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讀書日:樹冠上

書名:樹冠上(The Overstory)

作者:理察.鮑爾斯 (Richard Powers)

譯者:施清真

ISBN9789571391267

出版:時報

 

___

 

內容簡介: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

 

  生命從地球上消失之前的關鍵時刻。

  森林正在向人類發出警告,種種信息從天而降──

 

  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IT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生命究竟對人類有何要求?多少人願意為了保護樹木而犧牲?生命如此豐富,為何人類擺脫不了物種孤獨,總是感到孤單、無助又寂寥?

 

  「若是你的思維稍稍像一棵樹,我們就會對你傾訴種種意義。」

 

  「代表世界的辭彙是森林。」──娥蘇拉‧勒瑰恩

 

  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當護樹者擁抱樹木,他真正擁抱的是誰?

 

  「這些年來我們發現,如果要給什麼東西一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成為樹的一部分。」──荷普‧潔倫

 

  生命早已息息相關,有如地下根莖般深深相連。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時至今日,人類和樹依然共享四分之一的基因。納博科夫曾說:「作家應該要有詩人的精準以及科學家的想像力。」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樹是我們的圖書館、博物館、藥局、文史資料館。樹木記得人類遺忘的過往。為了明日世界,我們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當樹送光了它們所有的一切,人類已受贈的種種,我們必須爭取的種種,會不會有終止的一天?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去做?

 

 

書中角色亞當說:「世間最精闢的論點也改變不了人們的心意。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辦得到。」,這似乎也能拿來描述這本書,因為樹而產生交織的角色們,又因為各自的行動和發展而迸發出精彩的故事。

必須說文字非常非常美,作者巧妙又自然地將前人的各式文字融入角色的思緒和話語中,譯者說作者為了寫這本書讀了120本書,我以為實際的知識量應該更多。(也非常感謝譯者的貢獻,每個讓我停下反覆思考的句子,都是作者和譯者的努力結晶)

 

Ps.我每年都會利用春節長假來看一本厚書,這次選了這本,不得不說六百多頁好厚啊(好在這本並不難讀),整個連假我還看了《想像的共同體》和兩本詩集,每天都很努力的在拚進度,給看完這些書的自己一個愛心(灑花)

 

 

D*

___

 

p.19

 

  老樹是我們的父母,或許是我們父母的父母。若欲習知大自然的奧祕,你必須比其他人更加慈悲……

 

p.28

 

  枯萎病的消息並未傳至愛荷華州西部。約翰‧霍爾不受天候而阻,每個月的二十一日重登山崗。霍爾栗樹的枝葉愈長愈高。這樹有所追求,約翰心想──務農多年,他只有這麼一次突然冒出帶點哲理的念頭──這樹自有規劃

 

p.73

 

  生命始終試圖跟人們說些什麼,只不過人們充耳不聞。

 

p.120

 

  每一棵他親手插植的樹苗都是沿襲自千萬年前的魔術戲法。他數以千計地把它們送到世間,每一株都值得他的喜愛、他的信賴,就像他衷心想要信賴人類。

  你別打擾它,但你可不是放它單飛;你把它交給空氣、陽光和雨水,每一株說不定都會增胖成千上萬磅。他親手栽植的任何一株樹苗都可能見證其後六百年的時光,也可能比規模最龐大的工廠所立起的煙囪更高聳。它的樹冠可能是野鼠世世代代的家園,它的樹幹可能是數十種昆蟲的食糧。每個年頭,它可能下起針雨,數以百萬計的針葉掉落在它自己低矮的枝幹上,層層泥土積存期間,培育出屬於它的空中花園。

  一生之中,任何一棵這些細長的小數都可能迸出數以百萬計的毬果,小小的雄毬果略呈黃褐,釋放出黃色的花粉,隨風散布全州,雌毬果懶懶低垂,鱗片螺旋密生,鱗尖冒出有如鼠尾的白絲,他看在眼裡,感覺比他自己這條小命更令人愛憐。來日它們將重返山林,而他幾乎可以聞到樹脂的清香,彷彿天天都是聖誕佳節,勾動心中濃濃的渴慕。

  道格拉斯‧帕夫利克在一個面積有如尤金市市中心的皆伐區工作,一邊差植樹苗,一邊跟它們說再見。撐著點。撐個一、兩百年就行了。對你們這些傢伙而言,真的不算什麼。你們只要比我們活得久就行了。然後世界只剩下你們,你們再也不會受欺負。

 

p.152

 

  你必須體認,人類的智慧不及微風之中閃閃發亮的山毛櫸。你知道風雨來自西方,正如你知道世事無常。世間沒有所謂的「確切之知」。你只能仰賴謙遜的心和看顧的眼。

 

p.167

 

  她用木材生火,就著火光閱讀梭羅。她讀著:難道我不該與大自然息息相通嗎?我自己不也半是綠葉和腐土嗎?她讀著:盤踞在我心中的是怎樣的泰坦天神?神秘奧秘,令人讚嘆!你想想,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天天見證,與之親近──岩石、樹木、拂過我們臉頰的微風!堅實的大地!真實的世界!習見的常理!親近!親近!我們身為何人?我們身在何處?

