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號

作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

ISBN:9789865727789

出版:左岸文化

 

───

 

內容簡介:

 

  近年來台灣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激起了更多人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以及對政治知識的興趣。作為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我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將政治學轉化成更易懂的語言,走入大眾的生活裡。我們決定成立這個平台來推廣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希望讓更多人得以理解政治學的分析視角,進而依此關心、共同思辨台灣的政治狀況。我們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

 

  這是「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在這個共筆部落格的官網上對自己的定義與期許。他們提到自己如何受到《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所啟發:「社會科學家,和所有的公民及知識分子一樣,都應該加入公共議題的辯論,而不能只滿足於提出一些抽象的原則,例如民主、正義、和平。社會科學家必須對於特定的制度和政策選取立場並為其辯護,不管是福利國家、稅制,以及其他公共議題。每個人也都應該參與在這個過程,這個世界並不是區分為政治菁英和平民的對立,每個人該做的事也不只是每幾年去投一次票這樣而已。」

 

  為了讓更多公民了解自己應該知道什麼、可以做些什麼,「菜市場政治學」的題目包山包海,上自國家認同、選舉制度、政黨與政治人物,下至政治參與、投票行為、民意調查,旁及中國因素。既然今年11月24日就要舉行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因此「菜市場政治學」決定以此為主軸,發行第一卷〈選舉專號〉來為讀者展開看待選舉的方法。正如上文皮凱提教授所言,面對公共事務,每位公民該做的事,不應該只是每幾年去投一次票,這樣簡單的動作而已。

 

 

我喜歡這本書中很多題目,像是「人民能不能被信任?」、「什麼是『多數決』」、「為什麼村里長有七成都是無黨籍」這些,像是十萬個為什麼的問題。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會發想各種問題,然後試著去找答案,那種跟著作者一起探究的感覺很有趣。

小小可惜的部分,這本書挺厚的(432頁),書寫的方式還是比較偏向學術文章,有些內容較為艱澀,我自己是挑喜歡的題目會讀的認真點,沒興趣的題目就快快翻過。

 

不過有這樣的一本書還是很開心,很多政治的文章都給人深且遠的感覺,但這本書很多都在談台灣的各種情境,可以讓我思考政治和制度的其他可能。希望能出版更多這樣的書。

 

 

D*

 

───

 

P.19

(摘自:顏維婷 出版序)

 

  已故的前中研院政治所所長林繼文老師在「菜市場政治學」創立之初,曾來信恭賀,並稱讚「菜市場」這個名字的巧妙,他寫道 :「政治如交易。交易就像菜市場,雖然吵翻天,但還是要付錢。市場裡可以看到人類最黑暗和最光明的兩面,而這兩面相互依賴。」林前所長的一段話清楚地點出政治的本質,沒有人來市場交易可以不付錢的,價錢高低而已,政治就是包含一切決定價錢高低的因素。菜市場政治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希望讓一般大眾理解政治的確就是眾人之事,人群居在社會裡,勢必需要經營公共生活,就算不積極地介入公共生活也勢必被政治影響,就像你不可能去市場交易不付錢一樣。這個社會並不存在「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或「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你不理政治,政治還是會理你,不管是你上學受教育、上醫院看醫生、生小孩托育……等等,全都受到政治與政策的影響。延續上述菜市場的比喻,既然都需要上市場交易了,為何不徹底了解可能影響成交價的各個因素,來確保最後的成交價買方(人民)賣方(政府)都滿意?我們希望讀者們可以從這本書或是「菜市場政治學」網站得到一些啟發,對政治有新的想像,進而找到更多參與政治的方式。

 

P.46

 

  民眾在不了解所需資訊的情況下便要做出選擇,是各種民主程序下皆有的問題,並非只發生於直接民主。密西根大學政治學者Arthur Lupia與杜克大學政治學者Mathew D. McCubbins便提出選民會採用各種捷徑來做選擇,例如跟著自己信賴的意見領袖或政治人物的意見投票。如果將這個邏輯套用在公投,就表示公投雖然是要選政策,但人民最後還是在選擇要追隨哪個意見領袖,變成是對政治人物的公投。

 

P.82-83

 

  民主並非一條線性的康莊大道,一不小心疏忽了,民主仍有倒退的危機。要維持民主品質,需要先認清民主化只是一個開始,絕非是歡喜結局。當我們說一個國家民主化時,大部分談的是最基本的,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權力來源轉而來自於人民,而且人民是透過公平、公正與公開的選舉授予一個國家領袖統治的正當性。所謂的非民主國家,是指統治者的權力來源通常不是來自於人民。換句話說,一個國家的民主化如果只是領導人的權力來源改變,並不代表整個國家就會有連夜天翻地覆的變革。很多更細微的制度,會需要後續逐步的民主化。例如,在撕裂的社會裡面,如何重新建構人民的記憶,如何達成和解?就有的威權政黨繼續在社會中統治,該如何破解?凡此種種,都不可能因為公開選舉國家領導人而一夕之間迎刃而解。民主的深化與鞏固不僅僅是靠著選舉領導者而已,還需要茁壯的公民社會去制衡統治者的權力,也就是你我要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因為你不制衡統治者,他/她的權力就有被擴張的疑慮,民主也會出現衰退的危機。

