨證,理解生而為我各種狀態的存在。輯二【朋友的工作】自「我」往外輻射擴延至他人,從細節處描寫那些恨與愛,距離、期待與失望。輯三【ㄇㄨˇ ㄩˇ】則溯尋母土,並寫下投身社運中,自己的心緒種種;輯四【夢的痕跡】記錄了留學仙台時的見聞與所思所感;輯五【(另一座)城市周記】則透過觀點獨特的東京記事,書寫自我與異地城市的交融與碰撞。
這本書……對我來說真的很微妙。
閱讀的時候一直有種作者的思緒被抽取在真空中、隔著伸手也無法碰觸的距離感。除了少數幾篇有讓我覺得好玩(像是P-218-225的講廁所的故事),其他大多都有種無好無壞無感覺的三無感。
說真的閱讀時可以感覺到作者的認真,提到的部分議題我應該也會感興趣,所以會覺得沒感覺,大概只能說我無法從中取得共鳴吧。
PS.假如喜歡這本書的人,看到我的感想也不用沮喪。我去參加讀書會時一本書A很喜歡B卻無感的情況所在多有,完全是各類讀物碰撞到不同類型讀者時的常態。
D*
---
P.110
「你一開始,大概會非常挫折,因為你會碰到許多不上進的老師。這些老師看不起學生,但是自己也從沒有持續精進,只是不斷消耗著既有的東西而已。人受環境影響甚深,畢業以後如果就這樣進入公司、成為上班族,因而沒有讀書學習的誘因,那也就罷了;但是成為老師,卻發現周圍同樣身為老師的人也忘記了何謂學習,這恐怕是最難受的。當然全世界可能都是這樣的。這就是現實。學生的時候拚命讀書,成為老師之後反而忘記什麼是學習;如果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很容易就會被頹喪淹沒的。我自己的辦法,是在心中信仰一尊『學問之神』,要讓自己在沒有達到某些目標的時候,還能感覺到羞恥。」S 師喝了一口酒,滿臉通紅說道,「人是能夠投注所有精力在一件事情上的動物。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生產出堪稱『結果』的東西。」
P.181-182
但很奇妙的是,稍微遠離這場運動一點,站在一個其後的位置,我便時常覺得,剩下的那些沒有發生什麼事的時間,卻好像有著更巨大的存在感。或許是那些發生了的,已經被複述太多太多次的緣故;也或許是,這才是現實真正的樣子。一個橫亙的事件,其實除了少數幾個關鍵時刻之外,剩下的時間往往百無聊賴、乏善可陳。譬如歷史上一場持續了三個月的戰爭或十餘年的革命,即便它們被人們如此認知,它卻不是整整三個月或整整十餘年、無時無刻不在戰爭著、革命著,甚至真正稱得上戰爭與革命的部分可能不到三個月或十餘年的十分之一;又譬如,小說、戲劇或電影,在其所涵蓋的時間軸裡,其實不被故事情節所敘述到的時間,往往多過被敘述到的時間。這才是現實。因為人們實際上是存在於連續的時間之流裡,縱使這時間之流可以被切割成無數個片段,人們卻無法賦予所有片段意義。不是所有的片段對人們都能產生意義。於是,一旦人們抓住了有意義的片段,便會開始不斷將之複製、放大、重新拼湊,彷彿其餘的時間都不曾存在過,彷彿這樣的片段就是事件的全貌。就好像,新聞媒體不斷重複播放的那些畫面、那些言談,都只是極短極微的片段;就好像,到目前為止,儘管三一八持續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但任何關於三一八的書寫或回憶,絕大部分還是一下子就聚焦到了那些關鍵的、精彩的時間點或事件上,例如幾點幾分警方攻堅、幾日幾時又是誰發表了什麼聲明、政府做了怎樣荒唐的回應等等;但在我個人參與這場運動的驚豔裡,坐在街頭,期待或枯等著什麼事情發生,才是最常有的狀態。
P212
不,我們不是彼此的敵人;我們是戰友。
這是身不由己的仗呀。
親愛的唐吉訶德,但願我們一同作戰,能夠勝過那猛烈旋轉著的生活的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