 

p.171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十五億年前,你倆分道揚鑣。但即使是今日、即使你倆各自走過無盡漫長的歲月,那棵樹和你依然共享你四分之一的基因……

 

p.184

 

  黑暗之中,她牽起他微微顫抖的手。這種感覺真好──當一條樹根歷經數個世紀,終於尋獲另一條可以與之交纏的樹根,肯定也是同樣感覺。世間情意千萬種,各有源頭,一個比一個獨特,每一個都不斷為生命添加光景。

 

p.330

 

  還有好幾個小時才就寢。他們躺在搖搖晃晃的平臺上,置身兩人承諾守護的樹間,在黑暗中喋喋不休地聊天。在這上頭,他們面臨著最原始、最根本的險境。當夜風勁揚,那種感覺就像乘坐臨時搭建的船筏橫渡太平洋。當夜風停歇,靜默凝滯於兩人之間,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唯有此時,唯有此地。

 

p.390

 

  「你想要研究有些人為什麼認真看待包羅萬象的世界,尤其是當世人眼中只有旁人?其實你應該研究為什麼大家認為世界上只有人類才要緊。」

 

p.410

 

  前衛理教會牧師說:「我們歡迎你,糖楓。我們希望你能待下,盡量久待。好,你若是真心誠意,請你跟著我複誦。『從今天開始』。」

  「『從今天開始』。」這麼多人圍在他身旁看著他,他怎麼能不複誦?

  「『我將致力於尊重和保衛』,」

  「『我將致力於尊重和保衛』,」

  「『世間生物的共同福祉』。」

  他說過比這更具破壞性,或是更悲情的話語。但他心中響起一個小小的聲音:一件事情……若是傾向保存……即為正確之事……他抄錄過這句話,但他想不起全文。周遭掌聲雷動,伴隨著他心中漸漸消失的聲響。眾人分頭生著火。火光熊熊,橙紅亮麗,燒焦的木炭味讓他想起童年。

  「你是個心理學家,」咪咪跟他說。「你如何說服大家我們是對的?」

  這位剛剛加入「卡司卡迪亞自治生態區」的成員不宜有他地說:˙

  銀杏說起一個營火旁的眾人知之若詳的故事。起先她一命嗚呼,四下一片空無;而後她死而復生,萬物盡入眼簾,銀閃閃的神靈們昭示她,四十億年演化史上最奇妙的物種需要她的援助。

  一個帶著黑框眼鏡的原住民耆老點點頭,起身祈福。他唸誦古老的頌詞,教導每個人說幾句克拉馬斯-莫多克語。「這裡的一切皆屬已知。我們的族人老早就說這一天終會到來。他們曾說,當人類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存亡,森林就會遭殃。」接下來的大半夜,大家圍著營火而坐,談笑風生,靜心聆聽,竊竊私語,朝著雲杉樹梢的明月高聲吠叫。

 

p.516

 

  在一個講求完美效能的世界,我們最終也會被迫消逝。

 

  沒有人看見樹。我們看見果實,我們看見堅果,我們看見木材,我們看見樹蔭。我們看見節慶的擺飾或是美麗的秋葉。我們看見阻擋道路或是摧毀滑雪坡道的障礙物。我們看見漆黑、危險、非得清空不可的區塊。我們看見快要壓垮屋頂的枝幹。我們看見生財作物。但是,樹──樹是無影無形。

 

p.571

 

  法律不過是形諸於文的眾人願求。如果眾人一致願求,法律肯定允許地球上每一寸活生生的土地都鋪上碎石柏油。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每一方都有權發言。法官問道:「你要不要最後再說幾句話?」

  萬般思緒在亞當的腦中嗡嗡作響。聆聽判決之後,他心中再無顧忌。「再過不久,人們就會知道我們之前是對是錯。」

 

p.612(作者跋)

 

  如果讀者們想要知道,我對我們這個科技掛帥、商業主導、個人主義高漲、資本主義當頭、幻想人類主控一切的世界是否懷抱希望,或我覺得這樣一個世界有沒有希望延續下去,我的答覆始終如一:「休想」。任何一個物種若將世間其他生物視為資源,認定世間萬物只為了因應自己無限的擴展而存在,地球終究會將把它視為失敗的試驗,不予關心,不屑一顧。

  從另一方面而言,如果讀者們想要知道我對於非人類的物種是否懷抱希望──也就是說,我覺得樹木的未來有沒有希望──我的答覆則是百分之百的肯定。人類在地球上的歲月不過二十萬年,而未來五十年看來岌岌可危,但樹木在地球上的歲月是人類的兩千倍,而在這四億年的光陰中,數目也已挺過數次大滅絕。樹木在任何生物群系之中都有辦法面臨生存的挑戰,甚至提出解決之道,因此,我確定樹木挺得過我們施加在它們身上得大滅絕,而且永續永存,其韌性遠非我們所能想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