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黃色電影

作者:格雷安‧葛林

ISBN:978-986-9695831

出版:自由之丘文創

 

---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最重要文學大家、諾貝爾文學獎入圍21次

  馬奎斯最喜歡的作家───格雷安‧葛林

  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尖銳刻出每一場情愛的興艾始末。

 

  她渾身燥熱,慾望一發難熄……嘶吼得有如一隻憤怒受傷的鳥兒。

  卡特靜躺在黑暗的沉默中,感到孤獨與內疚。

  他感覺自己那晚背叛了他唯一愛過的女人。

 

  一對不再相愛的中年夫妻到泰國度假,妻子要求丈夫帶她體驗情色文化,於是步入戲院觀看所謂黃色電影,第一部電影難看無趣,但妻子決定留下來,誰知第二部電影的男主角一轉身,竟是年輕時的丈夫,妻子震驚之餘,更獲知丈夫當年是出於愛上片中女主角而下海拍攝……對丈夫而言,妻子的回應是對他心中聖土的悔蔑,對妻子而言,丈夫過去的一場深愛難道對她不構成背叛嗎?

 

  葛林筆下的妻子,集女人缺點於一身,善妒、小氣、偏執、無趣、得饒人處不饒人,缺乏魅力,連同外貌的年華老去,皺紋密得像蒼鷺皮一般,讀者循經葛林敘事線,同理主人公那位狀似無辜多情的丈夫,而做為邪惡象徵的妻子卻是到小說閤上才在讀者心中投下陰影,誠如葛林寫道「沒有比一個撩不起情慾的女人還要無趣的伴侶了」。對於女人,或許對於男人也一樣:時間才是神。你不曾現實擁有的──那總要成為過去的純真──比你眼前的更寶貴。這是愛情與人生最令人難過的地方。

 

  〈短篇全集 I〉譯自2005年企鵝版《格雷安.葛林短篇小說全集》,全書共53篇作品(包含四部未發表作),橫跨葛林創作生涯四個時間點、前後橫亙六十年,冊I收錄葛林二商集子共25篇短篇作品。

 

  一輩子身為天主徒的諾貝爾級作家──格雷安.葛林,為讀者啟示,神、機遇、謊言、信仰,之於人生的奧義與奧妙。偷情、著魔、激情、幻想、神話、傳說、夢想、恐懼、遺憾,與暴力,筆下交織感傷與喜劇的各種故事,主角們在關鍵處或偏離信念而慘烈犧牲、或堅守諾言而承受煎熬。刺探葛林關注的二大主題:分歧的忠誠,與衝突的情感,幾乎所有故事講的都是純真,是還在花園內的純真之人如何嚮往冒險、危險、旅程,而圍牆外的人又如何渴望回到園內。

 

  我們都想知道究竟有沒有神,有沒有伊甸園。如果沒有?如果有?我們做出決定將截然不同。葛林沒有直說人是神的棋子,或是人造信仰下的傀儡?因為這題目的答案連他自己都沒真的問出來。一輩子沒有離婚的教徒葛林,在他的葛林王國裡,只借用小說人物與離奇際遇,描寫主角們在宗教與社會束縛下如何澈悟了真理──愛──通常是在悲劇發生過以後。這些短篇故事呈現出葛林那難以捉摸的身影,而少了主角情節分散注意,更比葛林的任何小說作品,更能讓我們一窺作家樣貌。

 

 

 

大學時我非常喜歡葛林,最近突然回想起他的書,一查發現居然有新編的短篇小說集,便找來看了。

 

我想我更喜歡他的長篇多些,篇幅讓人物色彩堆疊起來更有層次,所以在角色展現人性光點的瞬間會更加讓我難忘。

但短篇有些片段也看到了那些人性,庸庸碌碌了數十年,卻在某個不重要的瞬間,人性脆弱且潰堤至此。

 

另說,這本書前盧郁佳的導讀寫的真好,喜歡葛林的人都應該來看看。

 

 

D*

 

---

 

P.13

(引自 盧郁佳導讀──美麗是如何成為猥褻的)

 

  謊言是真相的影子。我相信〈破壞者〉實際是把現實中成人和小孩的作為顛倒過來,成人為了自己的方便,可以肆無忌憚對小孩內在作出什麼樣的破壞。小說中的房子,就是整個人格自我。葛林最精彩的隱喻是,即使內部已經完全被掏空、再也無法住人;卻還維持著外在那一層薄薄的正常表象支撐著,外人看著彷彿一切如故。令人悲痛,有多少小孩就是這樣表面OK地長大,日後一聲不響地崩潰。別人還百思不解,說是事前毫無預兆,事情無法解釋。