 

P.137

 

  民主政治的良善運行,不僅是要保障多數,同時也要尊重少數。在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裡,不同的社會群體(例如不同族群、不同性別、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性傾向等)理應有相同的機會參與政治,代表自己的群體,在政治過程中如實反映自己群體的政治偏好。理想民主社會的運行是在這些不同的價值中折衝出一個整體社會成員皆可接受的政策。然而,我們總是離大同世界還太遠,在現實世界裡,很多弱勢團體長久以來受到結構性歧視,根本無法在公領域發聲。這樣的民主體制在運轉上是有缺陷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有性別席次保障的制度設計(或如原住民席次保障等)來確保不同社會群體的政治參與。保障名額的制度,無非是希望矯正長期結構的歧視,來更接近理想的民主政治。

 

P.160

 

  當我們覺得選舉令人厭煩而不想參與公共事務,政治人物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P.166

 

  其實,參與政治的方式有千百種。獲取資訊只是最基本,與家人朋友(甚至網友)討論政治也是基本的參與方式。其他像是參與公民團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投書報章雜誌,實地參與競選宣傳活動,小額捐款給候選人等方式,都是很好的參與。誰說政治很骯髒、誰說政治對一般人遙不可及?政治人物就是故意要讓大家這麼覺得,如此一來就會越少人去監督他們、凡事都看「顏色」不要問對錯,這就是負面競選的最終目的之一。有句口號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參與政治,就是這句話最直接的實踐了。

 

P.309

 

  當人們對一個議題所知越多,即使提供再多資訊給他們,也不見得能夠讓意見兩極化的程度降低。

 

P.353

 

  社會運動在民主政治生活中扮演類似催化劑的角色,也就是喚醒人民和政治人物對於議題的注意,而很少在政治決策中帶來「決定性影響」。Edwin Amenta等人指出,社會運動在政黨政治的環境下,對議題設定的影響力最為顯著,也就是說,社會運動能讓政治人物注意一些原本被他們忽視的意見、願意花更多時間研究議題,或是把這個議題納入國會投票時的政治利益交換的考量等等,因此社會運動在政策制定或立法過程的初步階段比較容易發揮效果。而若牽涉的議題涉及高度政治與經濟利益(例如軍事政策),或是社會爭議極大、民意早已極為關注的議題,社會運動的影響力相對有限。

 

  最後就導出一個結論:社會運動要受大眾支持才會有人參加,也只有大眾支持的社會運動才有影響力,社會運動的主要功能大概就是作為警世明燈,然而一個主張是否有市場、是否有力量,就超出運動參加者甚至是領導者的預見能力了,甚至於也不知道為什麼訴求就達成了。於是就讓人想到陳師孟老師的政治經濟學課本扉頁上所引用的電影台詞:「有些事不見得是真的,你反而最要深信不疑,因為這些是值得相信」。如果相信追求的理念是對的就去追求吧!最終只有歷史的結果是影響力的判準。

 

P.376

 

  既然民主政體面臨的重分配壓力較大,那麼在什麼條件下一個國家可能從威權轉向民主呢?政治學家給出的答案是:當一個社會的財富分配較平等時,這個國家較容易走向民主化,因為若民主體制必定隱含著重分配,那麼原先就比較平等的社會,重分配的幅度便較小。

 

  由於民主化常常是一連串政治開放的過程,來自普羅大眾的壓力恆常存在,因此開放的速度和程度往往取決於政治菁英與既得利益階級的態度。因此,當我們發問「一個國家何時民主化」時,我們其實在問的是「既得利益階級何時願意接受民主政體」?既然富人與統治階級在政體轉型成民主化後,勢必會因重分配壓力而損失自己的財富(因為繳的多拿的少),那麼他們會傾向接受民主體制的前提,便是社會原本的不平等程度就較低。

 

  換句話說,當一個社會在政體轉型前,財富分配就已較為均等,轉型後再進一步重分配的壓力較低,統治階級感受到的威脅自然較小。反過來,當一個社會財富不均等的程度很高,一旦民主化,統治階級必須放棄的財富相對可觀,此時統治菁英會很抗拒民主轉型,因為擔心轉型後可能對自己造成的損失。

 

  這個邏輯弔詭的地方在於,財富分配越不均的地方越有重分配的需求,更需要民主體制來進行重分配,普羅大眾越是會表達對政體轉型的需求,但偏偏在財富分配越不均的地方,民主化越難實現,因為來自統治菁英的抗拒越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