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書名: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卷一 雪的重述.萌

作者:陳列, 楊逵, 葉石濤, 柏楊, 陳政子, 伐依絲.牟固那那, 張光直, 鄭新民, 楊牧, 莫那能

ISBN:9789860615708

出版:春山

 

───

 

內容簡介:

 

  繼《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之後,春山出版與國家人權館再度合作白色恐怖散文選,散文選涵蓋散文、回憶錄、傳記與口述,同樣由小說家胡淑雯、童偉格主編,在超過兩百本書籍中,精選四十七篇作品,四十三位作者,近九十萬字的規模。散文選以截然不同的視角切入白色恐怖歷史的肌理,區分為繫獄作家、青春、地下黨、女人、身體、特務、島等七大主題,並由研究者逐篇注釋,增強背景理解。

 

  在這個選集中,我們將首次將這些受挫、受辱或者心靈扭曲的主體放置一處,甚至涵蓋特務、線民等加害者與協力者,也注重多元族群包括外省、原住民與離島馬祖、外國人的經驗,使他們共同發聲,像是一個巨大的人性劇場。我們在這些活生生的記憶中,找到一條通往人間之路,看到無辜受難者、革命者、人生遭到毀棄的家屬,也有判決了兩百多位共產黨卻遭內鬥誣陷的調查局處長。這些故事或者令人驚怖、畏懼、迴避,但同時是這塊土地上曾經擁有的真實人性,在這個人性劇場中,觀者將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啟示,同時也找到與這些歷史的聯繫,以人性的方式。

 

  ■卷一 雪的重述.萌 Resurrection

  

  陳列 藏身

  楊逵 園丁日記、種了七棵榕樹

  葉石濤 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節選]

  柏楊口述 柏楊回憶錄[節選]

  陳政子口述 陳政子訪問紀錄

  伐依絲.牟固那那 光明乍現、反共大陸的童年

  張光直 蕃薯人的故事[節選]

  鄭新民 十七歲:火燒島最年輕的政治犯[節選]

  楊牧 愛美與反抗

  莫那能口述 被射倒的紅蕃

 

  本卷「雪的重述」主題為陳列、楊逵、葉石濤、柏楊四位曾繫獄的作家,在出獄隔年、六年甚至幾十年後留下的記述文字,他們繫獄的時間橫跨五○、六○與七○年代,整體濃縮了白色恐怖不同階段所發生的事。主題「萌」從陳政子到莫那能,橫跨鹿窟案、鄒族案、四六事件、戒嚴時代到原住民處境,呈現十幾歲少年少女因時代的牢,要付出的青春代價。

 

本書特色

 

  1將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至今,陸續出版的龐大的白色恐怖書寫,節選出層次分明的主題,並藉此更新對白色恐怖理解的視野。

 

  2兼具文學與歷史性。選集中你將認識到相對陌生的當事者,他們可能不是文學家,但你將驚訝於他們的文學豐富性,如本卷的陳政子女士,她的細膩記憶與流暢口述,使訪談紀錄有文學感官的感染力。本次選集將以主題的方式,逐步引介讀者認識過去的重大白色恐怖案件,如臺大與師範學院的四六事件、形同滅村的鹿窟案、共產黨支部在臺灣各地的發展與瓦解、牽連一百多名師生的澎湖煙臺聯中案、綠島再叛亂案、柏楊案、臺獨案、民主臺灣聯盟案、海軍白恐案與美麗島事件等。透過選集閱讀,建立認識的基本框架。

 

  3製作大事記,透過作品寫作、首次發表與出版時間,對照作者經歷以及政治、文化的發展,能對白色恐怖的歷史作用力有全貌理解。

 

 

 

我很感謝這系列書籍,紀錄了自228以降台灣發生的諸多事件,坦白說,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我都相當陌生,凸顯了我對這片土地有多麼不了解,還好我仍有機會閱讀這些。

所有文章都呈現出一個事實,在那個時代,國家可以不用理由把人抓走/刑求/囚禁/槍斃,家屬則生活在屈辱和不安中,永遠背負著罪孽苟活。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被這樣對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權力,然而他確實發生了,而這不過是七十年前的事。這提醒了我極權和暴力有多接近,而人如何容易會成為暴力的奴僕。

 