 

  如果葛林父母費勁教小孩識字讀書,證明了愛小孩;那麼對負起責任的厭煩,也註定了無法喜歡小孩。「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只有責任,只有忠貞,只有枷鎖,壓垮了任何一點欣賞或好奇。這種情緒瀰漫了葛林多部小說的男女關係。台灣的教育媽媽,渴望打造完美兒女,到頭來他們也可能很有成就,也嫁得不錯娶得不錯。但是他們總不知何謂親密,真遇上了就恐懼萬分,逃命都來不及。

 

  《事物的核心》說:「愛本是一種想了解別人的慾望,然而因為不斷失敗,這種願望很快就消逝了。愛或者也隨之死去,或者變成了痛苦的情誼,變成忠貞、憐憫......

 

  七年後,《沉靜的美國人》回應:「不如我們都不要費心企圖了解別人,接受沒有哪個人能了解另一個人的事實,無論是丈夫與妻子、男人與情婦、父母與孩子,都不可能互相了解。」就像陳奕迅唱的哪首歌。淡泊的絕望,底下藏著憤怒、無助、心碎的暗湧。

 

P.64

 

  「噢,暗示化成冷冰冰的文字或語言是顯現不出其意義來的,」他說道,大衣底下的身子止不住寒顫。「而且除了捕捉到的人以外,這些暗示對其他人來說根本什麼也不是。它們不是科學證據,甚至連證據也稱不上。不按照本意發展的事情──我的意思是,不按照當事人的本意、甚或是當事人背後那個東西的本意。」

 

P.67

 

  這可憐的男人心裡的恨遠遠多過愛。你能夠憎恨你不相信的事物嗎?他竟還自稱自由思想者。無解的矛盾啊,想要自由卻又如此執迷。

 

P.132

 

  在我眼裡,老騙子手放在狗兒頸項上的一幕未免太過感人、不可能是真的;坐擁百萬卻死在兌幣小棚之間──但面對人性,或許保持謙遜才是上策。他渡河是為了追尋某物,誰敢說不是為了那條狗呢?牠坐在那裡,為牠愚不可及的雜種勝利橫在屍體前嚎叫連連,像一尊紀念雕像,象徵著離家鄉的田野溝壑與地平線最近的距離。這樣的結局可笑亦可悲,可笑的程度並不會因死亡而滅損,死亡不會讓喜劇變成悲劇,如果要說他最後的一舉手確是愛憐的表現,我想也只是人類的自欺能力──我那毫無根據、遠比絕望更加可憎的樂觀──的又一明證。

 

P.174

 

  書信會說謊,還會讓謊言就此抹煞不掉。它們將成為對你不利的證據:寫下來的文字比起口說的話語,只會讓你顯得愈發卑鄙。

 

P.335

 

  「他們告訴你,所有的改變都有兩個要素,即被改變者與改變者。每個改變的動力都是由另一個更高的動力所推動的。我們可以就這麼無限地往上推演嗎?噢不,他們說,這無法滿足思考關於定局的需要。但思考真的需要定局嗎?為什麼這個鍊條不能無限延伸?人類不已發明了無限的概念?無論如何,一個基於人類思考需要的論證註定無多價值。你的思考,我的思考,杜邦先生的思考。我還寧可要一隻猩猩的思考,至少牠的動機少受汙染。找隻會禱告的猩猩給我看,我或許就會找回信念了。」

  「但總有其他論證吧?」

  「還有四個。一個比一個還弱。只消找個孩子來問倒這些神學家:為什麼?為什麼不?為什麼不可以有無限序列的因?為什麼好與更好的存在就暗示了最好的存在?這根本是文字遊戲。我們發明文字,然後據此展開論證。所謂更好不是事實,那只是一組詞與人類的判斷。」

 

P.339

 

  「過去二十年,」莫罕說道:「我自願放逐自己。我不再告解。我愛上一個女人,愛到無法假裝自己這輩子有辦法離開她。你知道赦免的條件吧?堅定決心改正。我沒有那種決心。我的情婦五年前過世了,我的性生活也隨她而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 的頭像
    D*

    ko-ko cu-ca Mockingbird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