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集
作者:安東尼奧‧波爾基亞
翻譯:王可
*
摘自W.S.默溫《安東尼奧‧波爾基亞小記 》
然而關於自我的現實,除了苦難,都並非確鑿無疑。「我最後的信念就是受苦,於是我開始相信自己並沒有受苦。」「自我永遠沒有它所仰仗的更大的事物那樣真實。」「我們之所以能看見,是因為有某些看不見的東西在照亮我們。」波耳基亞的視角如此忠實,他將自身化入語言,太過犀利,又常常太過絕望,卻純淨且深刻的諷刺--並非抵抗,而是接納的諷刺。「所有的玩具都有壞掉的權利。」「我把我不想要的東西丟出去,它就落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到頭來,帶著諷刺地接納成了苦難與想像的基石,它把二者連結起來的方式昭示著,這種連結也許就是生而為人的特權。「人類哪兒都不去,所有的一切都自行前來,比如明天。」
*
為了讓有我一份力的宇宙平衡繼續保持,我在一片渺遠星雲裡做我應做之事。
用一根絲線拉著我的人並不強韌,強韌的是絲線本身。
百年的時光只造就幾分鐘在我身畔,而非百年。
人是懷抱著成為一段回憶的希冀而活的。
我幾乎從未碰過爛泥,我是爛泥做的。
我不去忍耐任何事情的時候,就是我忍耐所有一切的時候。
如果一個人僅僅是看起來像人的東西,他大概就什麼也不是了。
不是所有人都作惡,但惡指控所有人。
若不讓自己的世界充滿幻影,人就孤獨伶仃。
虛無並不是一片空洞,它還是我們的囚籠。
每當有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想法出現在我腦海,我就覺得這個世界好像拓寬了。
我的倦意來自深淵。
人類是無法馴養的,這並不是人類的缺點,而是長處。
一片空無,人們聊這聊那,什麼都聊,唯獨不聊空無。
在太陽底下,我們甚至算不上一抹陰影。
人人都覺得自己的東西和世上其他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才人人都有自己的東西。
在沒有財富可供示人的地方,夜晚就是一筆財富。
樹也孤單,雲也孤單。我孤單的時候,萬物都孤單。
百年消亡只需一瞬,和一瞬一樣,只需要一瞬。
困於惡中的人不出來,因為他害怕迎頭……撞上惡。
靈魂的殺手並沒有殺死成百的靈魂,而是殺死一個靈魂上百次。
因為路途太遠,只有一部分人能夠抵達空無。
人類的苦痛,當它沉睡,就無可名狀。當它被喚醒,就化形成叫它起來的人。
我的真實在我之中存續時間不長:比那些屬於他人的更為短暫。
我知道我給了你什麼,但我不知道你收到了什麼。
當我觀照自己,我自問:別人都期待在自己身上看到什麼呢?
失去一樣東西會影響我們,直到我們將它徹底失去。
我不相信例外,因為我相信沒有什麼是獨屬於某人的,包括孤獨。
人一生都在不斷度量,卻不是任何事物的度量衡,甚至無法度量自己。
我會去天堂的,但要帶著我的地獄一起;我是不會自己去的。
你是一個木偶,卻身在無垠之手中,這雙手可能正屬於你自己。
我把我不想要的東西丟出去,它就落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
所有的玩具都有壞掉的權利。
在對期待之物的求索中,我漸漸不再期待我所求。
他們欠你生活和一盒火柴,就想給你一盒火柴,因為不想欠你哪怕一盒火柴。
有時我相信世間皆惡,而善不過是惡的一個美好願望。
我仰仗我所不知的一切,去忍受我所知的一切。
令人害怕比害怕更可恥。
要緊和不要緊的事情,只有在起初的時候才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