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作者: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

譯者:劉宗為

ISBN:9789863591092

出版:木馬

 

───

 

內容簡介:

 

  什麼是自由? 現代人如何理解/誤解所謂「自由」?

  人為什麼逃避自由? 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

 

  1941年初版的《逃避自由》是佛洛姆一舉成名的著作,不但可作為兩次大戰之後社會政治現狀的詮釋,也以心理哲學角度對當代社會作了系統而強烈的批判,自發行以來風行歐美聲勢不墜,被譽為精神分析運用在社會學的傑作。

 

  佛洛姆從心理分析出發,關照政治、文化、經濟面向,闡釋人類性格特質與社會環境互為形塑的觀點,針對現代人的意識型態和性格結構在資本社會與民主潮流下所形成的困境,作出精闢的剖析。他診斷社會病態的歷史根源,也明確開出克服困境的處方,指出人類應如何理性生活,創造幸福、建立良好的社會結構。

 

  「傳統社會安全而不自由,現代社會自由而不安全;正是這種不安全的自由使人產生種種逃避傾向。」現代社會在資本主義和民主潮流發展下,雖以「自由」和「個體化」解放了種種束縛,卻在人性底層和集體心理引發孤獨的不安與恐懼,讓人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無能為力,更形成與自然、社會和人際之間的疏離。因此,現代人無時無刻要逃避自由,潛意識希望回歸中世紀穩定的經濟地位和權利關係,以尋求安全和歸屬感。正是這種心理上的不健康傾向(施虐-受虐/破壞-迎合)形成法西斯主義的社會基礎,這種孤立和恐懼同時精準反映在現代人嚮往權威、跟隨流行、迎合社會標準等各種拋棄自我的行為。

 

  現代人在自以為是的獨立品味和自主選擇背後,面臨了被資本社會和倫理斷裂制約的危機,本書讓我們對「人心為何被俘虜」有更清楚的體認,從而有勇氣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發揮創造力,在自我實踐的道路上重獲「積極的自由」。

 

 

雖然這本書出版於1941年,但現在讀來依舊很有力量,可以拿書中論點來釐清現代諸多問題。(也很好奇作者如果仍活在今日,會怎麼觀察和分析這個時代)

 

我自己覺得這本書最最重要就是這點:「現代人生活在這樣一種錯覺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實上他追求的,不過是別人期望他去追求的東西罷了。」

整本書的其他文字,則是上述這點的佐證和說明。

 

本書論點層層推進、條理分明。我認為作者給讀者一個挑戰:「當你明白了自由的重擔,你是否願意去達成你的積極自由?你是否願意為自己每一個選擇負責?」

(坦白說我非常非常想逃跑,那瞬間突然理解了,人為什麼會想逃避自由)

(你呢?)

 

 

D*

 

───

 

p.11

摘自《導讀——從逃避到追尋:自由倫理與自我藝術之間》

 

  佛洛姆以其擅長的社會取向精神分析與人格觀點,指出逃避自由具有深度心理上的根源。例如,如此逃避自由的方式,就容易流於相信權威主義或陷入不健康的宗教狂熱崇拜,個體相信透過權威的秩序控制或是經由權威管理,可以取消自由選擇的內心衝突,使個體減緩本體上的焦慮不安。或是透過自動性機械模仿的團體規範納入,減除個人自由選擇的焦慮;或生成群眾服從的新權威主義代理人模式,逃避自由的不確定感;或是透過自我貶抑的低度自尊與自我詆毀的方式(從物質性成癮問題到極端的自殺手段)來逃避自由。佛洛姆認為,威權主義、自動機械模仿和自我詆毀這些議題具有心理人格上的基礎,這本書的脈絡,詳細闡述了這樣的論點。

 

  而後,《自我的追尋》一書更直指自我不是一種孤立的單位,而是一種不可忽視他人存在的觀點。他認為,我們有理由感到自豪與懷抱希望,完全決定於人們能夠認真地關切自己、生活與幸福;願意面對自己及其所置身的道德問題,以及有成為自己與為自己而生活的勇氣。如此的自我不是自私,而是一種進入存有處境面對困境的勇氣與決斷。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構造,就是他為自己而生,也是最大的潛力資產。

 

p.27

 

  約翰‧杜威曾大力陳述這項事實:「對我們的民主政體造成最嚴重威脅的,並非其他極權國家的存在,而是存於我們自身的態度,內建於我們的組織和制度,使外在權威、紀律、規範和對外國領袖的依賴佔了上風。真正的戰場其實就在我們身上,內在於我們內心與我們的體系之中。」

 

p.43

 