(雖然我的感想很嚴肅,但散文內容其實很鮮活,啥都有。像是葉石濤講述他的露水情緣(居然會看到葉老自己講自己的情史我真是意想不到),張光直和鄭新民講到獄中發洩情慾的方式等(會看到這個實在意想不到PART 2),讓我前一秒哭後一秒開始八卦哈哈哈哈)

 

 

D*

 

───

 

P.6

摘自 陳俊宏 寫在《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出版前

 

  如同季季在《行走的樹》所言,這是「一個被扭曲的時代:在那時代的行進中被扭曲的人性,以及被扭曲了的愛,被扭曲了的理想」。

 

 

P.16

摘自 童偉格.胡淑雯 編序 靈魂與灰燼

 

  當我們說,此書的編選範疇,止於我們能力的極限時,我們陳述的,毋寧是:面向這般龐然多歧,而同訴真實苦痛的紀實文本,做為編選與識讀者,我們自覺謙卑。我們理解:一個暫可靜視的介面,同時也可以是,無盡起點的重新生成——何等遊歷,在編選過程中,我們得以識讀靈魂如何焚餘成灰燼;而灰燼,如何藏納了靈魂的重量。

 

 

P.18

摘自 童偉格 導讀 雪的重述

 

  雨繼續下著,室友也繼續睡著。外面散步場邊的草地必已滿是潮濕,今夜將是雷馬克所說的屬於根與芽之夜。生機只要沒有完全死去,終究會萌芽茁長的。許多日子以前的某些時候,我常自以為已無法在感受歡愉的滋味了,人與物都顯得疏遠而難把握,甚至於天空和草木的爽新之美也只徒然加重愴然感覺而已,並認為此生將這樣地在憤懣裡走著、咳嗽、老去。現在雷雨聲中的恬靜裡,我卻已曉得,我不應該因為過去通過歪扭的媒介走入世界就變得落寞。當天地間萬物貫注於生長的時候,似乎其他的什麼都不值得怨恨和記掛了,最該珍視的是自己的完整。因此,我開始自覺得如此溫柔,如此強健,如此地神。

 

--陳列《無怨》

 

P.44

摘自 陳列 藏身

 

  而原來啊,原來我仍是繼續被隔絕被監禁起來的,甚至於在黑暗的記憶籠罩之下,在驚嚇和威脅之下,我自己也把自己隔絕、戒嚴、封閉起來了,怯懦地迴避、畏縮、顫抖著,為求自保,變得像是極其苟且地默默地接受了統治者嚴厲遂行社會控制的權力,並且像是還在協助掩飾獨裁的罪行。精神破爛、瓦解。

  而這些,不正就是恐怖統治所要造就的全面威嚇的效果嗎:驚懼,猜疑,疏離,猥瑣,人的整個扭曲……?

  啊,那些痛苦的記憶,那些摧殘人的噩夢啊,那麼漫長,那麼沉重,那麼無邊漆黑。

 

P.57

摘自 陳列 藏身

 

  他說,希望是會傷人的;你忘記我們在裡面的日子了嗎?抱著絕望,才能活下去;我們只能等待,但不是希望,這兩者是很不同的。而且他說,民主運動若有什麼發展,別以為我們有什麼貢獻,有什麼光榮。「受苦受難不是什麼光榮的事,」他說,「我們只是被這個政權拿來當作威脅恐嚇人的事例。」然後他忽然就沉默了好一陣子。我感覺到室內的空氣和我全身變得忽冷忽熱。我原來看著對面矮櫃上那臺相機的視線,也愈來愈模糊。

 

(中略)

 

  我有時也會想,我對他的瞭解,其實只是從他不願再去回憶或者說辛苦要去遺忘卻不意綻露的一些縫隙間所能隱約看見的部分而已。然而,即使只是一部分,卻是何其巨大而暗黑的一部分啊。

 

p.421

摘自 莊瑞琳 編輯說明與誌謝

 

  這五卷盡是充滿烈火餘燼的痛,然而在閱讀之後,我卻感覺得到了祝福,如同更多年前受難的詩人策蘭曾寫的〈煉金術〉一詩:

 

所有的名字,所有這些

一起燃燒

的名字。如此多的

灰燼被祝福。如此多的

土地贏回在

輕之上,如此輕的

靈魂的

戒指。

 

  原來灰燼不是毀壞,是要贏回這個土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