  本書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個人,若從原本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初始境況中得到更多自由,若在更大的程度上成為一個「個體」,將毫無選擇地必須透過自發性的愛與生產性的工作,與外在世界產生連結,否則就只能藉由犧牲自由與自我完整的方式與外在世界產生聯繫,以尋求安全感。

 

p.98

 

  「懷疑」是現代哲學的起點,人們壓抑懷疑的需求,成為發展現代哲學與科學最有力的動機。雖然有許多理性懷疑,最終都得到了理性解答,不過非理性懷疑卻從未消失,只要人類尚未從消極自由演進到積極自由,非理性懷疑就永遠不會消失。現代社會試圖透過各種方式壓抑它,例如不由自主地不斷奮鬥、追求永無止境的知識,以獲得確定感,或是順從於自認能提供確定感的領導者等,不過這些方式都只能讓人不去意識到這份懷疑感。只要人無法克服孤立處境,只要人無法滿足真正的人性需求,在整個世界中找到定位,那麼這份懷疑感就永遠不會消失。

 

p.142

 

  人雖然相當程度主宰了自然,社會卻控制不住它所創造出來的力量。現代生產體系在技術面的合理運作,實則伴隨了在社會面的不合理運作,各種經濟危機、失業、戰爭……在在掌控了人類的命運。人類建造了他世界,建造工廠與房舍,生產汽車與衣服,種植穀物與水果,但他跟親手生產的東西逐漸疏遠,他不再是自己所造世界的主人。相反地,這個人類建造的世界變成了主宰者,人類服膺於這個世界,盡其所能給予安撫或操縱。他親手創造出來的東西變成了他的上帝。人似乎是受自我利益驅使而行為,其實他的整個自我及各種潛能都變成了一個工具,服侍著他所創生的機器。人類依然抱著自己是世界中心的幻想,但內心卻充滿著他的祖先面對上帝時曾有過的強烈微不足道與無力感。

 

p.176

 

  受虐傾向與施虐傾向,都是為了幫助個體逃避無法承受的孤獨感與無力感。

 

p.191

 

  近數十年來,「良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喪失重要的地位。

 

(中略)

 

  權威並非真的消失了,而是隱形了。「 匿名權威 」取代公開權威而盛極一時,它化身常識、科學、精神健康、常規與輿論等面目,沒有任何判斷的標準,只求不證自明的道理。

 

(中略)

 

  匿名權威比公開權威更具影響力,因為我們不會意識到被什麼力量逼迫去遵循命令,而外在權威多半有特定的指令,我們也清楚知道是誰給出命令,所以可以對抗那份權威,並從中得到獨立感與道德勇氣。至於內化的權威,雖然命令是我們自己內在產生的,但仍然意識得到,而如果是匿名權威,那麼命令的內容與下令的人隱形了,我們就好像被看不見的敵人攻擊,沒有人或物可以作為還擊的對象。

 

p.197

 

  權威性格者有時會依據傳統或是按照自己的目的來使用平等一詞。對他來說「平等」並不具有真正的意義或份量,因為「平等」所關注的對象並不在這類人的情感經驗之列。在他看來,這個世界由兩種人所組成;權力者與無權力者,優勢者與劣勢者。依據他的施虐-受虐性格,他只經歷過支配與順從,從未有過相互扶持的經驗。無論是性別或種族的差異,對他來說都象徵著優勢或劣勢的區別,他完全無法想像不具有這類意涵的差異性的存在。

 

p.223

 

  大多數人相信只要自己不是被外在的權威公然強迫行事,他的決定就是自己做的決定,如果他想要某樣東西,就確實是他自己想要。但是,這是我們對自己最嚴重的錯覺之一。我們的許多決定其實不屬於我們自己,而來自外界的提示。我們說服自己:做決定的是我們自己,事實上我們只是害怕孤獨,或是因為生活、自由與舒適方面受到直接的威脅,而努力符合別人的期望罷了。

 

p.247

 

  納粹主義從來就不具有任何政治或經濟原則,我們必須理解的是,納粹主義所擁有的唯一原則就是極端的機會主義。最重要的是,在當時的德國社會,成千上萬的布爾喬亞階級若依照當時社會情況正常發展下去,在財富與權力上都永無翻身之日,如今成為納粹官僚的一份子,卻能得到納粹逼迫上層階級交出來共享的財富與威望。非納粹黨的人,則得到當局從猶太人與政敵手中搶走工作機會;至於其他族群,雖然沒獲得實質的好處,卻「看了一場好戲」。納粹黨所造成的虐待情境為這些人提供了情緒上的滿足,納粹意識形態也讓他們感到比其他人類優越許多,這些心理要素足以(至少暫時如此)彌補他們在經濟或文化面十分匱乏的事實。

 

p.274

 

  擁有表達思想的權力這件事,只有當我們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時,才具有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